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Word文档(2).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30492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icrosoftWord文档(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MicrosoftWord文档(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MicrosoftWord文档(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MicrosoftWord文档(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icrosoftWord文档(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crosoftWord文档(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注意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摘要 活动 高效准确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单。活动单是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载体,是依据课标和学情,把教材的内容与要求以及相关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活动单主要依据教材进行设计,但不是教材的翻版,是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将知识采用缩短,平铺,放大等手段,对知识进行剪辑,整合降低难度和坡度,突出重点和难点,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一、问题的提出:开学不久,学校安排听了一堂二年级语文教研课,自接到通知,我积极认真地准备,把活动单精心修改了一遍又一遍,从课前导入,活动安排,板书设计,甚至

2、连过渡语都写在活动单上。并连夜熟悉活动单,细心考虑了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现在我只等上课的精彩“演出”,然而当我引导学生刚进入第一个活动在全班展示交流时就卡了壳,课堂出现了“冷场”,好在我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巧妙地引导学生,将一堂课上完,可是课堂上学生虽然合作学习,多数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伪合作,要么是组长一人讲,其余人听,变成一言堂,要么是讲其他的话题,要么个别学生做其他事情,要么就是学生在汇报时出现冷场现象。为什么在听四年级学生上课时,学生合作学习,全班汇报展示,又是那样顺利,而且还时时暴发出精彩亮点。是一位二、问题的症结:同样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为什么前一天在听四年级老师

3、上课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汇报展示一切都非常顺利,老师上得得心应手。到了二年级我上课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呢?真是风景那边独好?我陷入了困惑之中。接下来的评课使我豁然开朗。活动单导学不能照着活动单程式化,有固定模式地进行教学,二年级同学较之四年级同学年龄更小,另外,学生刚刚接触到活动单,我虽然几次培训过小组长,如何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如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交流。在实际活动中还显得稚嫩。甚至有时手足无措,上课交流时出现“冷场”现象,教师缺乏主导作用的发挥。三、问题的解决:小课堂演绎大课改一文指出,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适用于所有学校、所有学科和所有教师的教学程序,关键

4、是看这个程序的思想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有针对性的,是不是有效的。通过学习,践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要克服模式化的思想,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找到问题的症结,老师们也为我指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1、精心备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活动单导学模式地本质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因此,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才是模式推进的根本,高效课堂的关键。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熟悉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并进一步熟知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需求,知识结构等各方面情况。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容易分散特点,活动的时间要短,内容少,教师要适时引导。2、准

5、确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单。活动单是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载体,是依据课标和学情,把教材的内容与要求以及相关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活动单主要依据教材进行设计,但不是教材的翻版,是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将知识采用缩短,平铺,放大等手段,对知识进行剪辑,整合降低难度和坡度,突出重点和难点,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同样是活动单,小学四年级和二年级的同学,在活动单的设计样式,要求,内容应该不同,二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持续不长,容易分散注意力。如在设计梅兰芳学艺第二自然段的活动时,原来设计的活动是苦练眼神A自由轻声

6、读课文第二自然段。B思考: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说明什么?梅兰芳是怎样做的?3、“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B组内有感情地朗读,C全班展示。修改后为:活动二苦练眼神A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找:写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句子,用横线画出。B组内有感情地朗读,C全班展示。低级儿童活动单宜少、宜精。问题不能太多。3、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也可以应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梅兰芳

7、学艺一课时,老师今天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精彩的演出。播发梅兰芳演出的视频。其实梅兰芳小时候唱得并不好,可他为什么取得成功的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4把握生成,引领课堂走向灵动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师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主张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不断相互碰撞,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师生才能感到生命活力的涌动。如在

8、学习登鹳雀楼时,有小组的学生提出“白日依山尽”中白日应该改为红日,因为太阳是红色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发动小组讨论,学生都很积极,畅所欲言,有的说改红日也可以,因为太阳本来就是火红的,有的说因为作者写的是傍晚的太阳,它的光线不再向中午那样强烈了,变得柔和,所以用白日。还有的因为黄河上空有薄薄的水雾,太阳又在遥远的天边,光线渐渐暗了,所以作者看起来是白日。有的学生说既然是“依山尽”的太阳,红光部分已被远处高山遮住,留在天空的只有白光了,诗人写的是太阳即将消失时的景象,它和下句的“黄河入海流”中的色彩更搭配,白,黄共同构成日落黄昏时分的暗淡景致。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不断补充完善。说出自己的理解。倡导课堂“生成”就是眷注学生的生命活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我们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把握生成,引领课堂走向灵动高效。四、反思:“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以追求课堂的最大实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活动单导学模式追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作用的最大发挥。强调将课堂学习的时间和交流展示的机会还给学生。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只有我们不断地尝试、创新,正确把握活动单的精髓,才能不断导出高效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