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定稿.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44445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念母亲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怀念母亲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怀念母亲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怀念母亲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怀念母亲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念母亲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母亲定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6、怀念母亲课 型精读课设 计 人肖娜指导教师李素平审 批 人陈晓玲学习内容6、怀念母亲学习目标评价方案1、 课前自学生字词能正确认读“弃养、凄凉、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来入 梦、思潮起伏”等词语。 2、朗读 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深挚的怀念之情。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品词析句,说出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知道怀念的背后是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敬与爱。 4、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本文在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及表达效果。1、 目标1,字词的学习,通过教师检查字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使99%的学生读准字音,认

2、清字形。2、 目标2,朗读课文,通过个人读,齐读使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3、 目标3,通过反复朗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使80%以上的学生读出怀念之情。4、 目标4,可通过朗读,练说来感受文章的表达方法及效果,使90%的学生能说出文章使用的表达方法及效果。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学习难点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本文在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导学方法 引导法、资料拓展法; 品读感悟法、自主 合作 探究法。 课前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感情朗读课文生:自学生字新词,查阅季羡林生

3、平、讴歌母亲的文章及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些资料。学 习 过 程第一学时(一)知识链接走近“怀念”1、了解作者。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3)出示课题。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

4、,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出示课题怀念母亲,读出“怀念”的情感。 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3、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生字新词,读通顺课文句子。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吗?出示“真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朦胧”“可见一斑”等词语检查学生读音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作者怀念的“母亲”,一个是生身之母,一个是祖国母亲。)出示句子: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文中哪句话概括

5、交代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情感?指名读、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怀念之情。(设计意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朗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二)品读课文品读思母之情 抓课文主线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

6、2朗读句子。质疑。(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对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该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以反映经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一直”“十一年”等。)品读思母之情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课件出示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

7、。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课件出示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1)学生浏览以上资料谈体会。(2)联系“11月18日”的日记谈理解。指读或师范读。说说感受,谈谈作者思母的原因。教师相机引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

8、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选择了“寝不安席”和“频来如梦”两个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力争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整合,同时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三)、盘点收获,拓展积累:作者以回忆的形式,写出了对母亲的眷恋,对母爱的渴望。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母爱的俗语、诗句。或写有关母爱的比喻句。第二学时(一)知识链接 1、听写本课生字新词。(同桌互批互改)

9、 2、感情朗读怀念生母的句子 (指名朗读) (二)品读思国之情。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

10、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2)常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3)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设计想象说话:如,因为季老_,所以觉得有点凄凉。(4)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学生交流。设计想象说话:如,他想到_,仿佛觉得_,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5)朗读其他相关内容。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读:11月16日(读中评议,评议后再读)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11月20

11、日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11月28日(作者身在异国他乡,远离祖国和亲友,心中不免感到忧愁和思念,所以凄凉。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所以又感到甜蜜。)4、我们通过这凄凉,通过这甜蜜。看到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这凄凉这甜蜜最后融成一个字,萦绕在作者心头,哪个字?5、引导学生提取段中的“糊”字,在这里“糊”字怎么理解呢?(覆盖、粘、缠在)6、糊字用在这里好在哪里?糊字写出了什么?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全都融入到这个“糊”字中了。 谁来给老师和

12、同学们读出作者这种甜蜜。7、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虽然凄凉但内心甜蜜你能读出作者的复杂心情来吗?(学生练习读句)8、出示第三句:“我怅望回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1)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谈)(2)季羡林在苦苦地追寻,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只为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可是一次又一次追寻的结果,只是让眼泪不停地流淌,只是让自己的夜晚无数次地失眠,难怪他要大声地疾呼学生齐读寻梦的结尾。(3)同学们想一想,季羡林单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母吗?(更有浓浓的怀念祖国之心)(4)再来齐读寻梦的结尾,感受游子的爱国之心。9、从其他的句子你又

13、悟出了什么?指名读这些句子,想想他们都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体验。”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够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所以,我在教学中还采用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悟结合,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三)、升华情感,适度拓展1、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

14、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2、再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正因为有了这崇高的敬意和爱慕,所以作者才如此地怀念自己的母亲。自读开头、结尾,作者季老对两位母亲有( )的深情。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指名感情朗读,说说表达效果。3、盘点收获:像这样首尾照应就能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3、 出示课件我的中国心文字 (1)、过渡: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手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我的中国心。下面就让我们随这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 (2)、唱完这首歌歌你想说什么?结合实际,让学生畅谈在共和国62岁华诞来临之际,最想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