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52571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预计2022年全国大豆病虫害总体中等程度发生,普遍发生的病虫包括:大 豆螃、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地下害虫、斜纹夜蛾、锈病、霜霉病、根腐病、 炭疽病、病毒病,局部发生的病虫包括:菌核病、大豆胞囊线虫病、烟粉虱、 拟茎点种腐病、豆秆黑潜蝇、点蜂缘蜻等。为切实做好2022年大豆重大病虫害 防治工作,保障大豆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45%,总体防 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保障大豆生产安全和有 效供给。二、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健身栽培

2、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调 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实施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 切实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危害损失。三、防控重点(一)东北春大豆区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病、菌核病、霜霉病、大豆食心虫、大豆螃、蒙古 灰象甲、斑鞘豆叶甲、豆二条萤叶甲、双斑长附萤叶甲、地下害虫等。(二)黄淮夏大豆区4. 江北茶区。主要包括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河 南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陇南。以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蛾、茶橙瘦蜿、茶网 蜻、茶毛虫、黑刺粉虱、茶螃、茶细蛾、茶饼病和茶炭疽病等病虫为主。(二)主要病虫防控技术1. 茶小绿叶蝉。维护茶园周边自然植被,间作显花草本和木本植物,秋冬

3、季在园边适度自然留草,为蜘蛛类、寄生蜂类天敌提供庇护场所,增强生态控 制潜能。生产季节,适时分批勤采,清除茶行间杂草,控制虫口基数。防治可 选用药剂:印楝素、藜芦碱、茶皂素、球泡白僵菌、茹虫威、联苯菊酯、虫蟠 腊、塞虫-高氯氟等。2. 灰茶尺蟆(茶尺蟆)。结合茶园秋季中耕施肥,翻耕土壤,降低土中越 冬虫蛹的成活率。在灰茶尺蟆(茶尺蟆)常发茶园安装诱虫灯,羽化高峰期开 灯诱杀成虫。在灰茶尺嫌(茶尺蟆)成虫羽化期,每亩放置23套性信息素诱 捕器,诱杀雄虫。保护和利用茶尺蜷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蜘蛛类等重要天 敌。使用茶尺蟆病毒制剂进行生物防治,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第1、2代或5、6 代的低龄幼虫期。防

4、治可选用药剂:茶核苏云金、苦参碱、短稳杆菌、甘蓝 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嚓虫高氯氟、漠氤菊酯、高效氯氤菊酯、联苯-甲维 盐等。3. 茶毛虫。利用茶毛虫幼虫群集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在常发茶园安装 诱虫灯,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成虫;在茶毛虫成虫羽化期,每亩放置23套性 信息素诱捕器诱捕雄虫。使用茶毛虫病毒制剂进行生物防治,防治适期掌握在 低龄幼虫期。防治可选用药剂:苏云金杆菌(Bt.)、苦参碱、短稳杆菌、高效 氯氤菊酯、联苯-甲维盐等。4. 茶橙瘦蟠。适时分批勤采,带走部分成蟠、卵、幼蟠和若蟠。秋末用石 硫合剂或矿物油封园。在茶橙瘦蟠发生高峰前期,可选用藜芦碱、矿物油予以 防治。5. 黑刺粉虱。加强

5、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促进茶园通风透光以抑制其发 生。越冬代成虫羽化始盛期,使用信息素+黄板诱杀成虫,每亩挂诱虫板15- 20块。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可喷施嚏虫嗪联苯、漠氤菊酯等药剂。秋季在 越冬虫口偏高田块可用石硫合剂、矿物油等进行封园。6. 茶黄蓟马。适时分批勤采,恶化其营养条件和庇护场所,带走部分卵、 若虫和成虫。以信息素+蓝色(黄绿色)诱虫板诱杀成虫。结合茶小绿叶蝉和灰 茶尺蟆等主要害虫防治时进行兼治。7. 茶跑线蟠。分批勤采,带走部分成蛾、卵、幼蛾和若蛾。防治药剂可用 矿物油。非采摘茶园或秋后封园,可喷施石硫合剂、矿物油等药剂。8. 咖啡小爪蟠。分批勤采,带走部分成蛾、卵、幼蟠和若蛾。

