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531178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崧舟: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崧舟: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王崧舟: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王崧舟: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王崧舟: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崧舟: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崧舟:不在实用而在文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漫议小古文课程的当代使命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王崧舟近日,翻读日本学者加藤喜一新书中国的逻辑,其中有两段文字赫然映入眼帘,令我这个身为语文教师的中国人不胜感慨:“名字与语言是自我认同的核心。倘若00后的小朋友已经有了英文名字,并用它经营自己就有些危险了,必须加以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逐渐失去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中文是文化底蕴很深厚的语言,外国人不好接触,只懂语言远远不足,必须了解背后的文化,这叫做学语文。”很遗憾,对中文和母语教育有着如此冷静而深刻见地的中国人,实在不多,其中也包括语文教师。大家知道,1949年之前,“语文”称作“国语”和“国文”。从“国文”到“语文”

2、,一字之差究竟意味着什么?“国文”者,堂堂一国之文也!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根,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王丽在语文丢失了什么一文中说得掷地有声:“国文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它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开启蒙童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国文”之文,不外“白话文”和“文言文”这两类。那么,从文化之根的角度审视,谁更有实力、更有资格担当这一使命呢?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文言是中华民族经典思想、经典文化最优雅最适切的寓所。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四千九百年横亘在文言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文言才是中国人的文明之根、精神之根、文化之根。据我所知,“小古文”这一称

3、谓是由李振村先生支持的新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率先提出的,它特指那些篇幅短小、浅近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小古文的课程开发与研究始自2005年,迄今已历时8年余。从课程定位到教材编选,从课堂实践到教学评价,小古文课程在朱文君老师的组织带领下,一路跋涉、成效显著。它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正如经典素读的创始人陈琴老师对小古文教学所作的点评那样:“这个教学的尝试意义非同一般。她让我们看到了母语教学其实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愉悦地接近我们的源头文化,可以让一些经典的文本如此悄然而亲切地贴近孩子的心。不刻意,不矫情,文言带着故事带着节奏带着韵味走进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孩子们个个竟是如此的情

4、趣盎然!”是的,充满愉悦地贴近源头文化,为中国灵魂播下千年文明的种子,这是我推崇小古文课程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兴趣”的。谁都清楚,当代语境下,文言太难,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因为难,学生没有兴趣。其实,这是一个重大误区。学生的兴趣并非教育的起点,恰恰相反,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兴趣才应该作为教育的起点。小古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学文言的兴趣是完全可以被激发、被点燃,并逐渐浓烈而持续起来的。我们不妨引入小古文教学的一个片段来看一看:师:这“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为什么这么有韵味呢?你们发现没有,这篇文言里有一个字特别多?生:之。师:圈一圈,到底有多少

5、个“之”?(生圈出八个“之”。课件中“之”以红字突出,印证学生的答案)师:同是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师范读,强调“之”字,学生认真倾听,听得津津有味。)师:听出来了?生:老师读得很有趣,像古人在说书。生:“之”的轻重缓急都不一样。有些读得长,有些读得很短促。师:哪个读得最长?生:“垂涎久之”的“之”读得最长。师:好,借用音乐的节拍来比方。如果这个“之”是两拍,哪么,有读一拍的“之”吗?有读半拍的“之”吗?生:“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半拍。师:猜一猜,罕见之物中的“之”什么意思?生: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师:对啊,用现代的话说就是“

6、贵重的东西,罕见的物品”,这里的“的”我们读得很短促。一起跟老师读。(师带读:猿升之技、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师:有读一拍的“之”吗?生:“方以之为食也”的“之”。师: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生:它、葡萄。师:对啊。“之”在文言文里经常用来代前文说的人或物。那“垂涎久之”的“之”为什么读得最长呢?生:垂涎了很长时间了。生:口水流得很长了。师:有意思,你能绘声绘色地读一读吗?生:垂涎久之 师:听出来了,狐狸的口水流到胸脯上了。有流得更长的吗?(生又读,故意拉了很长的声音,生笑。)师:长是长了,可平平的,不太好听,我来创新一下。(师吟“垂涎久之”,把“之”读得一波三折。

7、生大笑。师打趣说,这就叫“垂涎三尺”) 以上是朱文君老师执教狐与葡萄的一个精彩环节。试想,学生浸润在这样的文言学习氛围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还用得着争辩兴趣不兴趣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对文言不感兴趣,我看都难!当然,对文言的兴趣,不同于对动漫的兴趣、对游戏的兴趣,它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兴趣。而越是高雅的兴趣,往往越远离日常生活,越需要文化的支撑和传统的浸润。西方人让他们的孩子阅读荷马史诗,阅读圣经,那么,中国的孩子为什么就一定要以不感兴趣为理由,让他们忘记诗经、忘记论语、忘记老庄、忘记禅呢?如果一个民族普遍缺乏高雅的文化兴趣,其精神的创造力必将日渐萎缩。小古文课程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兴

