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书设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532257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匆匆》教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匆匆》教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匆匆》教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匆匆》教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匆匆》教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匆匆》教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匆匆教学设计 一、由人物导入,揭示课题板书: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散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主席称为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他是谁?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今天我们一起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板书:朱自清匆匆教师范读课文。板书: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讲的是什么匆匆?板书:作家围绕着日子“匆匆”,倾吐了自己颇多的感受。你们发现了吗?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有相同的一句话,是哪一句?板书:作者就是以这句话来连接全篇的。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他的语言,走进他的感受,跟随他去思考。二、开篇抓段眼:感悟日子不复返抓中心句“我们的日子为

2、什么一去不复返”,深刻感悟。紧紧抓住“为什么”三个字。感悟“为什么”的深刻内涵,领悟“为什么”的独特表达。(一)感悟“为什么”的深刻内涵 “为什么”源于发现问题,苦于探寻问题。它既是生疑,又是探寻。要读懂“为什么”的两个含义。其一,“日子不复返”的感叹,由什么而引发。燕子去而再来,杨柳枯而再青,桃花谢而再开。日子与之比较,为何不再复返?其二,“不复返的日子”到哪里去探寻。日子是偷走,是躲藏,还是逃走。(二)领悟“为什么”的独特表达体会作者运用比较法、拟人法,强烈表达对时间的珍爱与眷恋;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与无奈。采用两个“读”的回合,读懂“为什么”:第一个读的回合,重点体会“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3、中的“日子”。第二个读的回合,重点体会“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中的“不复返”。方法:联前带后,对比读。1对比一:运用删补变化,“补”中悟。删去第一句读,再加上第一句读,体会对比写法强烈表达了时间无情,时光不返。2对比二:运用句式变化,“改”中悟。将四个问句改写成陈述句,并与陈述句比较。体会问句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时间复返的渴望,对时间不返的探寻。过程:1由段入句,引出重点。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围绕着哪句话说的。出示句子,全班读中心句。2由句式启发:这是个什么句子?(疑问句)3由句到层,体会感情。(1)“日子不复返”的疑问,由什么而引发?(四时更替,景物变化)运用删补变化,“补”中悟。删去

4、第一句读,再加上第一句读,体会对比写法强烈表达了时间无情,时光不返。板书:通过删补对比读,你们体会出什么?(2)“不复返的日子”到哪里去探寻?运用句式变化,“改”中悟。将四个问句改写成陈述句,并与陈述句比较。体会问句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时间复返的渴望,对时间不返的探寻。如:也许是有人偷走了它们。也许是有人把它们藏了起来。也许是它们自己逃走了。板书:从改变句式对比读中,你又感悟出什么?三、文中抓重点,感悟日子匆匆作者分三层叙述日子匆匆:已经逝去的日子匆匆,如流水无声无息;正在流走的日子匆匆,如星辰不会回旋;将要来临的日子匆匆,如烟雾没有痕迹。作者从三个方面抒情:为已经逝去的日子流泪,为正在流走的日子

5、叹息,为将要来临的日子不平。(一)引读第一层板书:在这一段里,你对哪句话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请你积极和大家交流。(二)重点读好第二层读法:1从拟人化的词语中,感悟匆匆。由词到句出示表示时间流逝的词语。体会拟人写法。挪移、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由句到词出示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体会速度之快。2从时态化的句子中,感悟匆匆。三读:(1)分句读。一人读一句。(2)分结构读。男生读状语部分,女生读谓语部分。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伸出手遮挽时躺在床上睁开眼和太阳再见掩面叹息(3)分内容读。过程:过渡语:已经失去的日子匆匆,如流水无声无息,令作者流泪。正在流走的日子,让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1从拟人

6、化的词语中,感悟匆匆。出示表示时间流逝的词语。体会拟人写法。挪移、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板书:这些词都是什么词?平时常用来描写什么?(动词,描写人物动作)出示语段。板书:还是这些词,在这样的语境中是描写什么?读了以后,让你有怎样的感受?板书:我们从拟人化的词语中,感悟到日子匆匆。你发现作者还怎样表达对“匆匆”的感受?(用生活现象)2从时态化的句子中,感悟匆匆。(1)二人合作读。体会时光无时无刻在流逝。一人:时候,另一人:怎样。(2)小组依次读。体会时光无时无刻在流逝。一组读一种情形。(读后说体会)小结:作者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捕捉形象,把自己的感情依托于大自然中可感的形象中,抓住光阴的象征

7、太阳来写,把它拟人化。这样抽象变为具体,思绪化为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日子“匆匆”的情态。(三)深入理解第三层板书:作者反思已经过去的日子,思考怎样对待今后的日子。段式特点:连续发问,深化主题。六个问句,问自己做些什么?剩些什么?留些什么?“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过程:1感知段式特点。板书:你们发现这段语言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句子比较多?(问句)2感受段式内容。逐一读问句,体会问什么。方法:出示全段,问答读,最后剩下三个问句做些什么?剩些什么?留些什么 3感悟作者内心。板书:通过作者追问自己做些什么,拷问自己剩些什么,责问自己留些什么,反问自己是要白白走这一遭吗,你们又有什么感悟?(不甘虚

8、掷光阴,力求上进)(四)深入体会情感,倾听心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四、文末抓呼应,感悟珍惜匆匆的日子文末:“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与开头呼应,启发思考,引发共鸣。虽有问言,却无答意。因为无须回答,他要让读者都来清醒认识,时间匆匆而过,一去不返。他要让读者都来深刻思考,怎样对待匆匆的日子,怎样对待匆匆的人生。设问:作者需要回答吗?为什么?回扣“匆匆”:1同学们,你们从“匆匆”中感受到什么是匆匆的?(日子匆匆、生活匆匆、生命匆匆、人生匆匆)2作者从“匆匆”中传达出的意思,如果用成语表达,是哪些成语?(刻不容缓、时不我待、时不再来、争分夺秒、稍纵即逝)3如果用古诗表达,你会联想到哪些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五、回文抓题目,深悟“匆匆”(一)更换题目,再悟“匆匆”题目为什么叫“匆匆”,而不叫“珍惜时间”?(二)联系课文,畅谈“匆匆”日子匆匆如流水,无声无息;日子匆匆如星辰,不再回转;日子匆匆如烟雾,不留痕迹。时间如飞驹,人生不虚度板书:匆匆日子匆匆生活匆匆生命匆匆人生匆匆刻不容缓时不我待时不再来争分夺秒时光如流水人生不虚度六、仿写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它写法的特点。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结合生活实际,再写几句吗?例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指导思路:(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想法,开拓思路;(2)引导学生品读例段,领悟写法生动,句式活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