精美教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645379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美教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美教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美教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美教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美教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美教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美教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合山市上塘小学 谢丽华 合山市上塘小学 谢丽华 目 录 l教学目标:3l教学重点:3l教学准备4l教学过程:4(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在表现4(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5(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5(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6l 教学目标:1.通过上课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留守儿童的各种内在表现及外在表现。2.让学生知道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如何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的各种对策。3.让学生懂得父母这份特殊的爱,并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从而增进父母与儿女的情感。l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如何改善自己的心理健

2、康的各种对策。l 教学准备 1.了解身边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2.搜集相关图片、视频。l 教学过程:(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在表现(1)性格孤僻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尽管大多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内向,不开朗。(2)有自卑心理情绪。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3)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

3、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激进冲动,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如:与家人顶撞,不听亲人劝告;不听老师的教导,与老师对着干。(4)产生怨恨父母心理。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要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并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很多留守儿童长期处在亲情缺失的状态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极易出现心理异常。留守儿童一般容易出现两种典型的性格倾向: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

4、气暴躁、冲动易怒。同时,由于很多父母只重视物质照顾,缺乏心理沟通,很多留守儿童还出现价值观扭曲,目标模糊等心理问题。(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必须先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通过调查,“留守儿童”不健康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受缺乏父慈母爱的影响。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集体感;父母是孩子的靠山,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2)受祖辈溺爱的影

5、响。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走上另一个极端。由于父母不在家,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受“隔代亲”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爱或袒护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心理。(3)受不成熟“自我认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往往会产生不成熟的“自我认定”。(4)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有“反正子女交给你学校教育,你们给我教好就行了”的思想作祟,他们只看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家庭教育同样重要。(5)受社会偏见的影响。由于“留守家庭子女”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公正的

6、待遇,认为他们缺乏家教,从而受到一些孩子的恶意歧视、教师的冷落等,这些社会偏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对待留守儿童要从“短”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利用肯定性标签作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倾注真情,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平时受的批评较多,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该用爱心去帮助他们,对他们更应该倾注真情,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留守儿童干涸的心田,

7、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3)搭建平台,解开留守儿童的心结。由于留守儿童大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又无法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引导,而现在的监护人往往都只关心生活,不关心心理的需求,因此容易发生心理障碍。为及时了解、排除这些心理障碍,与学生“结对子”,帮助解开心灵的疙瘩,为提高心理素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4)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建立起“家校互访制度”和“家校联系卡”,不定期举办“家校对话会”,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免发生教育

8、的“短路”。我们还可以与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等通讯的联系,把平时孩子在校的表现告知他们,提醒他们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工作再忙,也应该抽空和孩子打打电话、聊聊天,定期回家看看孩子,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5.)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9、。(6.)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总之,由于留守儿童是一个受全社会关注的对象,我们必须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让我们一起关注留守儿童,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