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42918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访仙中心小学校车管理的实践和思考一、 秩序混乱 情况堪忧 随着2013年全市中小学秋季开学的到来,丹阳市乡村学生收到了丹阳市政府送给他们的新学期最好的礼物,他们可以乘坐校车上下学了。依据上学期家长的申请的人数我校有297人本学期需要乘坐校车,开学初交运局给我校安排了4辆校车分三批接送学生(3大1小,大车可乘坐学生38人,小车可乘坐学生17人),9月2号第一天正式开学,早上校车6点从中心校发车,最晚的车辆第三批到校已近8:50,下午4:15放学,第一批学生整好队已4:50,最晚的学生到家已近20:50;9月3号,早上最晚的车辆第三批到校也近8:10,下午4:15放学,第一批学生整好队已4:40,

2、最晚的学生到家已近20:10。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上午上课和晚上休息时间,究其原因有四:一是部分学生和家长不能按时将学生送到指定的接送点,随车老师在每个站点都要和一些家长进行电话联系耽搁了时间;二是部分学生家长在送学生上车前都要和我们的随车老师和驾驶员提问咨询甚至是质问很多情况,如前面为什么不能再设一个站点,我们小孩走到这儿太远了等等耽搁了时间;三是驾驶员对部分线路不够熟悉,影响了速度;四是本镇有很多环镇公路在维修,路况很差,非常拥堵影响了速度。此外没车坐的家长反映更是强烈,8月30日报到第一天,我们在学生报到的同时与学生和家长核实乘车信息时,很多家长看到校车管理规范、安全,收费低廉,许多

3、(近二百余人)上学期没报名乘车的家长这学期纷纷也要求乘坐校车,车上有空位为什么不让我们坐,你们做事不公听说某某上学期没申请也有校车坐了,甚至有家长情绪很激动的说我们不管反正人家有的坐我们也得坐等等。二、 积极应对 缓解矛盾总而言之没车坐的要坐校车,坐上校车的不满运行情况。面对以上问题,访仙镇党委、政府、学校和交运公司非常重视,我们分管教育的钱慧花副镇长、王玉泉助理从8月30日至9月5日天天在我们学校为此事加班加点、出谋划策,我们学校的谭习龙校长和分管校长、行政、部分教师从早上五点半工作至晚上十一二点。一是争取运力满足所有学生的乘车需求。在8月31日下午我们就起草了一份校车运行情况和申请书给访仙

4、镇政府,通过他们向市委、市交运局及市教育局反映。9月8日(周日)上午确定增加2辆车(1大1小)。二是做好与家长的信息沟通。在8月30日学生报到的第一天我们就在校园里设置了一个校车咨询处;在8月31日下午召开了乘车学生家长会(第一批);在确定增加校车后,我们第一时间通过校信通、电话、校门口的公告等通知仍需乘坐校车的家长9月8(周日)下午召开家长会;召开全体教师会向所有教师宣传政策和学校为此所做的相关工作通过全体教师向社会进行正面宣传。三是完善管理,保障有序接送。1.选调精兵强将进行随车、候车以及校门口接送时的管理。随车人员我们选调的是有一定管理经验和资历的访仙镇老师,其中有两位是曾经的完小校长,

5、他们的管理优势:(1)对校车路线熟悉,这是其他外乡镇老师一时半会儿不能企及的。(2)对家长熟悉沟通交流顺畅,很多村民都认识,甚至部分学生家长还是他们曾经的学生。(3)有过一定的管理经验与家长沟通时能科学应对,候车的管理我们选派的是有着多年学生警校队管理经验的老师。这些老师在没有工作补贴的情况下每天要比其他同志多工作3.5小时,这种奉献精神和职业情操也是他们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一大优势,此外定期组织随车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工作职责。2.落实“三固定”乘车制度:按“分时段上下学、分批次上下车”的办法,根据学生的分布和远近等情况,先远后近、先难后易,一是固定每批次的接送人数和车辆,二是固定学生接送的站点和时

6、间,每个站点准时发车,只能人等车,车不等人,形成常规,确保时间,三是固定学生在车上的座位,遵循“远的坐后面,进的坐前面;小的坐里面,大的坐外面”。节省学生上下车的时间,确保学生车上的安全。3.落实“三分类”候车管理制度:一是将第一批乘车学生安排在连廊下,确保第一批学生能在放学后第一时间上车,第二三批乘车学生安排在一楼的阶梯教室和电化教室,分车辆、批次入座,固定学生座位,每辆每批次一组设有学生组长,做到接送学生在校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座位、固定的管理人员;二是将早上的第一批和放晚学的第三批学生从南大门进出,其余批次从东门进出,这样乘车学生和非乘车学生上下学就得到了分类管理,同时也解决了南大门上下

7、学拥堵的情况。三是通过和镇政府的共同努力把学校东边的文体广场设为校车早上二三批和下午一二批的停靠点,因为早上的第一批(6:30)和下午的第三批(5:10)此时学校南大门已没有其他学生进出,社会车辆也不是很多,确保了校车和自行接送的车辆、家长分开了区域,确保了通畅和安全。4.落实“三有序”的自主管理制度:每车每批次都设有一个车长,每个站点都设有一个站长,候车时车长协助候车管理人员清点好人数,站长在上学上车时清点好本站人数,组织同学有序候车有序上车有序回家,充分发挥小干部的积极作用。经过大家的认真反思积极整改,从第三天(9月4日)起校车各项运行已有明显的改善,早上最晚的已能在7:50到校,下午放学

8、最晚的能在5:50前下车,完全符合上级规定。三、美中不足 仍待完善虽然各项指标已符合上级规定,但通过我们随车观察、调查统计、群众反馈等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几点还得一同努力共同解决:1.站点的优化。可能的情况下增设一些站点,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方便与实惠,在站点处要配置一些防雨设施,方便学生和家长在雨雪天候车,另外在一些车流量较大的站点(如丹东路上,车多而且车速都在100码左右)附近多设置一些警示标志,确保学生家长的过往安全。2批次的减少。现在6辆车中有5辆每次要接送三批,早上6:00从中心校出发,第三批到校要在7:40左右,放晚学4:25从中心校出发,第三批最后下车学生要在5:50左右,最早进校的学生

9、大概在6:30,此时离教师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此外随着冬季的来临白天时间变短,部分学生真得披着月光上下学了。最好是每辆车每次最多接送两批,很多家长提议可以充分利用上镇村公交车的资源。3.工作补贴的落实。随车人员每天要比其他同志多工作3.5小时,此外押车工作事关学生的人生安全,关乎到千家万户,对于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每天会分散掉他们很多精力,我校教师编制很紧缺、人员老龄化严重,(我校现在随车人员需6位,候车管理员需5位,早上6:30到校的管理第一二批进校学生的老师需3位。)所以每位押车老师其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仍不能减少,长期下去对他们的身心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一方面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予他们精神层面和工作层面上的支持和鼓励,但对于这些老师的早餐补贴和加班补贴却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希望各级领导能早日安排落实,确保这些随车人员能安心工作,为学生的上下学交通安全尽心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