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怎样看转型升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521541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中小企业怎样看转型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中小企业怎样看转型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中小企业怎样看转型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中小企业怎样看转型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中小企业怎样看转型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中小企业怎样看转型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中小企业怎样看转型升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中小公司如何看转型升级新华网浙江频道(07-2415:01:26)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彬彬在经济上行期,转型升级的公司数量不断增长;而在经济下行期,转型升级的公司比重则相应地浮现下降。中小公司进行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是宏观经济的探底回升期浙江省中小公司局不久前对全省工业中小公司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并不是完全随机生成的,重要涉及三类对象:一是省中小公司局分别于和评价认定的成长型中小公司;二是以来列入省中小公司局微小公司哺育库的小公司;三是除此之外的其她公司。根据回收的问卷记录,成长型中小公司占16.3%、微小公司库中的小公司占.6%、其她公司占7%。如下为对本次专项

2、调查状况的某些分析判断:(一)转型升级不等于产业转换 转型升级一方面是中小公司的转型升级。对什么是转型升级,政府的结识与中小公司创业者的理解往往不一致。问卷调查显示,有过半数创业者觉得公司转型升级的内涵重要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开发新产品、提高创业者自身的战略决策水平。可以说,中小公司创业者把转型升级重要理解为产品升级。同步,也有较多的创业者觉得转型升级还涉及在本行业中向上游产业延伸、主业不变进入新行业等方式,但对于完全转换行业的做法,创业者认同较少,她们觉得除了很少数极为偶尔成功的状况下,转换行业的风险较大。在经历过转型升级的样本公司中,只有3.4%的公司退出原行业,完全进入新的行业;而主业转

3、向新的行业,但仍保存原行业的公司也只占4.。 中小公司创业者对转型升级的理解与政府强调的政策导向是有差距的。各地出台的政策普遍存在这样的导向:产业转型是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内涵。这一结识重要来源于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承办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种地区的产业发展一般会经历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从低端向高品位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浙江的产业发展也曾得益于这种全球性的产业转移。政府对转型升级的结识重要是基于对一种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考虑,这与创业者基于公司发展相对短期的考虑存在结识上的差距。 任何一种区域的长期发展都是通过公司的微观发展来实现的,区域经

4、济的转型升级也是建立在公司转型升级的基本之上的,如何引导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来实现区域经济构造调节优化,是目前摆在政府面前的十分迫切的课题。 (二)公司转型升级需要充足的准备 中小公司的基本目的是追求利润,而转型升级的直接好处是能提高产品附加值。高回报、高风险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铁律。转型升级的动力是追求和提高产品附加值,高风险往往相伴相随。因此,转型升级需要认真准备,充足论证,既要大胆冒险,又要周密谨慎。调查数据表白,样本公司中有.%的中小公司曾经历过转型升级,而尚未进行转型升级的公司中,有5的公司已经开始考虑转型升级问题。这些公司是如何考虑与否进行转型升级的?问卷记录显示,有63的公司觉得从公司的

5、长远发展考虑是推动她们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而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在促使公司转型升级中则处在相对较次要的位置。前者是出于公司的积极选择,因而对转型升级一般有较为深刻地结识和充足地准备;后者则重要出于被动选择,往往仓增进行,其失败率较高。 笔者觉得,公司进行转型升级既有积极选择的因素,也有被动选择的成分,两方面往往同步起作用。但是,不管哪些因素为主,如果一种公司在转型升级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其成功的也许性将大打折扣。在推动中小公司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策的制定和实行特别要注意到这一点,既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越俎代庖。 (三)经济进入低谷期是转型升级的最佳准备期 有人把公司转型升级看

6、作是对自己动手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这对一般人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下不了手。也有人把公司转型升级看作是登山,登山队员在攀岩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山顶的风景和成功的喜悦足以让一批批登山者勇往直前。这就是转型升级的两种效应,即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尽管这两种效应是同步起作用的,但事实上这也预示了两类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前者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属于风险厌恶型;后者则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属于风险偏好型。从创业类型来看,前者往往属于生存型创业,即迫于环境进行创业;后者则属于机会型创业,创业目的是为了事业发展。浙江中小公司是以农民出身的创业者为主体,根据的调查显示,浙江机会型创业者比重已

