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数学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481175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数学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数学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数学教学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数学教学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数学教学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数学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数学教学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教育 数学教学方法 杨振宁博士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调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成绩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的科研成果却比美国学生少得多。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距呢?杨振宁认为,主要是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中国学生则稍逊一筹。追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注重解答问题,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

2、般程序是: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能否让学生学得主动,就看教师是否能真地“主导”课堂。学生的创造意识,要靠教师在课程起始阶段营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本领。而发现问题的途径,一般是学生用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而萌发出来的。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内容时,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自行车车轮,学生倍感惊诧:“老师给我们看这干什么?”就在学生感到十分惊奇时,我问:“这是什么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自行车车轮。”“那么自行车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我说,“这就是老师和同学们这节课共同讨论的问题。”我利用了学生的直接经验,

3、给学生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间接经验给学生营造“发现问题”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供给“提出问题”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提出问题,主要方法是先学后问、先练后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并用语言描述出来,这也是学生思维能否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表现。“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处理这一问题。每次教学之后,我都留38分钟质疑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大家提出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有的学生是就课本上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的,如学生自学完“什么是角”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角到底是一个还是

4、两个?”当学完“用字母表示数”时,学生提问:“写字母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为什么不写单位名称?”这些问题说明了学生在自学时作了真正的探索。有的问题则是学生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发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激发参与“研究问题”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提出问题,教师不能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深化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创造力”。组织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有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四、设计开放性练习 一节

5、好课,教师设计的练习不能仅仅是模仿性,要努力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练习。只有开放性的练习,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然,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不能偏难、偏怪,要根据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的实际情况去编拟。 在学生学完“角的认识”之后,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角,角有什么变化?”一般学生的回答是,角的大小没有变化,但角的两边都变长了。但有一位同学的回答就很特别:“如果在放大镜下看角,角变大了,就会发生问题,那戴眼镜的人看什么东西不都是圆形或者球形吗?”这种回答不仅说明学生解决问题时有了一定的数学思想,而且使大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很有趣。

6、 当学生学完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后,我在黑板上写了“某班,男生20人,女生30人”,然后问:“同学们,看到黑板上老师写的内容,你们会想什么?”学生不仅提出求和、求差的简单问题,而且提出了以下一组问题,并都能顺利地列式解答出来: (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2)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3)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4)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 (5)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6)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7)男生比全班人数少几分之几? (8)全班人数比男生多几分之几? (9)女生比全班人数少几分之几? (10)全班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数学是一门具有很高智力价值的学科,数学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因素。我们要认识到创造教育的作用,把创造教育灵活的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以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