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541955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思考力那么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发明性的作用力。思考源于主体对意向信息的加工。人之思考是自己心智对意向信息内容的加工过程。任何思考的进行都是在联想连锁反映中进行的推理与演算信息内容的加工。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忙。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篇1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根底还不巩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开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回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人类活动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显示,2022年至2022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时期18501900年回升了1.09,多数学者认为与累积人类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美国科学院院刊指出,19792022年间,南极每10年平均年融化冰体分别约为400、500、1660、2520亿吨。多项研究说明,如果对碳排放不加控制,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明显回升。中国气象局统计数据说明,20002022年登陆我国的超强台风数量超过1980199

3、9年的2倍。从爱护与开展关系的角度看有的地方还不能很好处理当前与长远、开展中取与舍的关系,规模扩张惯性依然存在。有的地方国土空间开发爱护格局不尽合理,耕地开垦、国土绿化与自然地理格局不相适应。自然资源平安供应压力与粗放利用并存,耕地爱护的形势依然严峻,节约集约用地还有较大提升潜力。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生态爱护修复科学性系统性还有待提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界的变化,特别是累积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劣变化,如果任其长期持续演化,必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应该坚持有取舍、守底线,控制人类向自然

4、无度索取的不合理欲望,守住人类活动的有形边界和无形边界,限制人类过度利用自然的不合理行为,包括某些在技术和项目上可行但违背伦理和自然的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性影响,真正构建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篇2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促使企业制造出更多满足群众需求的优质产品,而且能帮忙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开展。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生产者所关怀的是降低自身的本钱,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很少考虑其行为的生态后果。结果是企业内部经济目标的实现是以外部不经济为代价的。特别是生产的主体在进行自身经济核算时,基本不

5、考虑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负外部性,从而引起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对资源的占有、耗费和污染造成的损害没有按市场价格来支付费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难以制止。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效率低下,市场失灵就出现了。由于市场失灵,环境的社会价值不能通过市场精确地反映出来,市场通常也反映不出环境破坏使社会付出的代价。经济开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态文明对于经济开展意义重大。生态文明为经济开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开展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虽然经济开展是社会开展的基本动力,如果人们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无视了生态价值,则经济的开展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

6、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开展。经济开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需要依靠经济开展来加以解决。人们通过科学技术和有效伎俩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从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开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篇3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在多处波及,其中第九局部重点部署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生态文明再次成为当前社会各方关注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李克强在2022年的?政府

7、工作报告中有十八处谈到生态、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爱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考评和责任查究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健全生态文明体制。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始于生态环境建设,但是大量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没有从基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部分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并未到达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从开展阶段来看,我国目前仍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还远未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拐点,而粗放的经济开展模式是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本源,这种开展模式又源于中国式分权下的政府行为;二是从管理体制来看

8、,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如:生态环境爱护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权力分散,重建设轻管理,先污染后治理,生态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等等,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不甚理想;三是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由于存在生态补偿的主体不明确、生态补偿的对象错位、生态补偿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有些地方过度开发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开展、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综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波及价值观念、生产模式、消费方式以及开展格局的全方位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项目。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说明“五位一体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爱护全面纳入经济社会开展的主流,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推进,不能仅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四大建设融为一体,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推进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