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考古的现实意义.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28981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句丽考古的现实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句丽考古的现实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句丽考古的现实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句丽考古的现实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句丽考古的现实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句丽考古的现实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句丽考古的现实意义.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句丽考古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以高句丽遗迹成功申遗为例摘要: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在我国苏州召开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上通过了中国和朝鲜两项高句丽遗迹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成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国家历史与考古学界的极大关注,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将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的视角正是以此事件来观察高句丽考古及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而阐明其在民族情绪、旅游、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高句丽遗迹 申遗 现实意义一、高句丽概况高句丽是汉至唐代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少数民族的族称,亦是这个民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的国号,高句丽国建于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自始祖朱蒙(邹牟)

2、至末王高藏,前后更迭28王,历经705年,于唐总章元年(668)年被唐与新罗联军灭亡。“高句丽”之名最早见于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玄菟郡条“县三,高句骊,上殷台,西盖马” 汉书地理志,又有汉书王莽传中“先是,莽发高句骊兵,当伐胡,不欲行,郡强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为寇” 汉书王莽传,高句丽(骊)在汉书中的指代,显然是囊括了族名与地名的,至于先后问题以及“高句丽”与“句丽”的区别等,还有待更多史料的印证,而在地名与族名的出现先后上,刘子敏在高句丽历史研究中推断为族名之称先于地名,“高句骊最早应是族名,后来在高句骊族分布的分布区又置高句骊县”。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延边:延边出版社,1996年,第

3、2页。至于高句丽作为地方政权的出现显然比族名和地名的出现更晚。高句丽国的建立与夫余国王族朱蒙(邹牟)有密切关联,而一般意义上认为朱蒙即建国者,好太王碑记载“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地之子,母河伯之女郎,剖卵降出,生而有圣德于沸流谷互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 王建群:好太王碑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2页。,朱蒙的出身富有传奇,无论三国史记还是好太王碑都有体现,朱蒙在位时东征西讨征服了高句丽诸部,合成一个统一的地方割据势力,其在位仅18年,于前19年逝世。经历了草创阶段的高句丽逐渐走向正规的王权建设,尤其是3年迁都尉那岩城之后,在后续的以系列迁都过程中,其都城规制大

4、致没有变化。二、集安高句丽时期遗产概况(一)集安高句丽时期遗产分布集安是高句丽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在第二代王琉璃明王当政时期,“王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 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一,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虽然学界对“国内”与“尉那岩”以及之后出现的“丸都”的指称与方位存在争议,然而,就考古发现来讲,关于高句丽国前期考古的重大发现大多集中在集安,集安作为高句丽的文化辐射中心的时间长达425年 傅佳欣、耿铁华等编:集安县文物志,第11页。,而高句丽的大型墓葬群也集中在此,其中也代表了高句丽文化的精华。集安高句丽时期遗产分布列表资料来源:傅佳欣、耿铁华等编

5、,集安县文物志,第4353页、第6178页、第165174页。:类型具体分布遗址东台子遗址,梨树园子南遗址,地沟遗址,气象站遗址,长川村邑址,采石场遗址,“国东大穴”,南道和北道城址关隘国内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关马山城,望波岭关隘,“七个顶子”关隘,湾沟“老边墙”关隘,大川哨卡,碑碣石刻好太王碑,毋丘俭纪功碑,人面石刻,高句丽墓碑,高句丽石柱古墓葬群洞沟古墓群,长川古墓群,大高丽墓子沟古墓群,太平沟古墓群,高地古墓群,横路九队古墓群,古马岭高丽墓沟墓群,良民古墓群,上下活龙古墓群,潘家街古墓群,母背岭古墓群可以说,集安最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正是关于高句丽的考古发现,从高句丽王城到王室、贵族墓

6、葬群,这无疑是高句丽历史的最佳见证。这些高句丽的文化遗迹中,最具有高句丽文化特色和最为体现高句丽文明成就的是壁画墓,而这些墓葬的集中分布区正是集安,目前集安市已发现的高句丽壁画墓共计20座。它们是:禹山墓区的角觝墓,舞踊墓,洞沟12号墓(又称马槽墓)、三室墓,四神墓,五盔坟4号墓、5号墓,散莲花墓,1041号墓;下解放墓区的冉牟墓(又称牟头娄墓)、环纹墓、31号墓;山城下墓区的龟甲莲花墓(又称龟甲墓)、莲花墓(983号墓)、王字墓(332号墓)、美人墓、折天井墓、365号墓;万宝汀墓区的1368号墓;麻线墓区的麻线l号墓。另有3座壁画墓位于集安市以东25公里的长川古墓群中,它们是长川l号墓、2

7、号墓和4号墓。李殿福:集安高句丽墓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这些壁画墓的壁画内容是回顾高句丽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高句丽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壁画的角度看,当时的高句丽政权与中原政权的互动是频繁的,其对中原文化的倾慕与吸收在壁画墓的绘画题材内容、审美情趣、笔法色彩等方面都有展现,尤其是中后期的五盔坟4号、5号墓,期间表现的四神形象、儒释道文化的交融与中原的一些墓室所发现的壁画几乎无异。综合来看,集安地区可以说集合了高句丽最精粹的文化,无论是王城遗址还是古墓葬群都有代表性质,集安也成为高句丽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在今日的考古与研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曾在东北地区存在的少数民族文化之