6、非采摘茶园 或秋后封园,可喷施石硫合剂、矿物油等。在蛾情上升期,可选用矿物油进行 防治。9. 茶饼病。适时分批勤采,选择适宜时期修剪,以去除病叶。清除枯枝, 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性。平衡施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在历年发病较重茶园 中,可在发病初期喷施多抗霉素、苯酰甲环哇或毗哩酰菌酯等药剂2次,喷药 间隔7 10天。10. 茶炭疽病。在新植茶园时,选种抗性的健壮种苗。平衡施肥以增强茶 树抗病能力,及时剪除病枝,适时采摘。在历年发病较重茶园中,可在发病初 期喷施苯醍甲环哩或毗哇醍菌酯等药剂2次,喷药间隔7-10天。备注:本技术方案选用的农药品种为我国在茶园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生 产出曰茶叶的茶园应同时

7、遵循产品输入国的要求慎重选择农药品种。农药具体 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等须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书。2022年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蔬菜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基部 侵害作物而引起的一类蔬菜病害。随着蔬菜栽培年限增加而病害的危害逐年加 重,常会造成蔬菜植株生长不良或死亡,叶片黄化或萎房,维管束中空失水或 阻塞,根系畸形、腐烂,结实减少,口感变劣等现象,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质 量,甚至造成绝产或毁种。为做好全国蔬菜土传病害防控工作,保障蔬菜安全 生产,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目标蔬菜主产区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 控制

8、在10%以内。二、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健身栽培为基础,采取阻断传播 途径、休茬期土壤消毒、优化土壤微生态环境、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实施土 传病害全程绿色防控。三、重点防控对象1. 枯萎病。由尖泡镰刀菌等病原体引起,主要在茄科、葫芦科、豆科等蔬 菜上发生。2. 根腐病。由腐皮镰泡菌等病原体引起,主要在黄瓜、番茄、茄子、辣 椒、菜豆等蔬菜上发生。3. 茎基腐病。由腐霉幽、炭疽菌、腐皮镰胞菌等多种病原体单独或复合侵 染,造成蔬菜茎基部腐烂。4. 黄萎病。由大丽轮枝菌等病原体引起,主要在茄科蔬菜上发生。5. 菌核病。由核盘菌引起,主要在葛苣、芹菜等蔬菜上发生。6. 疫病。由疫霉

9、菌引起,主要在辣椒、番茄等蔬菜上发生。7. 根肿病。由原生动物引起,主要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8. 青枯病。由茄拉尔氏菌引起,主要在辣椒、番茄等蔬菜上发生。9. 细菌性软腐病。由果胶杆菌引起,主要在番茄、瓜类以及十字花科蔬菜 上发生。10. 根结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引起,主要在茄科、葫芦科、豆科等蔬菜上 发生。四、防控措施(一)健身栽培1. 轮作。土传病害严重地块与非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2. 抗病品种。根据病害种类和品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3. 培育无病苗。以客土、灭菌土及不带病原体的清水干湿集中育苗,避免 病原体侵染菜苗。4. 嫁接。瓜类蔬菜可选用葫芦、南瓜等专用砧木嫁接防治枯萎病;

10、茄子可 选用托鲁巴姆做砧木防治黄萎病。5. 提高土壤有机质。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立方米,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 至3%以上。(二)阻断传播途径1. 机械消毒。农机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干净机身残留的土壤,对轮胎和农 机关键组件进行消毒。2. 人员消毒。在菜地入口设石灰池(40厘米X40厘米),内放干燥的熟石 灰粉,人员下地前脚踩石灰消毒。3. 阻断灌溉传病。菜地灌溉水尽量使用地下水,清除水渠内作物病残体。 宜采用滴灌、喷灌等措施,预防病原体随水传播。4. 阻断育苗基地传病。采用百菌清浸泡育苗盘或高镒酸钾溶液喷洒育苗池 进行消毒。(三)休茬期土壤消毒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时间,将粉碎的稻草或玉米秸秆500公斤

11、/亩,鸡粪、猪 粪、牛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肥4一5立方米/亩,石灰氮70-80公斤/亩,均匀铺 撒在棚室内的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深翻地25-40厘米,起垄后覆膜浇水同 时封闭棚膜。保持高温闷棚20-30天,处理结束后揭膜,翻耕土壤即可进行定 植等操作。(四)优化土壤微生态环境1. 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选用木霉菌混合麦魏,或选用枯草芽布杆 菌、寡雄腐霉菌,撒施后迅速旋耕混匀起垄备播。2. 根肿病。选用枯草芽池杆菌XF-1随定植水冲施或灌根。3. 青枯病、细菌性软腐病等病害。选用多粘类芽抱杆菌、解淀粉芽泡杆菌 等随定植水冲施或灌根。4. 根结线虫病。移栽时,选用厚抱轮枝菌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或者穴

