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30705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白银市平川区第二小学 姜全宝一、关于“参与式教学”(一)、“参与式”教学的理论。所谓“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的。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较灵活的方法,诱导学生主动从实践中寻求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两大类,其中,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

2、物,是当事者自身无法控制而由外界环境来支配的。与外在性需要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源泉均来自于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本身,依靠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

3、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行“参与式”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学生就会去了解、思考,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学生只要发现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所在,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进去。2.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性激励,形成稳定的学习小环境。由于内激源自学习本身,由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和培养性等因素所推动,因而不必像外在性激励那样,要靠校方或教师用奖学金、 考分去激

4、发,或以期限、纪律、不及格等措施去约束。事实上,正由于这种内激源自学习本身,它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持续地坚韧地发挥作用,因而使得学生学习的小环境相对稳定。二、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们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该学科知识的需要,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会加深他对该学科的兴趣。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它不但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对于一个人走向成材之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参与式教学中学习兴趣的自我培养1、积极期望。

5、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参与之前,想像其中的乐趣,想象自己在活动中会获取的成功,就会推动自己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2、了解参与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麽,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

6、各门学科。例如,记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躁无味的。但记住以后,会给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得高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3、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

7、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5、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在小组学习中,准备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为回答这些问题,一开始你强迫自己详细看下去,或与学习伙伴共同探讨,这样你就会被吸引住,从而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二)、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1教育学生作好心理准备。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积极的暗示可以帮助我们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意想

8、不到的成功。作好心理准备正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在其学习与兴趣一书中充分论证了心理准备在形成兴趣中的作用。他说,如果从心理上预先喜欢某一内容,相信自己一定会对目前正要做的工作发生兴趣,并精神昂扬的作手工作,兴趣就会调动起来。比如,当你要学习数学这门平时你不感兴趣的学科时,你可高兴的搓着双手微笑的对自己说:“数学,我从现在起真的喜欢你了!我将兴高采烈的去学习书中的一切,我将愉快的完成学习计划!让学生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立刻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力量。”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动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兴趣来自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

9、的内部心理动力。人们的各项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内部的动机越强烈,则人的外部行动越坚决,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的决心也越大。这种心理动力如果建立在强烈的求知欲上,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并会刻苦努力地学习。指导学生形成远大的社会动机,引导学生以天下为任,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全人类之幸福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对于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逐步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是极为必要的。3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反过来又给认知活动以强烈的影响。教育不仅是一个理智的教学生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意志的过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

10、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能较快的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为满足需要去努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所指出的,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所以教师多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4指导学习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得拥有一定的学习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越好,学习动机水平越高。良好的认知策略能帮助学生积极

11、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得到一种享受,从而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因此,乐学必然要依赖于会学。不会学,学不好,最后自然是不愿学、厌学。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他们的过程,成为一个真正能独立学习的人,对于提高学生认知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内驱力,激发他们求知、探索、操作等学习意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过深,学生望而却步,会减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过浅,学生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

12、教学内容时,就应当贯彻维果次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注意深浅得当,同时,还应当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在这方面,前苏联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如苏霍姆林斯采用子编的数学故事习题集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逐步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而马卡连柯成功的诀窍就是“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新生学生,不断向学生提出适切的期望目标。”6创设问题情景。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就是有问题,而问题和兴趣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所以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提出新颖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学生定会产生急于求解的心情,从而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7利用课外活动。教育实践表明,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和中心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组织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还要刻意组织差生参加课外活动,因为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