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43532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研究摘要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作为一个个体,发 展其独立性的第一步,34岁是幼儿初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初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 关键时期。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了解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 水平,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进餐、穿衣、 如厕、盥洗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得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受年 龄、性别、主要看护人及其学历、以及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的影响等结论。家长和幼儿园 要注重幼儿年龄、性别的差异,家园共育,共同养成,以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开展。 关键词:小

2、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力还是存在较大影响的。在82名有效被试中,主要看护人的文话程度也有所不同。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及以 上学历的有56人,大专学历的有4人,高中及中专学历的有16人,初中学历的有6人。 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出不同学历的看护人其幼儿生活自理技能达成(选择“A”选项)的得 分情况,统计结果见表2-6:表2-6不同学历看护人与幼儿自理能力的开展情况学历人数总得分平均分本科及以上56 (68. 29%)80814. 43大专4 (4. 88%)4812局中及中专16 (19.51%)16010初中6 (7. 32%)284. 67根据表2-6,很明显的我们看出主要看护人学历不同,其幼儿

3、的自理能力也会不同。看护人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其幼儿自理能力的平均分最高,为14. 43分,看护人是初中 学历的,其幼儿自理能力的平均分最低,为4. 67分。可见,主要看护人学历越高,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强。4 .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在调查问卷中我们也涉及 了相关问题,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见图2-3:Q21:您在家中是否会有意识地培养幼儿 独立做事情的能力 否,7.32%是偶尔否是偶尔否修K, 29.27%63.41%图2-3问卷Q21调查情况饼状统计图根据图2-3,我们可以了解到有63. 41%的家长在家中会

4、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独立做事情 的能力,29. 27%的家长偶尔会培养幼儿独立做事情,还有7. 32%的家长那么不会。可见,大 局部家长还是会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独立做事。对此,笔者也进行了统计,计算出在家长不 同的教育抚养态度的影响下幼儿生活自理技能达成(选择“A”选项)的得分情况,结果 见表2-7:表2-7家长不同的教育态度与幼儿自理能力的开展情况家长的教育态度人数总得分平均分是52 (63.41%)78415. 08偶尔24 (29. 27%)2128. 83否6 (7. 32%)488从表2-7中可以看出,家长在家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独立做事情的,幼儿自理能力的 平均分最高,为15. 08分,家

5、长在家中偶尔或者没有培养幼儿独立做事情,幼儿自理能力 的平均分都较低。由此可见,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不同,幼儿生活自理的开展水平自然而 然也会有所不同。5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调查问卷中笔者提出了 “从几岁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合适”这样一个问 题,经过统计,结果见图2-4:Q22:您认为从几岁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合适 3岁以前34岁46岁19.51%24.39%56.10%图2-4问卷Q22调查情况饼状统计图从图2-4中可以看出家长认为34岁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最为合适在有效10 被试中占56. 10%,认为3岁以前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合适的占24.

6、39%,认为4 6岁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合适的人数最少,占19. 51虬 可见,大局部家长还是 认为34岁开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最为合适的。(四)研究结论.年龄越大,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其年龄成正比,即幼儿的年龄增长,其生活自 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生理、心理也不断开展,小肌肉开展 逐渐完善,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也不断提高,另外家长对于幼儿的要求也会有所增加, 会提供幼儿更多锻炼的机会,这样幼儿就能掌握越来越多的生活自理技能。1 .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男孩子性别不同,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不同,总体而言,女孩子的生活

7、自理能力要普遍 高于男孩子。这跟性格的不同也有关系,一般来说,女孩子比拟温顺,相比男孩子,女孩 子会更愿意帮助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儿园里女孩子也会更积极主动 地给老师帮助,愿意出自己的一份力。总之,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要高于男孩子。 3.主要看护人对于幼儿自理能力开展的影响主要看护人对幼儿的开展,包括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 幼儿的主要看护人有三种:父母,祖父母,保姆。有65. 5蜴的幼儿他们的主要看护人是父 母,这局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高。有4. 88%的幼儿主要是由保姆看护,这局部幼儿的 生活自理能力和由父母看护的幼儿相差不大。另外,有29.

8、 27%的幼儿主要是由祖父母看护 的,这局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些长辈 重教轻养,只负责孩子的身体健康,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过于溺爱,怕孩子受 苦受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期下来,孩子也逐渐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想法,他们不能好 好锻炼自理技能,因此生活自理能力较差。4.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于幼儿自理能力开展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幼 儿自理能力的开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幼儿园,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因此,家长的教育抚养 态度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家长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在家中有意识 地培

9、养幼儿独立做事,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开展创造条件,幼儿就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生活自理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开展。反之,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会开展缓慢。三、案例分析笔者在实习期间重点对所在班级的6名幼儿(男、女各3名)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观 察,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将这6名幼儿分成三组作为案例来进行分析。(一)家庭影响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案例1:开心在班上可以算是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的一个女孩子,她可以独立进餐,可 以独立穿脱衣裤、鞋子,包括拉拉链和解纽扣,能够自己折叠衣裤,在家里入睡前也会将 自己的衣服裤子折叠整齐,在幼儿园里也会愿意并主动帮助老师一起收拾整理玩具。开心 的生活自理水平开展的比拟好