8、趣、唤醒民族意识的责任,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千秋。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有关“价值”的。学文言有价值吗?讲得再直白一些,学文言有用吗?如果纯以应试为衡量标准,也许,学文言确乎是无用的。以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长达六年的语文课程,不过编排了区区4篇文言。其中五下一篇杨氏之子、六上一篇伯牙绝弦、六下两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就这么点芝麻量的文言,无论怎么考,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价几无影响。其实,这还只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无用观。更有甚者,认为传统的人文经典对于当代中国已经完全过时、毫无用处,相反,只会阻碍学生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理性的中国人。果真如此吗?去年八月,龙应台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作了

9、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讲。她说道:“台湾所有的小学,你一进校门当头就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进入教室,简朴的教室里面,墙壁上也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万的格言里找出那个最基本的价值基座,大概就是这四个字。”她又说道:“2006年,上百万的红衫军包围总统府要求陈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飘着大气球,一个一个气球上面分别写着大字:礼义廉耻。我到广场上去,抬头乍看这四个字,感觉好像是全台湾的人到这广场上来开小学同学会了。看着那四个字,每个人心领神会,心中清晰知道,这个社会在乎的是什么。”坚信“家国支点在文化”的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饶有兴趣、耐

10、人寻味的话:“中国有很多传统美德,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换一个己所欲,施于人行不行?你爱吃辣椒,不能让别人也吃辣椒。对待朋友应该是这样,对待家人也应该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所以,经典的东西很有价值,是经得起推敲的。”其实,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特别强调:“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要知道,这些观点的提出,距反传统最为激进的“五四”运动尚不过二十来年。那么,当代中国呢?当代中国的教育呢?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呢?小古文课程的当代价值,即在于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经典教育给予了自觉的反思和高远

11、的定位。正如朱文君老师所指出的那样:“文言,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没有文言,汉语的世界就像天空没有星光,就像花朵没有芳香。没有文言,汉语的大地就没有了母亲河。没有文言,我们的孩子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是的,只有从内心深处把阅读经典上升到灵魂解放的高度,经典教育的实施才可能从过去以字词掌握与文白对译为主的文言教学老路上跳出来,进入文化、思想和历史的大视野,孕育出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生长力量。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方法”的,这也是一线语文教师最为关切的问题。其实,具体方法还是枝节问题,方法的方法方法论才是根本问题。文言学习的方法论,说到底就是“以熟为本”还是“以知为本”的问题。

12、学文言,传统的方法是多读,熟读成诵、以熟求通。西学东渐之后,有人就开始质疑,质疑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死记硬背;二是低效费时。于是,就有不少人设想多快好省的方法,想来想去,想出一个“以知为本”的方法。所谓“知”,就是了解文言的词汇和句法的规律,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后,就能以知为纲、统摄全目、理路贯通、一通百通。这个方法省时高效否?张中行先生在其文言和白话一书中,有过公允之论。他指出:“这想得很好,如果真能行之有效,那就更好。但是这条路像是并不平坦。”其实,说“并不平坦”还算客气,相比于“以熟为本”,这条路才是低效费时的。这是因为,第一,所谓规律,总是烦琐枯燥的,要学生弄懂记牢,本身

13、就是吃力不讨好的;第二,所谓规律,总是抽象概括的,而学生面对的文言却是具体形象的,以概括绳具体,常常令他们茫然无措。对此,张中行先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因为只记了术语,而没有熟悉文言的表达习惯;而某词某句在某处表达什么意义,是由表达习惯决定的。”“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就不能不通晓习惯。想通晓习惯,显然,除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唐德刚先生在回忆自己早年语文学习经历时,发过这样一通感慨:“学龄儿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实在是他们本能上记忆力最强的时期,真是所谓出口成诵。要让一个受教育的青年接受一点中西文学和文化遗产,这个时候实在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尤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读,这

14、时如果能熟读一点古典文学名著,实在是很容易的事至少一大部分儿童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他们一生将来受用不尽的训练。这个黄金时代一过去,便再也学不好了。”有人问小古文怎么教,朱文君老师答得很是平实:不管怎么教,都离不开读。当然,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让儿童喜闻乐见。教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来个“辩读”;教杨氏之子可以想象情境,来个“演读”。狐与葡萄节奏鲜明,就和学生一起打着节拍读。为学中讲了贫富两个和尚的故事,就引导学生读出讲故事的感觉来。一人性缓,利用小学生对故事结局的好奇,采取“猜读”的方法。对那些韵味悠长的文言散文,不妨把传统吟诵引入课堂,带着学生曼声吟哦,感受文言特有的音韵之美。总之一句话

15、,腾出时间、想尽办法让学生读起来,直至熟读成诵。以熟为本,旨在积累。其实,旧时私塾那种以读为本、以熟求通的做法,终极目的皆为积累。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经典、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厚积薄发之功,正所谓“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才是真正高效的语文之道。学生所积累的,难道仅是文言词汇和语言吗?当然不是,因为读、因为诵、因为熟、因为化,随同文言形式一起生长为学生精神血肉的,更是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情怀、中国美感、中国气派、中国意识,那便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中国灵魂。神州之“神”,神在“文化”。晚清诗人王湘绮有诗云:“不信神州尚有神。”陈寅恪接诗云:“谁问神州尚有神?”我不揣浅陋,歪对一句:“喜看神州尚有神!”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