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40683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女信访案件及维权举措分析与思考 2023年上半年,xx市xx镇妇联共接访件数15件,涉及婚姻纠纷4件、家庭暴力5件、财产纠纷5件、人身权益1件,案件调处率20230%、成功率20230%,形成卷宗数15。 1.反映家庭暴力问题。主要是丈夫对妻子施暴,施暴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妻子智力有障碍或患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二是夫妻双方因第三者插足、家庭事务纠纷导致感情不和;三是丈夫性情急躁,情急施暴。施暴方式主要是辱骂、殴打、逼其招供求饶;有的甚至采取软禁、限制人身自由、性暴力等方式进行摧残。 2.咨询离婚相关事项。来访中有的妇女因不堪长期忍受丈夫的暴力行为盟生离婚念头;有的是在丈夫发生婚外

2、情后好言相劝,丈夫仍不知悔改,我行我素,对家庭和子女不负责任,妻子感觉婚姻修复无望,萌生离婚念头;有的是不堪忍受丈夫嗜赌,长期借高利贷,债主上门要债不断,不堪背负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萌生离婚念头;也有的是丈夫提出坚决要求起诉离婚而不得不面对离婚问题。咨询离婚类的问题主要涉及离婚的条件和步骤、离婚后夫妻双方共有财产的分配、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及债务的分解上。 3.离婚后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离婚后丈夫干预其自由,不允许其再婚,甚至不允许离婚后的妻子与其它异性交往;丈夫成心制造婚姻续存期间债务,要求妻子共同归还;离婚后泄私愤,不允许子女与离婚的妻子来往或拒绝、拖延抚养费的给付时间。 从信访人情况来看:

3、1.社会低层妇女处于弱势。来访的一大半是不识字或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妇女。她们一般不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差,被丈夫打常常是忍气吞声,打得忍无可忍了才来寻求援助。近三年我们接待的受家庭暴力妇女中有80%的都不是第一次遭受家庭暴力。另一方面,这类妇女由于文化水平低,经济上过分依赖丈夫,导致家庭政治地位不平等,在家庭中得不到丈夫和公婆应有的尊重,时常受到欺侮。 2.离婚趋于年轻化。咨询离婚的妇女中,以40岁以下居多,特别是80后越来越多。她们有的原来在娘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在婚姻中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常以和公婆难以相处,婚前男女双方了解少,婚后两人性格不和提出离婚。 导致

4、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受几千年来封建传统文化尤其是夫权观念的影响。虽然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男女平等是根本国策,但“男尊女卑思想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仍根深蒂固;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缺乏,很多人或单位都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琐事,仅仅以劝告、调解、批评教育了事,实际上这是对男性施暴的宽容;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开展,人们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婚外情甚至成为一些男人炫耀的资本。 2.家庭因素责任感的缺失。责任感的缺失在婚姻生活中主要通过实施家庭暴力、一方有婚外情、双方地位悬殊等形式表现出来。当丈夫对家庭缺乏责任感和耐心的时候,暴力成了局部人解决问题的主要形

5、式,家外有家也成为必然。 3.法律因素无系统的法律条文。我国现行的宪法、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虽然有禁止家庭暴力的条文,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现实操作中仍然存在问题,造成许多家庭暴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成立关于反家暴的专门法律法规显得越来越必要。 关于维护妇女权益的几点思考: 家和万事兴。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没有家庭的平安,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安宁有序。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维护妇女在婚姻中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摆在家庭面前、更是社会层面的一个大问题。作为妇联组织,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实施“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女性的教育培训,帮助妇女自立自强。“教她生活比助她维权更重要

6、。妇联组织作为妇女的娘家人,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女性独立,包括思想独立、经济独立和行为独立。只有女性真正实现了独立,不再成为男人的附庸,女性的各项权利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办女性讲堂、开设培训班、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宣讲等形式,教会妇女正确的择偶观、人生观,教会她们在婚姻中学会成长、学会经营家庭。 2.加大对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法制宣传。一是在制订“六五普法规划中,加大对有关保护女性权益方面法律的宣传力度,加强她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二是加强反家庭暴力的宣传力度,使公众熟悉家庭暴力的本质,谴责家庭暴力行为,加强舆论监督。三是加强反性别歧视的宣传

7、,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倡导男女平等。总之,要切实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及劳动法的宣传力度,使女性学法、懂法、用法,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她们依法维权的能力,使她们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3.推动解决当前女性权益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呼吁各有关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在保障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方面,遏制和惩罚家庭暴力,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果断制止重婚等破坏婚姻家庭的违法犯罪行为。在保障女性的劳动权益方面,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的责罚和监督机制,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在保障妇女的人身权

8、益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综合治理,在社会上形成抵抗各种丑恶现象的局面。 4.充分发挥妇联和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在维护女性权方面的独特作用。一是要建立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各级妇联组织应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反家庭暴力工作,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二是推动维权工作社会化,要开展壮大行政、司法维权队伍组织,挖掘社会力量,调动有关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力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维权骨干队伍,提高维权工作水平。三是完善女性维权网络格局,以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为出发点,完善以妇女维权热线和妇联信访窗口为主的咨询投诉网络,以妇儿工委有关成员单位为主体的司法保护网络,以法律工作者为骨干、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的法律救助网络,以预防犯罪、禁赌等自治组织为根底的妇女帮教网络,将维权工作着力点放在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力量上。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