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44131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变形体静力学基础本章介绍变形体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变形体力学的基本假设、分析杆件内力的截面法、应力和应变的初步概念以及单向胡克定律,最后还将讨论材料的力学性能。4.1 变形体的基本概念 变形组成机械的零件和构成结构的元件,统称构件。制作构件所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其共同点是在受力后构件的形状和尺寸会产生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的固体称为变形体。在理论力学讨论的刚体模型,实际上是变形很小时的理想模型。在外力撤去后,变形体的变形完全消失,变形体能恢复到未变形状态,则该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变形体是处于弹性状态,或变形体是弹性体;而卸载后在变形体内遗留的或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

2、变形。相对于构件尺寸,变形按大小可分为小变形和大变形。对小变形构件可不考虑变形对构件尺寸的影响,仍按构件的原始尺寸进行分析计算,从而使分析计算得到很大的简化。本书只研究变形体在弹性状态下的小变形问题。根据工程实践的要求,在对构件进行设计时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要求:1.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即强度,以保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发生破坏或产生塑性变形。2.构件应具备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即刚度,以保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产生过度的变形。3.构件应具备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即稳定性,以保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产生失稳现象。 基本假设就其具体组成和微观结构来看,变形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

3、对象。若只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物体内部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对材料的性质的属性作出了若干简化假设。实践表明,这些假设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1.连续性假设根据物质结构理论,固体是由不连续的粒子构成的。粒子之间的空隙与构件的尺寸相比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认为构件的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了物质,即连续性假设。这样,物体内诸如位移、温度、密度等物理量可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并可采用无限小的分析方法。2.均匀性假设虽然组成固体的粒子,彼此的物理性质并不完全相同,但因构件的任一部分都包含为数极多的微小粒子,而且无规则地排列着,从统计平均的角度看,同一材料所组成的构件,各处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因此,认为

4、构件内任取一部分,不论其体积大小如何,其力学性能完全相同,即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材料沿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能都相同,称为各向同性;沿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不同,称为各向异性。绝大多数材料,如金属、工程塑料、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等,都可视作各向同性材料。例如,金属从微观上看是多晶体材料,单个晶体是各向异性的,但由于各晶体是随机排列的,在宏观上表现为各向同性。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杆 板图41 杆和板构件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按照其几何特征可大致分为三类。一个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其它两个方向的尺寸的构件称为杆件。一个方向的尺寸远小于其它两个方向的尺寸的构件称为板件;平分板件厚度的几何面称为中面,中面为平面的

5、板件称为板,中面为曲面的板件成为壳。如图41所示。若构件三个方向的尺寸都相当,则称为块体。杆件是工程实际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构件。在杆件上某处的所有截面中,面积最小的截面称为杆件的横截面。若杆件各处横截面都相同,则称为等截面杆,反之为变截面杆。横截面形心的连线称为杆件的轴线。轴线为直线的杆件为直杆,反之为曲杆。显然,轴线和横截面正交,如图42所示图42 杆的横截面与轴线 图43 杆的基本变形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杆件的变形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分析后发现,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有三种: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如图43所示在力学中,将以杆件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分支称为材料力学。4.2

6、 内力和截面法为了研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首先需要了解杆件内部的受力情况。 内力和截面法图44 截面法构件内部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使构件保持一定的形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同时也引起内部各质点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内力是指杆件内部两相邻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是由于外力(或其它外部因素)作用而引起物体内部作用力的改变量。严格地说,它是由外部因素所引起的附加内力。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与内力的大小及其在构件内的分布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内力分析是解决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基础。与理论力学里通过取分离体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类似,分析构件的内力需采用截面法。

7、如图44(a),截面假想地将该构件切开,即解除它们间的相互约束,相应的内力即显示出来。由连续性假设可知,内力是作用在切开面上连续分布力,如图44(b)。利用任一部分的平衡条件,便可确定其主矢和主矩的大小和方向。 内力分量为研究方便起见,如图44(c),以横截面形心为坐标原点,以杆件轴线为轴,横截面即为平面,建立右手系。将内力向点简化,并将得到的主矢和主矩沿坐标轴分解,得到六个内力分量:主矢分量、和;主矩分量、和。单个内力分量将使杆件产生某一基本变形,如图45,分别叙述如下。轴力沿杆件轴线,使杆件产生轴向伸长或缩短;使杆件受拉的轴力为正,反之为负,如图45(a)。剪力、的在横截面内,使杆件的相邻

8、横截面产生相对错动;当剪力相对于横截面的转向为顺时针时即为正,反之为负,如图45(b)。弯矩、分别沿轴和轴,使杆件轴线变弯曲;使杆件发生上凹下凸的弯曲变形的弯矩即为正,反之为负, 如图45(c)。图45 内力分量与基本变形扭矩沿杆件轴线,使横截面绕轴线作相对旋转的趋势;当扭矩矢量的方向与横截面的外法线方向一致时即为正,反之为负,如图45(d)。例41:一等直杆承受轴向载荷如图46所示,试求、截面上的内力分量。图46 例41图解:将杆沿截面假想截开,并取截面左边为研究对象。显然,截面上只有轴力分量。设该截面上的轴力为,假设为正,由平衡方程 得同法,将杆沿截面假想截开,取截面右边为研究对象,得该截