7、经超过了生存型创业,达到659%。笔者觉得,推动浙江中小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拉动效应,推动效应仅起到催发和调节作用。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见解是,中小公司创业者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才会进行转型升级,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则往往满足于公司的高增长,意识不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这个见解有一定的道理,却不是事实。萧条的经济和竞争的压力的确有助于创业者深刻结识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公司会在这个时期选择转型升级。根据问卷调查,中小公司恰恰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才选择转型升级。每当经历一次经济低谷之后,转型升级都会有一种迅速增长期,呈波浪式上行走势。这其实反映了创业者对转型升级的结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8、是一条创业者及其公司的成长曲线。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俗话也说吃一堑,长一智。中小公司创业者在经历了危机的洗礼之后,才会真正地成长和成熟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经历过经济危机的公司家才是真正成熟的公司家。 对目前形势下中小公司的转型升级问题,有32.6的创业者觉得,目前经济形势不利于公司转型升级,但是强化了公司下一步推动转型升级的决心;有17%的创业者觉得,目前经济形势为公司转型升级发明了条件。这也证明了笔者的分析,经济低谷时期是中小公司转型升级的最佳准备期。 (四)经济探底回升期是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什么时候开始转型升级,是中小公司与政府部门共同关怀的问题。作为公司来说,但愿通过转型

9、升级来获取高利润,提高竞争力;作为政府部门来说,但愿通过转型升级调节优化经济构造,提高区域竞争力,两者有着共同的目的。但是,转型升级的时机选择,在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一般是有差别的。问卷调查发现,197实现转型升级的样本公司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7年推动转型升级的公司占22%,到上升到1.。转型升级公司数量开始回落到129%,继续回落到.。通过度析发现,中小公司选择转型升级的时机与全省D的增长速度有一定的有关性:在经济上行期,转型升级的公司数量不断增长;而在经济下行期,转型升级的公司比重则相应地浮现下降。从上图可以看出,在19年到的十年时间里,浙江中小公司转型升级重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种

10、阶段是199,1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影响了浙江的经济增速,中小公司转型升级经历了一种低潮;第二个阶段是-,11事件打击了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并继而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浙江中小公司转型升级也在浮现了回落,但从开始,随着GDP增速的不断上行,中小公司创业者信心大增,转型升级达到到了顶峰;第三个阶段是至今,全球经济猛然遭受了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的袭击,各大经济体纷纷下滑,浙江经济亦未能幸免,中小公司中转型升级的比重也相应地浮现下降。从宏观上看,中小公司进行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是宏观经济的探底回升期,由于这个时候资产价格普遍比较便宜,转型升级的成本相对较低。从微观上看,单个中小公司进行转型升级的最佳

11、时机是公司的高速发展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创业者往往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富余的资金、难得的项目和机会,而这些因素正好是公司进行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由此可见,中小公司转型升级的时机选择,依赖于对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只有那些在危机中可以保存实力,并能对的判断经济走势的中小公司才干顺利实现抄底。目前,浙江经济正处在低迷期,经济下行尚未见底,中小公司进行转型升级的风险极大。并且这次由美国带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的全球经济放缓不同,不仅在深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并且浙江中小公司受影响的限度也远远超过了此前。因此,如何分析判断目前世界经济的走势,对这一阶段的中小公司转型升级问题至关重要。(

12、五)优质公司是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某些观点:要推动那些老式型、劳动密集型、低层次的中小公司转型升级,从而使浙江的经济构造得到调节优化。但事实上,真正有能力通过转型升级来改造自身的公司却不是这些公司,调查发现,在现实中积极实行转型升级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往往是那些优质公司。 从营利水平看,在样本公司中,那些经历过转型升级的公司,其平均利润率要高于没有经历过转型升级的公司,平均利润率高.4个百分点。从规模看,公司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转型升级。从行业看,利润率较高的行业更倾向于转型升级,如转型升级公司比重最高的前0个行业分别是:橡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1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她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总体上要高于其她行业。此外,笔者也对目前经济形势下公司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调查,那些回答转型升级自身存在很大风险,不会考虑转型升级问题的公司,其平均利润率仅为.1%;而回答目前经济形势为公司转型升级发明了条件的公司,平均利润率为4.8%;回答目前经济形势不利于公司转型升级,但是强化了公司转型升级的决心的公司,平均利润率为5.3%;觉得本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不会考虑转型升级问题的公司,平均利润率为.%。 由此可见,除了那些本行业发展前景不错,公司自身发展也较好的公司,临时不打算进行转型升级以外,其她面临转型升级问题的公司,其进行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决心与公司的发展水平成正比,如果从利润率指标来说,一般是利润率越高的公司越但愿通过转型升级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转型升级不仅涉及产业转型,更重要的是产品升级。吴家曦 应云进 王国勇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声明:浙江经济杂志授权新华网浙江频道独家发布,未经新华网浙江频道或浙江经济杂志批准任何报刊及网站不得转载,杂志保存法律追究的权利。如需转载,请与新华网浙江频道或浙江经济杂志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