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32483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7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柱短肢墙插筋偏移、基础细部处理、基坑(槽)泡水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回填土下沉影响上部结构安全的、地基不均匀下沉造成局部墙体开裂的、房心回填土下沉造成地坪空鼓及开裂、基础防潮层失效、设备基础轴线位移、基坑支护结构出现位移、裂缝、倒塌等。2)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混凝土未按配合比进行配料、柱墙混凝土烂根、构件错位、护筋性能不良、梁板起拱不足或反拱、夹渣、缺棱掉角、蜂窝麻面,露筋、空洞、漏浆、缝隙、爆模、表面平整度差、混凝土结构裂缝、养护不到位等.3)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电渣压力焊接头偏心、焊接质量差、钢筋绑扎错误、钢筋保护层偏差、梁二排筋下沉、搭接长度及锚固长度不足、钢

2、筋严重锈蚀并未经除锈、钢筋严重偏位、受力钢筋机械接头或焊接接头其位置未相互错开、下料尺寸不准、同一截面接头过多等。4)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支撑体系不规范、现浇梁板下挠、后浇带两侧模板及支撑提前拆除、柱墙模板垂直度超差、模板变形、梁板柱细部不到位、模板表面未经清理、漏刷隔离剂等.5)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砂浆配比不准、拉结筋长度不够或漏安、构造柱顶部浇筑不密实、墙面平整度及垂直度超差、拉接筋不按规定放置、砂浆饱满度未达标准要求、灰缝超标、砌体组砌混乱、墙体留置阴槎及接槎不良、严重通缝透亮、附墙烟囱及垃圾道堵塞、墙体温度裂缝等。6) 电气工程质量通病: 金属线管无保护接地、线管穿防水层处漏水、开关安

3、装位置不对、成排灯具不在一条中心线上、成排开关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线头外露过长等.7) 防水工程质量通病:l 屋面防水工程:女儿墙收头不牢渗漏、屋面、露台等管理不当,不合理使用造成防水层破坏、屋面积水及漏水、防水层起泡开裂、上人屋面地坪空鼓开裂、防水卷材搭接不良及空鼓、屋面排水沟倒坡等。l 地下防水工程: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渗漏、防水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大体积混凝土冷缝、混凝土裂缝渗漏、预埋件部位渗漏、管道穿墙(地)部位渗漏、水泥砂浆防水层空鼓开裂渗漏、地下室外墙渗漏及阴湿等。8) 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l 水泥砂浆地面:起砂、空鼓、开裂、卫生间厨房积水及漏水;l 水磨石地面:石子不均、分格条显

4、露不明显以及压弯或压碎、不同颜色石子浆色彩污染、表面光亮度差、裂缝、空鼓; l 楼梯踏步:高度与宽度不一致、踏步倾斜、踏步抹面裂缝或脱落、严重空鼓;9)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l 抹灰:阴阳角不顺直、过梁不水平、细部收口等;l 栏杆:未做成品保护、未设置接地等;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标准序号通病案例原因分析预防(维修)措施一、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1柱短肢墙插筋偏移1、 短肢墙(柱)插筋由于下部钢筋密集安装插筋偏移;2、 插筋安装后未固定;3、 浇筑砼时插筋偏移,未扶筋及复核1、 按轴线位置拨开密集钢筋插筋锚入用点焊或增加箍筋固定;2、 插筋上部用钢管或木枋井字架固定,复核轴线;3、 浇筑砼后及时扶

5、筋、调校;4、 加强旁站监理的责任心教育。2基坑(槽)泡水影响地基承载力1、 基坑挖好后,未及时浇筑垫层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机械及车辆、操作工人在基土上行走,造成扰动;2、 地基被长时间暴晒、失水;3、 冬期施工,地基表层受冻胀;4、 基坑周围未做好排水降水措施,被雨水、地表水或地下水浸泡.1、 基坑挖好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保护地基。不能立即进行下到工序施工时,应预留一层150200mm厚土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2、 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地基应预留一层200300mm厚用人工清理找平,以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3、 基坑挖好后,避免在基土上行驶施工机械和车辆或大量堆放材料。

6、必要时,应铺路基箱或垫道木保护;4、 基坑周围应做好排水、降水措施,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坑回填土完毕;5、 雨期施工时,基坑应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坑周围筑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浸泡地基;6、 冬期施工时,如基坑不能立即浇筑垫层,应在表面进行适当覆盖保温,防止受冻。3回填土下沉影响上部结构安全1、 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或槽边松土落入基坑(槽),夯填前未认真进行处理,回填后受到水的浸泡产生沉陷.2、 基槽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回填夯实,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3、 回填土料中夹有大量的土块,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有水量