9、面上的轴力显然,无论选择切开后的哪一段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结果都相同。综上所述,应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内力的步骤可总结如下1.在需求内力的横截面处,将杆件假想地切断,并任选一段为研究对象;2.画出所选杆段的受力图,为计算方便,可将所有的内力分量设为正值;3.建立所选杆段的平衡方程,由已知外载荷计算所切截面上的内力。 内力的图示若横截面的位置以平行于杆件轴线的坐标来表示,则可将内力表示成的函数,称为内力方程;同时,用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坐标表示相应截面上内力的数值,由此绘出的图线称为内力图,如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和扭矩形图。例42:如图47(a),一简支梁受集中力的作用,试求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

10、作出相应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图47 例42图解:梁的约束力易由平衡条件求出以梁的左端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由于梁上存在着集中载荷,因此应分为两段考虑。如图47(b),在段内取位置为的任意截面,可得段的剪力和弯矩方程为 同法可求出段内的剪力和弯矩方程,如图47(c), 根据剪力和弯矩方程绘制出相应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47(d)和(e)所示。例43:如图48(a),简支梁受集度为的均布载荷,试列出内力方程并作出内力图。图48 例43图解:由平衡条件易求得梁的约束力取距梁左端为的任一截面,由截面法,其剪力和弯矩方程分别为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49(b)和(c)所示。从例42和例43的剪力图中看到。在横向

11、集中载荷作用处,即例42中的点和例43中的、点,剪力图发生突变,其突变量等于横向集中载荷的数值。容易验证,只要有集中载荷作用在杆件上,相应的内力图上就会有突变点。4.3 应力、应变及简单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是变形体力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应力刻画了截面上任一点处内力的强弱程度,应变则描述了构件内一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变形程度。对于大多数材料,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应力图49 应力如图49(a)所示,在截面上任一点的周围取微小面积,设作用在上的内力为。根据连续性假设,当趋近零时,与的比值应存在一极限,该极限值称为截面上点处的应力或总应力,即 (41)截面上一点处的应力是一个矢量,为分析方便

12、,将应力沿截面的法向和切向分解成两个分量和,如图49(b)所示。沿截面法向的分量称为正应力,沿截面切向的应力分量称为切应力。图410 切应力互等定理切应力互等定理指出:作用在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切应力大小相等,且都指向或背离两相互垂直平面的交线。如图410,在物体内某点处截取一微小正六面体,其中垂直于轴的平面上作用有正应力和切应力,垂直于轴的平面上有正应力和。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在国际单位中,应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米2),其代号为(帕斯卡,帕),应力的常用单位为(兆牛顿/米2,兆帕)和(牛顿/毫米2),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为构件内的任意点沿不同的截面具有不同的应力,一般随着截面的方位不同而变化。一点

13、处各个截面上应力的集合,统称为该点的应力状态。 应变图411 应变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时,通常内部各点的变形程度并不相同。为了研究物体内某点处的变形,如图411(a),设想围绕该点截取一微小的正方体,受力变形后,微体各棱边的长度将发生改变。例如,平行于轴的棱边原长为,变形之后长度为,如图411。为上的总变形量,为精确描述点处的变形程度,定义极限值 (42)为点处沿方向的线应变或正应变,它表示在点处每单位长的伸长或缩短。线应变是无量纲的量。另一方面,微体变形之后,原来相互垂直的各棱边之间的直角也要发生改变,如图411。直角的改变量称为切应变,用表示。例如,、方向直角的改变量,即剪应变,用

14、来表示。切应变用弧度表示,也是无量纲的量。一般来说,构件内任一点处沿不同方向线应变的大小、任意两正交线段的剪应变的大小都是不相同的。构件内任一点所有线应变和剪应变的集合,统称为该点的应变状态。 胡克定律图412 胡克定律对于由特定材料制成的构件受力变形后,应力和应变之间呈现出确定的函数关系,这是由材料本身性质所确定的,称为材料的本构关系。对于工程中常用的材料,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表明,当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正比关系,这一关系也称为胡克定律。图412(a)表示单向(单轴)应力状态,单向拉伸(压缩)情况下的胡克定律为 (43)其中正比系数称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图412(b)表示纯剪切应力状态,这种应力状态下的胡克定律为 (44)其中正比系数称为剪切模量。和的量纲与应力的量纲相同,单位是或(),其具体数值可通过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测定。满足胡克定律的材料称为线弹性材料。线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由和完全确定。对于和存在如下关系 (45)其中,称为材料的横向收缩系数或泊松比,也是线弹性材料的物性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和来描述材料性质。4.4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与变形和破坏有关的特性,称为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力学性能由试验测定。此处讨论低碳钢在轴向静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和应力应变曲线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