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初三化学期末难题汇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454945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初三化学期末难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初三化学期末难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初三化学期末难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初三化学期末难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初三化学期末难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初三化学期末难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初三化学期末难题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Fe 56 Cu 6425. 将一定量的CO和CO2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5 g白色沉淀;将剩余气体干燥,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6 g。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为 A. 38.9% B. 44% C. 56% D. 61.1%33(8分)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

2、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得更旺化学方程式I表中,化学方程式I是_。【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_。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250 mL 集气瓶)【

3、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进行操作I现象I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表中,操作I是_;现象I是_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12345B中剩余水体积/mL10042394138【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 。【实验

4、反思】(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 35. (3分)某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假设其他成分均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经测定,该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含量为30%,铁矿石中氧元素的含量为24%。(1)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2)若用一氧化碳还原该铁矿石冶炼生铁,1 t该矿石能生产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综合练习32(6分)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

5、探究物质性质。w W w .x K b 1.c o M(1)当打开K1、关闭K2时,可完成用 (写反应物的名称)制取氧气的实验,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2)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在实验(2)中,若用II代替I,干燥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 + 2CO2 = 2X + Y,反应中若消耗39 g Na2O2,生成Y的质量是8 g,则X的化学式是 ,II中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东城区32(6分)(1)过氧化氢 测定收集的氧气的体积 (2)CaCO3 +2HCl = CaCl2 + CO

6、2+ H2O 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3)Na2CO3 蜡烛燃烧更旺33(8分)Mg+CuO 高温 Cu+MgO【猜想假设】 Cu、MgO和Mg Cu、MgO和CuO【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为无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为蓝色【总结一】(1)反应的生成物 反应物是否过量【总结二】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要比氧化物中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2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资料:.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实验步骤实验现

7、象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气体体积不变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变为红色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粉末变为蓝色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O2、CO和 H2 B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C一定含有CO2和 H2,可能含有CO D一定含有CO和 H2,一定不含CO2m/gt/sO甲乙丙24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http:/t1 C甲、乙可能是单质,丙可能是化合物 Dt1时,丙的质量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25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常温常压下,分

8、子中碳原子个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下,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AC8H8 BC2H6 CC2H2 DCH430(6分)下列物质由H、C、O、Fe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若某单质为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化学式是 。http: /www.x (2)若某化合物能燃烧,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3)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若只有甲为固体,其他物质均为气体,则X是 ,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xkb 若甲、乙、丙均为固体,且甲为红色,乙和丙为黑色

9、,在甲与X 生成乙的反应中甲与X的质量比为1207。甲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甲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2.(6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并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中铜单质的含量。新 课 标 第 一 网资料浓硫酸 常温下,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CO+ H2O。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难挥发,常用作干燥剂。(1)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是 。点燃装置F中酒精灯的目的是 。(3)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是 (填对应装置序号)。(4)若称取该混合物5

10、.0 g,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 g。原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33.(7分)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氯化铁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同学们通过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研究。 om实验一:验证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A B 分别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向B中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如上图所示)。A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B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A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二:研究催化剂的某些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

11、率的影响 方案:分别取20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向其中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右图所示)。测定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试剂 压强/KPa 060120180240300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101.86102.99103.42103.67103.99104.00加入氯化铁溶液102.21105.35115.40129.69145.52163.99加入氯化铜溶液101.50102.73107.53114.78122.49130.39(1)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该步操

12、作的实验目的是 。(2)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方案:从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 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同时分别放入盛30 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50 mL量筒中。均看到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反思】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说明,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下列做法中能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是 (填选项序号)。 A. 测量完全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 B. 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 C. 测量相同时间内体系压强的变化 D. 测量相同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变化 35.(3分)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

13、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CO、CO2、H2O的总质量为10.4 g,若其中H2O的质量为5.4 g,计算生成CO的质量。232425DCC海淀区 25C33(8分)实验I:C + O2 CO2(写出生成CO的反应不扣分)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得更旺只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为10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实验II:打开止水夹b B中部分水被吸入A中(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80% 物理变化 白磷量不足 35(3分) Fe2O3 (1分) 参考解题过程如下,其他解题过程合理、答案正确得分。解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 = 0.8 t (1分)设:生铁的质量为x Fe2O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