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北片语文研讨会讲话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45394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盟”北片语文研讨会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联盟”北片语文研讨会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联盟”北片语文研讨会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联盟”北片语文研讨会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盟”北片语文研讨会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盟”北片语文研讨会讲话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盟”北片语文研讨会讲话稿 刚才XX试验高中的开课语文老师介绍了自己研究课的设想、设计和实施的感想,朴朴素素,踏扎实实;然后,XX十四中、人民中学、XX高中、XX中学、XX高中、XX中学等听课老师也对观摩课做了点评,应该说也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在大家的启发下,我也谈四个关键词:一是“实在”,二是“灵活”,三是“研究”,四是“幸福”。既是针对开课老师观摩课的点评,也是针对听课老师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提议。第一是“实在”。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部学科教学全部需要实实在在,语文更需要实在,因为现在,大约就数语文教学最不实在了。今天我听了令节课,全部表现的实在的要求和风格,值得赞扬。张XX老师上的是观

2、众列传,“实在”表现在教学程序。程序和内容实实在在。先是“亮标”,以“理”促“解”。3项教学目标中2项是意义了解,一是管鲍之交的原因,二是作者对管仲的见解,这是基于学生课前充足预习基础上做出的设计。再是“导入”,“小说”引入。“管鲍之交”原本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说,用小说切入课堂是一个好的选择。三是字词句教学,不厌其烦。高二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介于字字落实和整体了解之间,字字落实和句句会译是必不可少的。四是讲读,和人物对话。采取讲读的方法,从管仲的任政、为政看管仲的思想情感。五是呼应课标。六是美文鉴赏。作为一个6年职龄的老师,这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实施是基础功。这节书本本分分,扎扎实实。

3、陈晓乐老师上的是“诗歌鉴赏中的描写手法”,“实在”表现在针对高考。首先也是“亮出目标”,而且集中明确,就是描写手法的种类、利用和答题步骤。其次是“热身反馈”,就课前作业竹轩诗兴,针对描写手法进行分析讨论。再次是“课堂演练”,从兰溪棹歌看是个描写手法的利用和分析。四是“真题体验”,把语文教学和高考的实战演练结合起来。在接下来,还有“训练提升”和“作业巩固”,瞄准目标,层层深入。因此,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实实在在的。第二是“灵活”。教学内容需要实实在在,而教学方法则能够灵活多样。在两位老师的课堂里,我看到了流行在“XX高中联盟”很多学校中的“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令我欣喜的。“导学案”是

4、从老师的“教”的角度出发,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把“教”和“学”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刺激”和“反应”联络起来,以预防教学的脱节,预防“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出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社会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处理关键和难点问题有主动意义;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更有益于“三星联盟”学校的学生,因为学生基础相对微弱,所以,充足调动主体性,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一环。我期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认真研究这么两种方法。“导学案”和练习册应该有区分,我们应该把做关键的内容、做清楚的思绪、最轻易操作的方法、最关键的知识列在上面,而不是一个“大杂烩”。张燕老师的“导学案”似乎杂了部分,陈晓乐老师的“导学案”内容多

5、了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研究小组的建设,到底是“同质分组”好还是“异质分组”好呢?我认为异质分组的优势可能显著部分;同时,需要研究小组的合作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全部能在合作中有所收获。第三是“研究”。“行动研究”的关键是教室就是试验室,老师就是研究者,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研究教育行动,而且能够依据反馈不停修订研究方向和方法。现在又有“行动学习”,即边做办学,学以致用,甚至能够急用先学。我以为,行动研究和行动学习对于基层学校的一线老师来说,是作为适合的研究和学习的方法。我一直提倡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两位老师的观摩课就给了我不少的启发。张XX老师每次齐读全部需要学生站起来,我以

6、为这么读书有一个气势,于是我想到了语感的培养,因为语感的拍洋对于文言文教学老说意义重大。张老师能否研究一下读书和语感的培养呢?题目就叫读出语感,齐读的相互影响,站读的提升底气,快读的加强熟练,高读的增强信心,朗诵的连贯语气,默读的加深了解,等等,全部能够研究和总结。陈晓乐老师的诗歌描写手法的综合利用不应该是方法的结合,尤其是“代为思之,其情更远”也给我们以启示。假如我们替代诗歌中的人物联想和想象,那么意境和情感就会愈加悠远。诗歌教学,关键在于意象和意境的把握,我们应该研究这么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假如“分析描写”“代为思之”算作两种方法,我们还能够有哪些方法?“背景铺垫”含有烘托作用,“联想想象”含有丰富作用,“情景交融”含有了解作用,“人境结合”含有体验作用。于是,我是不是已经找到了更多的打开诗歌的钥匙?其实,我们的工作中就有了部分研究,我们的研究完全能够和工作结合起来。四是“幸福”。XX中学的老师说,进了校园,进了班级,就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中不论教书还是学习应该是意见幸福的事情。我很赞同。让语文课轻松愉悦,让语文教育含有幸福感,让学生喜爱上语文,喜爱语文老师,是我们的追求。我在我的个人主页上写道:让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伴伴随师生的情感交流而进行,将会达成理想的境界。“幸福语文”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终极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