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380390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调研报告 xx县作为人民银行总行在中西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开展贫困地区普惠金融任务和要求,助推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民银行为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提升农村金融效劳水平而采取的有益尝试。为扎实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工作,为广阔中西部欠兴旺地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金融xx模式,铜川中支通过调研提出试点工作的路径探析。 一、根本情况 xx县是国定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域总面积1531平方公里,辖6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11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023万,其中农业人口7.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42023

2、5户,贫困人口为11148人。截止去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32.53亿元、39.2023亿元和2.23亿元。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8014元、9542元。 (一)信贷支持情况 截至xx年末,xx县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6.19亿元,贷款余额为9.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为4.51亿元,共支持农户6898户,支持小微企业18户,贷款覆盖率分别为9.86%和6.47%。 (二)惠农支付效劳情况 截至xx年底,xx县共有15个银行网点,惠农支付效劳点426个,总体覆盖率为83%。自助设备共35台,惠农支付效劳点发生业务的笔数、金额分别为327757笔

3、、14688万元。 二、存在问题 在支付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局部效劳点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农村地区网络信号不稳定、不能有效全覆盖,少数效劳点存在有设备无网络的情况;局部群众对惠农支付效劳点功能不了解,影响办事效率;基层金融工作人员或代理点人员金融效劳水平良莠不齐,局部人员对于机具的功能和操作不能熟练掌握。取现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往往留存少量现金储藏,不能有效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取现需要。二是效劳点的布局需要调整。前期的效劳站点布放主要由金融机构自主选择,同时存在扎堆和遗漏现象,需要作进一步的整合和调整。三是效劳站点功能有待增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金融业务宣传推广、农民家庭信息采集等工作没有有效开展。

4、在信贷支持方面,一是信贷支持力度弱。二是相关扶贫信息不能有效对接,影响工作效率。三是金融生态环境亟需改善。整体信用环境较差,群众信用单调淡薄。未建立企业融资担保贷款机构和担保基金,企业贷款普遍存在有效抵押物缺乏,担保条件不达标。 在农村金融教育方面,由于金融知识欠缺,再加上传统思维习惯影响,大局部村民不愿露富,不想让其他村民知道自己有多少存款,更担忧惠农支付点代理人员看到自己的密码窃取自己的财产,所以宁愿雇车去乡镇信用社也不愿去离家几分钟的惠农支付效劳点。 三、推进路径探析 (一)政府层面 一是为银行贷款创造条件。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做好农房、农地、林权等确实权颁证工作,为充实农户贷款抵押担

5、保物打好根底。二是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开展xx县征信中心建设工作,协调做好办公场所选定、人员配备、农户信息采集、公示及信息录入等工作;三是协调电信运营商为无信号或信号差的村落布设稳定高速的网络、协调乡镇政府为高标准、多功能的标准化金融效劳点提供专用场地,推动各项建设工作。四是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定期议事和信息共享机制,统一领导和推开工作。 (二)人民银行层面 1.积极推动金融扶贫信息共享机制,为金融扶贫奠定根底;做好在xx县的征信工作,探索将贫困村资金互助协会贷款信用信息等参加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积极推进建设xx县征信中心。 2.协调金融机构建设标准化金融效

6、劳站点,进一步丰富效劳点的功能,提升效劳质量;清退一批不符合条件的站点完善效劳,加大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力度,进一步发挥好金融效劳功能。 3.加大对xx金融机构的信贷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探索将信贷政策产品化,应引导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结合当地情况,做好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向xx地区倾斜,建设集成式金融效劳体系。 4.进一步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借助农村综合金融效劳站点开展金融体验式宣传教育,培养和利用好金融效劳自愿者队伍开展金融知识培训教育,增强农民金融素养,培养银行卡用卡习惯和能力,加大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宣传力度,有效维护农民金融消费合法权益,倒逼金融机构不

7、断提升金融效劳水平。 (三)商业性金融机构层面 1.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探索适合当地经济开展、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的信贷产品,比方研发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实行统贷统还、个体认贷的方式,解决单个农户信用担保缺乏的问题;针对xx玉米、苹果、核桃等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及农产品收购季节特点,研发期限种类丰富的信贷产品。应用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资金,降低当地涉农、贫困人口的融资本钱。 2.完善根底设施建设。按照人民银行部署,积极开展脱贫攻坚示范村的惠农支付点标准化建设。完成对无业务或业务能力并的惠农支付效劳点的清理工作,确定村级覆盖空白点,建设一批功能全、产品多的惠农支付效劳点,实现惠农支付效劳点全县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在提高取款、现金汇款、转账等功能平安性和便捷性的根底上,大力推进惠农支付效劳点机具设备在便民缴费根底效劳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广布放查询机等简易型自助金融设备。 3.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农民金融知识素养;不断提升金融效劳质量。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