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64034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主义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2、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按规律办事。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唯物论问答题考法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

2、运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识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实践的作用,积

3、极投身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引向的成功,错误的认识把实践引向失败。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真理的特点原理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谬误不容混淆。真理是有条件的。超过条件和范围,真理就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切实际地把真理运用到另一条件下,真理变成谬误。3、认识不断发展原理(追求真理是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发展真理认识论问答题考法 单一原理:实

4、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真理的特点原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小切口: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为什么说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实践的特点小综合: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某种认识的发展过程、运用与实践有关的知识、运用与真理有关的知识与“真理”有关的知识真理的含义;特点;真理和谬误的关系;追求真理的反复性、无限性;真理和实践与“实践”有关的知识实践的含义;特点;类型;实践和认识关系易混点1、哲学就是世界观。()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并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能上升为哲学,只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

5、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等于哲学的基本问题。3、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辨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都来源于实践。4、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辨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故终极真理说法是错误的。【考点例析】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

6、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 “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 “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 “物是观念的集合”3在某些校园里,星座运程已成为一些中学生的行动指南,被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这些同学眼中,考试、情感、工作、财富都可以和星座、运气挂钩,从哲学上看,这是()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用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A. B. C. D.

7、 4.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将修心悟道导向现实生活,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无非妙道”,从而达到对世间万象深刻独到的感悟。这种哲学智慧表明()A. 哲学并非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智慧源于生活与实践B. 哲学是理性和智慧的明灯,指导人们睿智地对待人生与实践C.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D. 人人都在生活,都有对世界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哲学家 5. 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8、A.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 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6在谈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时,哲学家卡尔波普曾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谁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对生或死有一种态度。有人认为生命不值得珍惜,因为它终有一死,有人却认为正是时时出现的丧失生命的危险,才有助于我们体会生命的价值。这说明()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 哲学产生于对人生的追问和反思C. 哲学是对自然、人生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 哲学是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生本质和意义的智慧之学7.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

9、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B C D8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

10、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C. 哲学和具体科学讲的都是一般的方法论 D. 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9.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人的主观随意性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0.【乌鲁木齐地区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 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

11、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A. B. C. D. 11.【2012届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文综】右侧漫画中的领导高呼“一律抓紧抗旱”,对这做法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B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认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D认为存在决定思维12【哈六

12、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考点例析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与认识论)1.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13、先对立后统一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B C D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并以此指导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B. C. D. 3.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表明 ()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B C D4.霍金说:“

14、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性5.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 C D6.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