7、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土料,回填质量不合要求.4、 回填土采用水泡法沉实,含水量大,密实度达不到要求.1、 基坑(槽)回填前,应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如有地下或地表滞水,应有排水措施;2、 回填土才去严格分层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土厚度不得大于300mm,土料和含水量应符合规定。回填土密实度要按规定抽样检查,使符合要求;3、 填土土料中不得含有大于50mm直径的土块,不应有较多的干土块,急需进行下道工序时,宜用2:8或3:7灰土回填夯实;4、 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方。4地基不均匀下沉造成局部墙体开裂1、 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的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

8、受较大的剪切力, 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2、 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基沉降量较大,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 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3、 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如礼堂、厂房等工程),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房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胀作用也可能在窗台处发生裂缝.1、 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待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

9、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2、 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屋)、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纪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3、 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由于上部结构刚度较强,可以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下沉。故应在基础顶面(0.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4、 宽大门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砌反砖碹,以适应窗台反梁作

10、用而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来加强。另外,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5房心回填土下沉造成地坪空鼓及开裂1、 填土土料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和大土块,有机质腐朽造成填土沉陷。2、 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垣,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3、 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有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未经处理或未发现,使用后,荷重增加,造成局部塌陷。冬期回填土中含有冰块.1、 选用较好土料回填,认真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优范围以内,严格按规定分2、 层回填夯实,并抽样检验密实度使符合质量要求。3、 回填土

11、前,应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认真处理,将有机杂质清理干净。4、 房心回填土深度较大(15m)时,在建筑物外墙基回填土时需采取防渗措施,或在建筑物外墙基外采取加抹一道水泥砂浆或刷一度沥青胶等防水措施,以防水大量渗入房心填土部位,引起下沉。5、 对面积大而使用要求较高的房心填土,采取先用机械将原自然土碾压密实,然后再进行回填。6基础防潮层失效1、 防潮层的失效不是当时或短期内能发现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质量容易被忽视.如施工中经常发生砂浆混用,将砌基础剩余的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或在砌筑砂浆中随意加一些水泥,这些都达不到防潮砂浆的配合比要求。2、 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

12、,影响防潮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压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或者出现裂缝。3、 冬期施工防潮层因受冻失效。1、 防潮层应作为独立的隐蔽工程项目,在整个建筑物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操作,施工时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2、 防潮层下面三层砖要求满铺满挤,横、竖向灰缝砂浆都要饱满,240mm墙防潮层下的顶砖,应采用满丁砌法。3、 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土回填后进行,避免填土时对防潮层的损坏。4、 如设计对防潮层作法未作具体规定时,宜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掺适量防水剂的作法,操作要求如下。1) 清除基面上的泥土、砂浆等杂物,将被碰动的砖块重新砌筑,充分浇

13、水润湿,待表面略见风干,即可进行防潮层施工。2) 两边贴尺抹防潮层,保证20mm厚度.不允许用防潮层的厚度来调整基础标高的偏差。3) 砂浆表面用木抹子揉平,待开始起干时,即可进行抹压(213遍)。抹压时,可在表面撒少许干水泥或刷一温水泥净浆,以进一步堵塞砂浆毛细管通路。防潮层施工应尽量不留施工缝,一次做齐,如必须留置,则应留在门口位置.4) 防潮层砂浆抹完后,第二天即可浇水养护。可在防潮层上铺20一30nun厚砂子,上面盖一层砖,每日浇水一次,这样能保持良好的潮湿养护环境.至少养护3d,才能在上面砌筑墙体.5、 60mm厚混凝土圈梁的防潮层施工,应注意混凝土石子级配和砂石含泥量,圈梁面层应加强

14、抹压,也可采取撤干水泥压光处理,养护方法同水泥砂浆防潮层。6、 防潮层砂浆和混凝土中禁止掺盐,在无保温条件下,不应进行冬期施工。防潮层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7设备基础轴线位移1、 基础是将龙门板中线引至基槽内进行摆底砌筑。基础大放脚进行收分(退台)砌筑时,由于收分尺寸不易掌握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容易发生轴线位移。2、 横墙基础的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桩,有的工程放线仅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墙轴线由山墙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若采取隔墙吊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的偏差。有的槽边中心控制桩,由于堆土、

15、放料或运输小车的碰撞而丢失、移位。1、 在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标志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推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标志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打入地面一平,四周用混凝土封固),标志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为便于机械开挖基槽,标志板也可在基槽开挖后钉设.2、 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方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入与地面一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线,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槽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横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情况。3、 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放脚收分不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4、 按施工流水分段砌筑的基础,应在分段处设置标志板。8基坑支护结构出现位移、裂缝、倒塌1、 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过分考虑节约费用,造成支护不足;2、 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低劣,发生断裂、位移和失稳;3、 埋入坑下的支护结构锚固深度不足引起管涌;4、 止水帷幕质量差,地下水带动砂、土渗入基坑;5、 开挖方法不当;6、 基坑边附加荷载过大。1、 深基坑支护方案必须考虑基坑施工全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条件,综合运用各种支撑支护结构及止水降水方法,确保安全、经济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