12、施, 或杀线虫芽泡杆菌B16进行穴施或者撒施,或苏云金杆菌HAN055随水冲施或灌 根,或蜡质芽抱杆菌灌根。(五)科学用药1. 药剂拌种。对于直播蔬菜,选用针对靶标已登记的药剂进行拌种预防病 害,可选用枯草芽泡杆菌XF1拌种预防根肿病,或选用针对靶标己登记的化 学杀菌剂进行拌种预防。2. 带药移栽。对于移栽蔬菜,定植时,可选用针对靶标的药剂进行蘸根, 预防病原体侵染。可选用枯草芽泡杆菌XF1防治根肿病;选用木霉菌、枯草 芽泡杆菌防治根腐病、茎基腐病;也可选用针对靶标己登记的化学杀菌剂进行 醮根。3. 土壤处理。对于根结线虫病发生地块,在定植前35天,用嚷哩麟或 阿维菌素颗粒剂均匀撒施,再用旋耕

13、机将15-20厘米土层充分混匀,做垄后定 植;或者定植后采用氟毗菌酰胺冲施。4. 发病初期药剂灌根。在田间蔬菜植株出现土传病害零星症状时,及时采 用对症药剂进行灌根。五、注意事项(一)采用微生物菌剂防治的菜田,尽量不全田使用化学杀菌剂,若田间 出现零星病株可采用针对性灌根处理。(二)采用休茬期土壤消毒时,应有累计15天以上的晴热天气。覆盖用膜 应无漏洞,不漏气。消毒后揭膜57天,适当增加生物菌肥,改良土壤。(三)使用嚏哩麟或者氟毗菌酰胺进行土壤处理或灌根时,应严格按照药 剂使用说明书操作,避免在葫芦科等蔬菜上产生药害。根腐病、霜霉病、拟茎点种腐病、炭疽病、病毒病、点蜂缘蜻、大豆蛇、 大豆食心虫

14、、豆荚螟、豆秆黑潜蝇、烟粉虱、棉铃虫、甜菜夜蛾、蜗牛、地下 害虫等。(三)南方多作大豆区病毒病、根腐病、炭疽病、锈病、斜纹夜蛾、稻绿蜻、大豆螃、豆秆黑潜 蝇、豆荚螟、高隆象、地下害虫等。四、防控措施(一)播种期。选用耐抗病虫品种,合理密植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防治 大豆根腐病、拟茎点种腐病选择含有精甲-咯菌腊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 理,大豆如囊线虫病发生较重地区应实施3年以上轮作或结合种植抗线品种, 播种前可选用苏云金杆菌HAN055混土后采取沟施方式进行预防,并选用含有甲 氨基阿维菌素等成分的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蛤蜡、金针虫等)、大豆 螃、叶甲、象甲等苗期害虫可选用含有R塞虫嗪、毗虫口

15、林、漠氧虫酰胺、氯虫苯 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二)苗期和分枝期。防治食叶类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 菌素苯甲酸盐、氟铃服等喷雾;大豆螃、烟粉虱选用毗虫噂、氤戊菊酯、嚏 虫高氯氟等药剂喷雾,同时喷施氨寡糖链蛋白等预防病毒病;大面积连片 大豆田害虫防治可采用杀虫灯结合性信息素和食诱剂,诱杀金龟子、棉铃虫、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成虫。(三)开花至鼓粒期。开花后如遇多雨天气,及时喷施苯甲唯菌酯、毗H坐醒菌酯等杀菌剂防治大豆叶斑类病害;选用咪鲜胺、氟哩菌酰羟胺和菌核净 等药剂适时防控菌核病;田间蜗牛类害虫发生为害时可撒施四聚乙醛颗粒剂防 治。在大豆植株现蕾、开花期,选用嚏虫嗪

16、、嚏嗪酮等药剂防治点蜂缘娇,同 时可兼治其它靖类害虫。在大豆食心虫、豆荚螟成虫盛发期田间条带法喷洒生 物食诱剂诱杀成虫;在大豆食心虫、豆荚螟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等卵 寄生蜂灭卵,每公顷放蜂量30-45万头;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 高效氯氟氤菊能等杀虫剂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老熟幼虫开始脱荚入土前,田 间湿度较高时,可选用白僵菌粉剂均匀撒施于田间地表。(四)收获期。病残体及时离田处理,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耕耙灭 杀越冬虫源,降低菌源基数。注意事项:1.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优先选用生物、物理等非化学防治措施, 注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2.大豆食叶害虫在营养生长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 重视开花结荚鼓粒期的防控。3.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