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4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391530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4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4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4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4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4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4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4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复习脉络:考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91页)识记基础梳理1全球气候变化(1)变化特点一直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2)阶段特点时间特点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到1万年)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历史时期(近1万年)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近代(近一二百年)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影响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影响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引起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2)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活动领域影响农业有利气候变暖使北半球温度带北移,利

2、于作物生长不利热带半干旱区,作物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降低;植物病虫害爆发,农业受害范围扩大工业能源利用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技术发展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等技术获得广阔的市场人类健康夏天持续高温,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增加疾病的发病率,扩大疾病传播范围海平面和海岸带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影响生态系统使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遭受重大损失;某些渔场消失,某些渔场扩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加剧 1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中的图瓦卢面临被淹没的危险。2热带

3、雨林破坏带来的危害热带雨林遭破坏后,减少了对CO2的吸收,导致CO2浓度增大,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也会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理解要点突破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对农业的影响(4)对工业的影响(5)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策略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9790074】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

4、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2在a阶段()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少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不断上升1C2.A第1题,从全球平均气温曲线看为冷暖变化,从全球平均降水曲线看,降水出现干湿变化。第2题,a阶段全球平均气温和降水曲线都上升,说明气候变的干冷。考向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第3题。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3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

5、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BB对,A、D错:阴影所示部分年平均陆面温度变化曲线和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曲线斜率变小,说明地球表面增温趋缓,而海平面仍在上升。C错: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2016全国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46题。4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5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

6、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6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4C5.D6.C第4题,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积雪厚度。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故选项C正确。第5题,冻害是由气温过低造成的。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与其他坡向相比,西北坡冬季风力最大,冻害多发,故选项D正确。第6题,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故选项C正确。考向3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2018河北衡水质检)下面两图分别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二氧化碳加倍时的中国地区年

7、平均温度变化等值线图(单位:)和年平均降水量(单位:%)变化等值线图。读图,完成78题。图1图27图中信息显示()A西南和东北地区的增温不明显B西北和华北增温幅度最大C东部(半)湿润区有干旱趋势D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最大8针对这些变化趋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B加强水利建设投资,加强节水技术研究C挖掘东北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D西北地区调整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7C8.D第7题,仔细读图,图1中,西南和东北地区增温明显,增温幅度最大,A、B错误;东部(半)湿润区温度普遍在增加,降水增加不多,甚至有减少的趋势,总体看有干旱趋势,C正确;西部干旱区降水整体增加明显,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不是最大。第8题,针对二氧化碳加倍时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状况,需提前安排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和发展,提前加强抗旱(水利建设和人工增雨)投资,加强工程节水、农业节水和生物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随着气温升高,我国高寒地区的东北、青藏高原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无疑因为光温增加而有待进一步发掘;在我国种植熟制不同的敏感区域,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而不是西北地区,D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