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电》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309155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奇的电》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神奇的电》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奇的电》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电》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大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神奇的电教学设计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陈从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电的生产方式、输送过程 ;通过完成实验,了解静电和生物电知识,培养 动手实践、探究科学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参与讨论等活动,以及课后查阅、调查、搜集等方式,掌握学习基础科学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电力人的乐于奉献和敬业爱岗的工作精神,激发热爱科学、热爱 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根据纲要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和素质发展要求,确定:通过完成两个趣味小实验为 活动重点; 西红柿电池实验制作与指导为 活动难点。【二、教法:】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学法:动手

2、实践、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塑料的水笔外壳、塑料尺、普通电池、装在小盒内的细碎纸片;2、每小组西红柿4个教师准备:1 、细铜丝、铜片、锌片、二极管 6组;2、课件、歌曲爱如电。3、实验报告单、调查表【四、教学过程】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目标及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特点,安排了6个主要环节:1、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2、动手实践、讨论交流3、小组合作、深入探究4、了解感受、情感升华5、畅谈收获、整理总结6、课后延伸、发展兴趣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受用电)第二环节动手实践、探究交流(摩擦起电小实验:感知静电)1、课件出示实验报告单,读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2

3、、实验结束,分组讨论并填写报告单。3、汇报交流: 实验的现象、结论。4、讨论交流,反复摩擦后的梳子能吸引细碎纸屑,深化科学道理的认识。5、总体评价、总结延伸。第三环节小组合作深入探究(西红柿电池实验:感知生物电)过渡:1、观察或课件出示,认识正负极。2、简单电路上小灯泡发光需要满足哪几个条件3、建立西红柿电池实验的基本模型。4、出示西红柿:谈话激发动手实验的欲望。开展过程:1、认识实验器材,了解实验步骤和要求并认真观察连接图。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3、交流讨论:实验现象是什么?小组代表汇报。为什么二极管会发光?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小结。4、然后我们一起分析不亮的原因;鼓励学生课余

4、继续研究,包括其它发电的小实验。5、结合第一个实验表现、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参与的过程、态度、方法,不把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第四环节 了解感受 情感升华(了解发电方式、输送过程 、情感升华)课件出示六幅用电场所图片,通过浏览系列图片感受电与我们的密切关系。课件出示图片了解生产生活用电的输送过程和发电方式。谈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有了电,我们生活便捷、幸福,那么生产生活用电的输送靠谁去做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野外电力工作者的工作环境( 课件出示 )看完这几组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诵读诗人谱写的赞歌,感受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欣赏爱如电,简介背景,欣赏歌曲,升华情感。5 、畅谈收获、整理总结学生回答,教师整理6、 布置延伸 、发展兴趣(课外继续探究电)(增强科普意识)(为下一节课学习做准备)(观察、体验)读一本关于电的科普读物,写一篇读后感。填写家用电器调查表。参观县科技馆,感受神奇的电。上网查阅火力发电资料( 增强节约用电、环保用电意识 ) 观看三峡水电站发电视频,(感受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增强爱国情怀)【板书设计】神奇的电离不开电 直流电、交流电、 摩擦起电、生物电 发电方式、输送过程 继续探究电【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