10、很大程度上和她的家庭环境有关,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 在她下面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作为家里的姐姐,父母对她的期望也会比拟高,相应地, 对她管得也会比拟严格,要求也比拟高。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开心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然 而然就会开展得较快,自理技能也会掌握得较好。案例2:蕊蕊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愿意吃饭,一到吃饭时间就会不停地哭闹,不 能独立地穿脱衣裤,午睡的时候需要老师陪在身边才肯入睡。这些表现与她的家庭环境有 很大的关系,蕊蕊是家里的独生女,家里的条件比拟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都很宠她, 什么都不舍得让她做,甚至走路都会抱着她、背着她,以致于蕊蕊各方面的生活自理技能 都得不到锻炼,不能照料好自

11、己,自理能力较差。开心和蕊蕊都是女孩子,但她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较大。开心的父母对她比拟严 格,会让她独立做事,所以她的生活自理能力比拟好。相反,蕊蕊的家人对她比拟宠溺、 保护,舍不得让她自己动手做事,所以她的生活自理水平比拟低。可见,家庭环境、家庭 教育都会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二)性格差异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案例3:小宝是一个很外向、开朗的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比拟好,能够独立进餐, 吃饭不磨蹭、不撒饭,能够独立穿脱衣裤,还会自己折叠衣服。他性格外向,愿意帮助老 师和其他小朋友,帮助别人的同时让自己的自理技能得到了锻炼,还能够主动地跟老师学 习一些新的自理技能,

12、这些也让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开展。案例4: 一一是一个比拟内向的男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想要人喂他,不愿意自己吃, 穿脱衣裤都要老师帮助,叠衣服也不愿意自己动手,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而言比拟差。小宝和一一的性格正好相反,小宝外向的性格能让他更愿意自己动手操作,更容易接 受新事物,适应性比拟强,所以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能更快地得到提高。而性格比拟 内向,自我意识比拟强,这也让他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会新技能,而且内向的人会很 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怕自己做不好,所以就不愿意动手去做,这样自理技能得不到锻12 炼,生活自理能力开展得就会比拟延缓。(三)幼儿园干预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

13、案例5:桐桐是个男孩子,主要是由爷爷奶奶看护,爷爷奶奶都比拟疼爱他,所以桐 桐刚进幼儿园的时候自理能力比拟差,不会自己穿脱衣裤,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裤子的前 后。笔者实习期间看到班上的老师会教小朋友们穿脱衣服裤子的好方法,用儿歌来教小朋 友怎么折叠衣服。经过笔者两个月的观察,现在桐桐不仅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裤子的前后, 还能自己穿脱衣裤、鞋子,学会了老师教的好方法,能够自己折叠衣裤。在教师的教育引 导下,桐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案例6:果果是个女孩子,主要是由爸爸妈妈看护,一开始刚进幼儿园的时候果果的 生活自理能力属于中等水平,会脱衣服但不会穿衣服,分不清鞋子的正反、裤子的前后, 吃饭

14、的时候很安静、不说话,但是会很磨蹭,总是会拖到最后。两个月下来,现在果果已 经可以分清鞋子的左右、裤子的前后了,还能自己穿衣服,用老师教的方法折叠衣裤,吃 饭也不像以前那么磨蹭了,果果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提高了不少。桐桐和果果是一对龙凤胎,桐桐由爷爷奶奶看护,果果由爸爸妈妈看护,虽然一开始 果果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于桐桐而言稍微高一点,但现在桐桐和果果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异 不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两个小朋友都学会了很多新的自理技能,在家里入睡前都会把 自己的衣服、裤子折叠整齐。这都是因为幼儿园的干预、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在教小朋 友们穿脱衣裤、折叠衣裤的时候都会自己先示范讲解,然后请个别小朋友示范。另

15、外,教 师还会用儿歌的形式教孩子一些技能。比方说,教师为了让幼儿学会怎么叠衣服,可以边 念儿歌边教:“衣服展开来,小门关关紧,双手抱一抱,衣服叠整齐。”教师用儿歌的形 式可以让幼儿充满兴趣地学习,也更容易掌握自理技能。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在生活区设 计了让幼儿给小娃娃穿衣服、练习扣扣子的游戏。教师的这些方法能帮助幼儿学习、掌握 新的自理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开展是一种过程性开展,需要逐步养成,也需要家庭和幼 儿园的共同配合,家园共育,共同养成,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 展。四、对策与建议(一)尊重年龄差异,尽早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儿童年龄越小,其可塑性越强,对于各种教育也更容易接受,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 培养也就相对容易了些。因此,要尽早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幼13儿的要求也要不断提高。(二)注重性别差异,加强培养男孩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调查,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性别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普遍高于男孩子。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加强对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注个体差 异,促进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三)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开展在幼儿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也正因为此幼儿生活自理 能力的开展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在幼儿园,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生 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里,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