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30516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1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试行)一、指标体系及说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教学队伍1.1 生师比1.2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1.3教授当年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1.4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1.5教学队伍水平2.教学资源2.1生均课程开设数2.2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3 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3.教学建设3.1重点(特色)专业的比例3.2精品课程3.3 规划(重点建设)教材3.4教学实验室平台4教学改革4.1 教改项目4.2教学成果奖4.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质量监控5.1 新设专业(重点专业)质量5.2 精品课程质量5.3 课

2、程教学质量5.4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6学生学习6.1本科考研率6.2“2+2”录取人数6.3学生论文、作品、专利6.4 学生创新项目6.5学科竞赛获奖数7社会评价7.1高考录取平均分7.2初次就业率说明:1本指标体系共设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2在本指标体系中,当年折合数的统计时间为统计年度的1月1日12月31日;累计折合数的统计时间从2001年开始截止到统计年度的12月31日。3在本指标体系中,所有统计数据如未做特殊说明,均不包括独立二级学院、成人教育的数据;4同一项目申报不同级别的立项或获奖成功的,统计时就高不就低,不重复计算;5各类统计数据如无特殊说明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6每年2

3、月底前,省教育厅公布全省各本科高校前一年度的教学质量监测数据。二、评价标准与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或计算方法内涵说明1.教学队伍1.1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生数(含二学位、在校学习的预科生) +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含成人学历 教育学生和脱产一年及以上的非学历教育学生))+夜大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专任教师数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聘请校外教师,指的是聘期为一年以上的校外教师,聘请数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1.2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

4、(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总数)100%1.3 教授当年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当年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数当年总教授数)100%“教授数”不包括当年10月之后新引进未任课的教授,但包括12月31日之前已调走却已任课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指的是单独为本科生至少讲授一门课程。1.4 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上半年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数上半年主讲教师总数)100%(下半年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数下半年主讲教师总数)100%2“符合岗位资格”,指的是具有硕士或讲师职务,新教师还须通过教师教学岗前培训,并合格;“主讲教师”,指的是独立承担一门课1/2以上教学任务的教师。1.5 教学队伍水平计

5、算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的当年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折合系数为:国家级:教学团队3,教学名师3,教坛新秀1.5;省 级:教学团队1,教学名师1,教坛新秀0.5。省级名师只统计浙江省教育厅组织评选的数据。只统计本校在职教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或计算方法内涵说明2.教学资源2.1生均课程开设数根据高校提供的课表进行如下计算:(上半年所开设课程门数上半年本科在校生数)(下半年所开设课程门数下半年本科在校数) 2“课程门数”,指的是列入本科教学计划的、当年度实际开设的、具有独立课程代码的课程数,一门课程由多位教师开设、多个教学班但只有一个独立课程代码的课程仅计算为1门课程;精确到

6、小数点三位。2.2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单价高于800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学生当量数折合系数为:普通本专科生(含二学位、在校学习的预科生)为1,硕士生为1.5,博士生为2,留学生为3;理工农医专业学生的折合系数为1,文经法哲历史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折合系数为0.8。2.3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当年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学费收入当年学费收入总额)100%四项教学经费指: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3.教学建设3.1重点(特色)专业的比例(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累计折合数全校专业总数)100%折合系数为:国家级3,省级1;同一专业不重复计算。3.2精品课程 计算教

7、育部、教育厅立项公布的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的当年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 折合系数为:国家级3,省级1;同一课程不重复计算。3.3规划(重点建设)教材计算教育部、教育厅发文公布的规划(重点)建设教材的当年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折合系数为:国家级3,省级1;国家级教材只统计教育部发文的规划教材,省级教材只统计浙江省教育厅发文的省重点教材。3.4教学实验室平台计算教育部、教育厅立项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实验室的当年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折合系数为:国家级3,省级1;同一实验室不重复计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或计算方法内涵说明4.教学改革4.1教改项目计算教育部、教育厅立项公布的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当

8、年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折合系数为:国家级3,省级1;同一项目不重复计算;只统计主持单位立项项目。4.2教学成果奖计算由国务院或省政府颁发证书的教学成果的最近一次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折合系数为:国家级:特等奖6,一等奖3,二等奖1.5;省 级:一等奖1,二等奖0.5;同一项目不重复计算;只统计主持单位获奖。4.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计算教育部、教育厅立项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当年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折合系数为:国家级3,省级1;同一创新实验区不重复计算。5.质量监控5.1新设专业(重点专业)的质量根据当年省教育厅对各高校新设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的抽查结果进行计算 抽查结果的折合系数为:优秀1,

9、良好0.8,合格0.6,需整改0.3;若有2个及以上新设专业和省重点建设专业参加当年的检查,则分别按平均值计算。5.2 精品课程质量根据当年省教育厅对各高校省精品课程的抽查结果进行计算 抽查结果的折合系数为:优秀1,良好0.8,合格0.6,需整改0.3;若有2门及以上省精品课程参加当年的检查,则按平均值计算。5.3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当年省教育厅对各高校“百门听课工程”的听课结果进行计算听课结果的折合系数为:优秀(85分以上)1,良好75-85分(不含)0.8,合格60-75分(不含)0.6,不合格(60分以下)0.3;若有2门及以上课程参加当年的抽查,则按平均值计算。5.4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

10、据当年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抽查结果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5m-4n-1 m-1抽查结果的折合系数为:第一名5,最后一名(60分及以上)1,中间按折算计分,60分以下为0;计算公式中,“m”表示毕业论文(设计)所属专业被抽查学校的数量,“n”表示学校排名;若有2个及以上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被抽查,则按平均值计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或计算方法内涵说明6.学生学习6.1本科考研率当年考取研究生人数(含出国读研)当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 100%6.2“2+2”录取人数计算当年度二年级本科生被其它高校重点专业录取而转入其它高校学习的学生人数(不包括本校保送生)6.3学生论文、

11、作品、专利计算学生当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作品和获得专利的折合总数学生论文、作品, 是指当年度在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有发行刊号)的学术论文、学术作品;学生专利,是指当年度在校本科生以第一授权人获得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授权批准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折合系数分别为:发明专利为3,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为2,学术论文、学术作品为1。6.4 学生创新项目计算当年立项的省级及以上学生创新项目的折合数国家级学生创新项目,是指教育部立项发文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验项目;省级学生创新项目,是指省科技厅立项发文的新苗人才计划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立项发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的项目。折合系数为:国家级

12、3,省级1;同一项目不重复计算。6.5 学科竞赛获奖数计算当年在校本科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项的折合数学科竞赛特指由教育部或教育厅组织的学科竞赛,其中:国家级学科竞赛的统计范围为: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嵌入式专题、结构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广告艺术设计、英语演讲比赛、智能机器人等9类竞赛项目;省级学科竞赛的统计范围为: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结构设计、机械设计、程序设计、多媒体、财会信息化、电子商务、英语演讲比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11类竞赛项目。折合系数为:学科竞赛:国家级:特等奖8,一等奖4,二等奖2,三等奖1省 级:特等奖2,一等奖1,二等奖0.5,三等奖0.2同一项目不重复计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或计算方法内涵说明7社会认可度7.1高考录取平均分统计当年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省内招生部分的文、理科高考录取平均分分别统计文、理两类第一、二批次的录取平均分。7.2初次就业率(签约+应聘)的本科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时间采集点:截止当年的8月31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