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64116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湖南省浏阳一中12-13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制卷人:聂长东 审题人:周寒珍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A.绯红(fi) 瞭望(lio) 荒冢(zhng) 叱咤风云(ch) B.暂且(zhn) 缴费(jio) 消遣(qin) 命运多舛(chun) C.采撷(xi) 轻佻(tio) 饯别(jin) 奴颜婢膝(b) D.着落(zhu) 供职(gng) 创伤(chung) 妄自菲薄(fi)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A.班驳斑 惦记 橄榄 得天独厚 B.清晰 遮蔽 束缚 急不

2、瑕择C.葱茏 脉络 简陋 琼浆玉液 D.杂糅 譬如 阡陌 不落窠臼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

3、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句是(1)适逢深秋时节,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

4、,美景尽揽。(2) 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_d_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16分,6至8小题每题2分,9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

5、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

6、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注】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他栅:其他营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

7、,宜加赈给 给: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烦劳 C.民不胜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 籍:登记,没收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c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不出,火且尽 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D.其返汝耕桑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8.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是 A.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d 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B.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C.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彻里

8、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D.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3分)译文:公田是用来提供祭祀物品与培养_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呢_(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3分)译文:皇上说他是毁诋大臣有违人臣之礼命令侍从打他的脸_(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4分)译文:我知道你们哪是造反的人啊 全是因为_官吏贪污所造成的_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9、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答: 杨柳,飞絮,都是离别之意。这首词用多个意象表达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答: 11. 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三岁为妇,_,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氓) (2)桑之落矣,_。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氓) (

10、3)昔我往矣,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 (4)还顾望旧乡,_。(涉江采芙蓉) (5)_,天下归心。(短歌行) (6)_,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 _。(兰亭集序) (8)舞幽壑之潜蛟,_。(赤壁赋) (9)月出于东山之上,_。(赤壁赋) (10)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_。(游褒禅山记)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桥在水上王周生那是2005年9月,我应邀参加爱尔兰科克市国际短篇小说节。星期天的清晨,一片宁静。天空飘过几朵雨云,稀稀拉拉洒下几点雨滴。

11、而后,初升的太阳从东边云层斜射出来,一道道金红色的光,把整个城市装饰得精致典雅。科克市有许多座桥,眼前的这座叫圣帕特里克桥。圣帕特里克是爱尔兰的守护神,爱尔兰的国庆就叫圣帕特里克节。桥总是架在水上。我站在桥栏旁,看清澈的河水在桥下缓缓流淌。全世界都一样,星期天的早晨城市醒得很晚,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下躺着个流浪汉。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行人不时给他一点钱。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河对岸空荡荡的街上,停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在宁静的清晨,冒出三个鲜活的人儿,格外亲切。小男孩6岁模样,米黄T恤背带裤;女孩小一些,牛仔短裙

12、白色连裤袜;女人白衬衫,深蓝色长裙,粉红围巾。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两个孩子手里各抱一个纸袋,奔到流浪的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先生。”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裤脚湿漉漉的。“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也把手里的纸包递了过去。“谢谢你们!”流浪男子感激地接了过去,放在身旁的地上。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先生,你吃吧,我妈妈做的三明治,热的!”流浪男子疲惫地说:“很遗憾,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男子的英语有些生硬。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只吃果汁,你要果汁吗?”男子赶紧摆摆手说:“不,不!”我不能老盯着他们看,这是不礼貌的。可是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耳朵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我的家在罗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