8、一,高句丽的研究与考古对于集安或者吉林省而言都有重要意义。(二)高句丽遗迹成功申遗的概况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在我国苏州召开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高句丽项目的考察评估结论认为,高句丽项目符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6个标准中的5项。包括:它体现了人类创造和智慧的杰作;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汉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它也体现了已经消失的高句丽文明;高句丽王朝利用石块、泥土等材料建筑的都城,对后来产生了影响;它展现了人类的创造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会上通过了中国和朝鲜两项高句丽遗迹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方面批准列人世界

9、遗产名录的是“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报文本中的具体项目为43处,除五女山城一处在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其余42处均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在43处项目中,有王城3处: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2处:千秋墓、太王陵、将军坟、临江墓、西大墓、JYM992、JYM2110、JQM871、JQM211、JMM2378、JMM626、JMM2100。将军坟陪坟一处。好太王碑一处。贵族墓葬26处:主要有角觝墓、舞踊墓、长川1、2号墓、冉牟墓、环纹墓、五盔坟15号墓、四神墓、马槽墓、散莲花墓、王字墓、龟甲墓、折天井墓、兄墓、弟墓、四盔坟14号墓、JYM2112、JYM3319、JSM1411等

10、。 转引自:耿铁华,高句丽遗迹列人与高句丽历史归属问题,东北史地,2004年第7期。从申报的文本项目看,中国方面的申报涵盖了王城、王陵、贵族墓室等遗迹具有代表与文化记载意义的太王陵的墓碑好太王碑,而朝鲜方面的申请项目则相对单调,仅为几处王室或贵族墓群。这次入围世界遗产目录的高句丽文化遗迹并没有将集安代表性遗迹全部囊括其中,比如:桓仁的将军墓,集安的麻线一号墓、三室墓、长川三号墓、望江楼一号墓、蒿子沟一号墓等 耿铁华: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月。总之,从成功申遗的角度看,集安的高句丽文化遗产是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高句丽文化的精粹,是名符其实的“世界遗产城市”。综合

11、来看,成功申遗是集安作为高句丽遗产主要继承者发展的又一契机,也是高句丽考古与研究以及这些研究转化为现实价值与意义的一次新的开始,而国内学界对于高句丽文化的现实价值发掘的探讨也正是在此时及此后开始兴起,并逐步有所建树。三、高句丽考古与研究的现实意义以2004年的成功申遗来看,高句丽的考古与研究工作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几个层面上:(一)文化传播与交流高句丽考古与研究对于发掘以及维护东北地区的特色民族文化具有显著的意义,对于构筑完整体系的东北亚文化脉络具有建构性质的作用。高句丽文化是东北地区曾经存在了705年的璀璨文化形态,其中具备成熟的体系和别具一格的特色并且对后来在东北地区出现的渤海国文化等都存在影

12、响,诸如高句丽的积石墓的墓葬形式就具有无可复制的地区色彩,而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无论在审美抑或历史价值上都堪称独一无二,好太王碑则因其以汉字碑文记载了好太王一生功绩和高句丽历史起源及建立政权的传说被誉为“东方第一碑”。这些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高句丽遗迹承担着传播高句丽文化的任务,这种文化的价值在于建构富有地区色彩的特色文化,充实地区文化的色彩,也在于同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相协调,发掘地区文化的精髓,形成特色。成功申遗无疑是一例证,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珍贵”和“最好中的最好”,兼具历史、艺术、科研、教育等多方面价值 周博:集安高句丽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

13、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在代表性上需要有独树一帜的存在意义,高句丽王城及王室墓、贵族墓群能够成功入选是对高句丽考古和研究上存在的文化价值的肯定。另外,就文化传播而言,高句丽文化的发掘,对于新世纪文化的丰富与文化面貌的完善也具有一定意义,耿天华教授认为高句丽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东北亚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证据,也为我们今日加强同东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友好交往、和平发展提供了借鉴” 耿铁华: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月。(二)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高句丽的考古与研究的现实意义对于开发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和促进以集安为辐射点的

14、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旅游开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增长点,据世界旅游组织2006年4月18日公布的数字,2005年世界国际旅游抵达人数达到8.08亿人次,比2004年增长了5.5%,据有关专家预测,世界旅游活动持续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李肇荣、曹华盛:旅游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30页。而就国内的发展而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这也必将是一些拥有独特自然、文化景观的地区的发展机遇。2004年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展示高句丽文化遗迹的宝贵机会,而集安的旅游经济机遇也因而产生,集安的旅游业发展从2005年开始驶向快车道,200

15、6年的综合旅游增长率更高达150%,2008年,集安市总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2009年,集安市实现旅游产业总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其中,完成旅游外汇收入125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35%;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1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9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和27%, 许伟民:集安市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现在,旅游行业日趋市场化、商业化、多元化,带给集安市丰厚的经济效益,并成为集安第三产业的支柱力量,成为当地新经济增长极。可见,成功申遗使得集安的旅游声望迅速提升,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这一变化的来源正是依靠对高句丽文化的考古与研究:从60年代开始,吉林省的考古工作者便开始对集安的高句丽文化遗迹进行发掘与清理,对高句丽的文物保护以及研究工作也一直跟进,几代人的付出使得这些遗迹的存在状况稳定而且可以大规模的展览,而深入的研究则为申遗成功奠立了扎实的资料基础。高句丽的考古与研究直接促成了此次集安地区的文化遗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则成为集安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对于地处东北的高句丽文化遗迹受到如此关注,可以说,正是有科研成果而推动的成功申遗的宝贵成果。(三)政治外交和民族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