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475739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态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态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态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态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共0题,每题2分,共20分。)1.温带草原的特性是()。A.草本植物旱生特性明显 2.按(B.生物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 3在所有太阳辐射光谱中,重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红外光4.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大气中(B.O2)浓度的增长。 5世界上大多数相对稳定的森林的平均生产力是( B.1000g/m2?a)。6.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 .干燥风)。.逻辑斯蒂方程式中K是(B环境容纳量)8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9.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

2、,减少“死胎”率的是(B昼夜变温)。0.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种空之间用分号隔开!)冬小麦、甜菜开花时的日照时数要比水稻、玉米等作物开花时的日照时数长。. 群落的水平构造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的镶嵌性.从一种群落开始形成到被另一种群落替代称为群落发育4.生物进入新地区后能正常的生长、_繁殖_:_才算定居成功。.生活在高山上的植物茎杆粗短、叶面缩小、富含花青素,这是由于高山太阳辐射中富含紫外光某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一种下限规定,如果低于临界下限,该生物种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最小种群原则7

3、 生态学一词是由海克尔一方面提出来的。.开始进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少数能幸存下来,这些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称之为先锋植物、9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途径有太阳辐射能和辅助能两大类型。1.生物群落中盖度最大,生物量最高的物种是建群种三、问答与计算题(共题,每题分,共30分。)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 答案:按其选择成果可以分为三类: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接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的那些个体有利,而裁减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

4、的个体,从而使种群提成两个部分。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答案: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有一般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按生境类型划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等;按研究措施划分有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等;按生态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划分有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按应用领域划分有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3.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生态学作为宏观生物学重要以个体、

5、种群、群落等宏观方向不同级别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各组织层次中构成成分之间,特别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不同组织层次的生态学研究内容重要涉及: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4.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答案:答: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畴内才干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导致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

6、刻的影响。5.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气、食物以及其她生物等;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如对植物而言,光、温、水、肥、气等是其生存因子。生存因子是生态因子的子集,生态因子又是环境因子的子集。四、论述题(共题,每题15分,共0分。)1.论述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不同于一般系统的调控(1)无目的、非中心的自我控制。自然界在亿万年进化历程中形成了十分精致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7、。它无独立的调控部件,是非中心的自我控制。重要通过各生物种互相联系使整个群落自发地向顶极方向发展。(2)多层次控制。自然生态系统总是由有垂直分离特性的层次构成,大系统套小系统,小系统套更小的系统。在同一层次内,系统又由互相联系,但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组份构成,形成系统的水平分离特性。(3)多元反复。多元反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有一种以上的组分具有完全相似或相近的功能,或者说在网络中处在相似或相近生态位上的多种构成成分,在外来干扰使其中1个或个组分被破坏的状况下,此外1个或个组分可以在功能上予以补偿,从而相对地保持系统输出稳定不变。例如: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的排卵数大大超过环境中也许容纳的下一代数目;同一

8、食草动物常消费众多的植物种类;同一种生物残体为数以百计和多种大小生物所分解运用等等。这就使得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之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能量和物质转换功能。2论述“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答案:光对生物的作用重要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三个方面。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伙用、植物形态建成;植物对光强形成了阳性、阴性、耐阴等适应。光照时间对生物的作用形成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动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兽类、短日兽类。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不同影响,红光有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克制作用,使植

9、物矮化。青光诱导植物的向光性。红光与远红光是引起植物光周期反映的敏感光质。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分,共2分。)1.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限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2.旅鼠啃食植物,其数量增长。植物遭破坏后,会引起旅鼠外迁或因饥饿而死或遭到捕食。旅鼠的减少和植物量增多,为存活的旅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旅鼠的数量又逐渐增长,旅鼠的这种增长现象是(B周期增长)。3.白桦、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梨、苹果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的因素是(C极端温度)。4.下列不是可持续农业做法的是(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5.下列说法对的的是(K对策者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有关群落成员型

10、的对的论述(D.森林生物群落的建群种是乔木)。7.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C.耐阴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不好,能忍受遮荫的植物)。.阴性植物比耐阴植物更耐阴B.耐阴植物是介于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二类之间的植物.耐阴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顶级群落的特性是(.净生产量低)。9.目前,最受人们注重、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生态系统生态学)。10.198年马尔萨斯(T.Malhus)出版的一部对“生存竞争”和“物种形成”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书是(A人口论)。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种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种群调查得出其方差为V,平均数为m,且Vm则种群的分布倾向于随机分布2.

11、根据竞争的作用方式,可将竞争辨别为干扰竞争和运用竞争两种类型3.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比例,叫盖度(投影盖度)4.某个物种在调查中浮现的样方数占所有调查样方数的比例是该物种的频度5.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的身体住往比生活在低纬的同类个体大,由于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Berm规律6.西坡更接近于南坡常称为半阳坡群落的数量特性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优势度和重要值。.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9. 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迅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三类1. 一定地段上,多物种所构成的天然群聚即为群落三、

12、问答与计算题(共5题,每题6分,共0分。)1.简述不同坡度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1)平坦地土壤深厚肥润,宜于农作和某些喜湿好肥的树种生长()斜坡上,一般土壤较肥厚、排水良好,为林木生长抱负的地区。(3)陡坡上土层薄,石砾多,水分供应不稳定,林木生长较差,林分生产力低。(4)在急险坡上,常常发生塌坡和坡面滑动,基岩裸露,林木稀疏而低矮。.简述西方生态农业的内涵。 答案:(1)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的在于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2)具体地说,生态农业必须具有如下个最重要的条件:生态农业必须是自我维持(涉及

13、能量、营养元素等)的系统;生态农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生态农业的规模应当小一点;生态农业单位面积净产量必须是高的;生态农业在经济上必须是可行的;必须在农场就地加工农产品并直接卖到消费者手里,以避免中间商从中分享利润;必须考虑有助于保护农村自然优美的景观,使人和畜禽能健康地生活。3简述氮循环失调的环境问题。 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酸雨;(3)光化学雾;(4)臭氧层破坏;()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水体和食品。 简述碳循环的途径。 答案:碳循环的途径有三个:(1)途径之一是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互换。细胞水平的个体水平的群体水平的食物链(系统)水平的循环;()途径之二是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碳素互

14、换。(3)途径之三是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简述层片具有的特性。 答案:(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种生活型类别。但同毕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称多,并且互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时,才干构成层片。(2)每一种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互相作用成果构成了群落环境。(3)每一种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构造特性。()在群落中,每一种层片都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并且可以按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优势层片、伴生层片、偶见层片。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分。)1.论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答案: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5、涉及: (1)综合伙用,各因子互相影响,互相交叉综合伙用于生物; (2)主导因子作用,因子的作用有主有次;()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的因子直接影响生物,有的通过其她因子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因子在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作用及效果不同; (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各因子同等重要不可替代性,但可以互相补偿; (6)限制性作用,当因子超过生物的耐性范畴或不适于生物,就会限制其她因子的作用,限制生物的生存发展。.简述变异、选择与进化的关系。 答案: (1)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变异的来源和选择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方面。种群的变异性是进化的起点。自然选择的过程,使得每一种种群能在一种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调节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求得生存与发展。可见,种群的进化与适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稳态机制。(2)自然选择学说,强调了选择的作用,而不明白变异的来源;反之,有的学者强调了突变的产生,而看不到选择的重要性。事实上,选择只是对遗传构造上混杂的种群有效,而对遗传上一致的则无效;换言之,没有突变也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也没有进化。()选择不是对个别突变发生作用,而是对基因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