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病人物形象.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44372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的病人物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父亲的病人物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父亲的病人物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父亲的病人物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亲的病人物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的病人物形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亲的病人物形象 父亲的病主题思想父亲的病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发表于1926年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可从最后几段的对话中看出来。 在这篇散文里,主要有四类人物: 一、两名“名医”1.圆而胖的名医病人已经冷冰冰的,没有脉了,他还是从从容容得开了药方,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惯骗。这个庸医不仅坏在“瞒”病人,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

2、所以然。还坏在借此大敲诈,轻轻松松骗了两百元。 “医者,意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大体现。意思到了,该医的也就医了。所以,生姜和竹叶这种普通的药引是不会用的,须得是经霜三年的甘蔗等听起来较为特殊的东西,是需要人花费时间去搜寻来的,不能轻而易举获得的。越容易得到,这个“意思”就越没法显示,这个病就医治不好。这是极为讽刺的了。 此类庸医的惯用手法就是拉人下水。实在没辙治好周伯宜的病之后,便拉陈莲河来替罪,自己脱身了,如文中所说:“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2.陈莲河原名何廉臣,就是当时真的给鲁迅医治的中医。鲁迅先生

3、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 这个反面人物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他“巧妙”地使用连环套诈骗周家,第一套药引,蟋蟀也就罢了,还是什么“原配”,岂不是可笑至极?第二套药丸:鲁迅先生小时候也不知道这药丸的“精妙”,因为这本身就不能拿来治病。第三套:点在舌尖的“神丹”,其实也没有什么神奇,到这里,周伯宜已经开始怀疑陈莲河的医术了,摇头是因为实在太贵。第四套:前世的事。把事情推到业报上,这完全就是瞎扯了,是利用迷信的体现。 二、我叙述者,是故事的见证者。 是那时候很多典型家属的代表,陷入如何处理父亲的病情的痛苦中,不知道到底该不该治,而最后选择了知道父亲明明会死却拼

4、命拉扯住的方式。这种道德情感与伦理的牵扯,以及作为晚辈的无奈,使得他将处弥留之时的父亲喊醒,让父亲有意识地承受死亡的痛苦而死去。从实际意义上来看,这是最大的不孝了,是“我”后来认为这是对父亲最大的错处了。对临终所做的悔恨已形成,难以消失,以至于现在还经常听到那时自己的声音。 这里也体现了青年的鲁迅有份深藏不露的志气。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为避开那无聊的流言,也为了母亲,鲁迅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在日本留学时,为了救国图存,毅然谢绝了藤野先生的极力挽留,又放弃自己的专业,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运动-虽然这一切在文中都只是轻描淡写,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股无形的爱国热情,把每一位读者的心都被点燃了,这是在许多作家作品中都找不到的感觉。难怪一位日本学者说:纵使日本有一千个川端康成,也比不上中国,因为中国有位鲁迅。三、衍太太在文章中,就是封建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精通礼节”富有佷深意味的讽刺性。这个毒辣的女人为了得到周伯宜死后的一份遗产,而不惜教唆少年鲁迅迫害自己的长辈。鲁迅却不得不听从,因为宗法家庭的规矩就是:晚辈必须听从长辈的话。鲁迅对她自然是十分厌恶的。 四、周伯宜(即鲁迅父亲)鲁迅对父亲的描写采用以简驭繁的写法,点到为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两次*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