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332731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广角搭配教学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01页例2搭配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同学们,“六一”节快要到了,小欣想穿的漂亮点。可是,小欣遇到了麻烦事,她有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怎么样搭配才好呢?为穿哪

2、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帮小欣吗?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课件出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 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欣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你会建议小欣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2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学生思考) 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1) 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

3、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2) 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 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 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与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5、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后,再课件演示有顺序地搭配才能做到不重

4、复、不遗漏)6.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欣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三、巩固新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2.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太优秀了,请把你们的另一个学具拿出来,拉一拉,看看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

5、?记下来,也可以把数字换掉拉一拉。 (1)小组交流(2)汇报,老师评价3.同学们,我们现在放松一下去数学乐园去转转。数学乐园有聪聪和明明两个数学博士,有四个小朋友想分别和聪聪明明各照一张相,一共要照几张相。(点学生上台表演)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自由回答后老师归纳;搭配事物的时候,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采用列举法、连线法、文字表述法、算式计算等方法。)今天和你们一起学习真是愉快!我们在数学广角中不仅学会了搭配,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五、布置作业,

6、提升能力。出示作业:张璐有二件上衣和四件下衣,他共有几种穿法?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悟协调合作,既让学生感悟了新知,又体验到了成功,获取了数学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堂课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广,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摆一摆,发现了只有按照规律有顺序地排一排,才能实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执教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不足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1)原本预设让学生从比较中得知按规律排的好处,但是学生出示了两种方法后,师马上肯定方法的好处,但没能让学生从比较中得出结论,加深印象。这种预设与生成的不同,在我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好生成性的资源。(2)数学实践活动中,虽然学生意识到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来排,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不知道要按怎样的规律来排,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懂得按照怎样的规律来排,促进课堂的效率,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