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27952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备课日期:年 月 日第页班级课 时教具上课日期课题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目的要求知识目标:掌握井下主要有害气体的危害及来源,知道矿井通风的任务、瓦斯等灾害防治知识。能力目标:巩固基本知识,强化学员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科学理论知识进行抗灾避灾的能力。思想目标:培养学员做有知识、有技术的现代新型技术 工人的信心和煤矿主人翁责任感。重点矿井通风的任务,矿井瓦斯防治以及水灾、火灾、煤尘 爆炸、冒顶事故的防治等。难点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法的分类、设施、灾害防治 方法的掌握。课型理论课(新授)教法讲授法、板书演示法、案例法教学环节课堂主要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目视全

2、员,自我介绍;点名,讲明课堂纪律并 宣布上课。二、导入新课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对全面提高职工个人素质、 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介绍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一些简单问 题,激发学员的兴趣。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讲授新课1、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一、瓦斯治理的十二宇方针无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二、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三、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下面三个基本条件:(1) 一定的瓦斯浓度。瓦斯爆炸的界限一般为 5% 16%。(2) 引火温度。瓦斯的引火温度一般认为是 650750C。(3) 充足的氧气含量。氧气浓度不低于12

3、%。预防瓦斯爆炸主要有三个方面:防止瓦斯积聚,防止引爆瓦斯和防止瓦斯 爆炸事故的扩大。(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技术措施1. 加强通风管理2. 加强瓦斯检查与监测3. 及时处理局部积囊的瓦斯4. 其他引火源的治理(二)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四、并下瓦斯安全检查重点1 .主要进风井筒与大巷的检查2. 主要回风井筒与回风大巷的检查规程规定,矿井总回风流或一翼回风中瓦斯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0. 75%时,矿总工程 师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3 .采区瓦斯的检查重点检查采区瓦斯治理是否有效执行;应急措施和避灾路线是否完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存在瓦斯积聚,瓦斯管理制度是否 健全和有效。工斯规查课

4、带带无程员要吐统措占八、4 .瓦斯管理的检查(1) 瓦斯检查员是否配备齐全,高瓦斯 作面和煤与瓦斯突出工作面是否配有专职瓦 检查员。(2) 井下各个检查地点是否按规程 定进行检查。(3) 瓦斯检查是否有记录,是否做到检 牌板、记录、报表二对口。(4) 瓦斯检查员检查记录是否随身携 ,记录是否齐全。(5) 瓦斯检查员是否在现场交接班,有 仝、漏、假检行为。(6) 检查仪是否有效、准确。(7) 爆破是否执行“一炮三检”制度。(8) 在停风区是否有人作业。(9) 停风区是否有栅栏、警标、禁止人 进入。5.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的安全检查 瓦斯抽放系统检查的重点:一是抽放系 的安全性,抽放系统必须有专门设计

5、和安全 施。二是米抽关系。6. 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检杳7. 安全监测系统的检查的内容:(1) 甲烷等传感器数量是否满足生产要 求,甲烷传感器是否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 200mm风速、 压差、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是否悬挂在能 正确反映该测点测值的地点。(2) 井下主机或分站是否安设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支护良好,无漏水、 无杂物的进风巷或硐室之中5是否加垫支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悬挂在巷道之中。(3)井下监测设备之间是否使用不延燃电缆连接,每隔100m是否有长度为100mnm勺 黄色标志。(4) 声、光报警器是否悬挂在有人工作、 便于观察的地点。(5)

6、 中心站是否配备备用计算机、打印机和显示器,使用不间断电源。(6) 设备备用量是否小于20%,并配有零配件和维护校正用仪表。课(7) 是否每隔7天使用校正气样和空气 样,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对甲烷传感器、甲 烷检测仪、甲烷报警矿灯等进行一次调校, 其他传感器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调校。(8) 设施发生故障,井下无法处理时是否程在24h内根换。(9) 设施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后是否将井下部分全部运到地面进行全面调校。(10) 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要度、安全检测员岗位责任制,并有效实施。(11)是否建立设备仪表台账、装置故障 登记表、检修记录、巡检记录、中心站运行 日装置使用情况月报、季

7、报,检测信息是否 及时呈报有关部门和人员。占八、&瓦斯重大隐患的检查(1) 在瓦斯超限情况下是否照常作业,不米取措施。(2)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瓦斯经常 超限,未采取有效措施;掘进巷道瓦斯超限 未及时处理;巷道出现层状瓦斯积聚。(3) 对瓦斯涌出异常区域未编制和执行 专门的安全措施;对瓦斯涌出严重的采掘工 作面,不按规定进行装备、检查、检验维修 和正常使用。课程要占八、(4) 瓦斯检查空班、滑检、伪造数据: 不按规定检查盲巷。(5) 工作区域瓦斯超限时不及时切断电 谭、檄出人员、停止工作(6) 作业地点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不能及时处理时未能在24h内封闭。(7) 处理巷道积聚瓦斯

8、时,不制定和执行 排放瓦斯措施;瓦斯排放未执行分级管理; 瓦斯排放时,回风区域不断电、搬人和警戒, 不控制向盲巷供风。(8) 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 未米取切实可行的防突措施,存在较大发出 的可能。(9) 随意改变瓦斯监测传感器吊挂位置、 擅自调整瓦斯监测仪指标或堵塞防护罩,造 成监测失真。2、矿井内外火灾的致因及防治1. 矿井火灾2. 矿井火灾的分类3. 矿井火灾的特点4. 矿井火灾的危害二、矿井火灾预测预报三、煤炭自燃火灾及其防治(一) 煤发自然发火的原因(二) 煤炭自燃的初期征兆1)附近的氧气 浓度降低。(三) 影响煤炭自然的因素(四) 煤炭自然火灾的常发地点(五) 煤炭自然的预

9、防1 、合理的开拓、开采技术2 .通风系统要满足防火的要求3 .预防性灌浆4.阻化剂防火5 .凝胶防火6 .惰性气体防灭火7.均压防灭火技术四、矿井灭火的方法五、火区的管理与启封六、矿井火灾安全检查重点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的不 同,所采取的防灭火方法和技术手段也有差 别。其安全检查的重点有:1. 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1) 消防水池是否经常保持200m3以上的水量。(2) 井下消防管路是否每隔 100m设置支 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的消防管路是 否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检查时,应按 照要求对照现场进行逐段检查。2 .防火措施(1) 木料场、矸石山距进风井的距离是否

10、小于80m小于80m时是否经上级主管部门 批准。(2) 进风井口是否装设防火铁门,或防 止烟火进入矿井的措施。占八、(3) 规程中禁止使用可燃性材料支护 的地点是否仍然使用可燃性材料进行支护。(4) 井下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 是否制定安全措施并严格遵守规程的有 关规定。(5) 井上、下是否按照规程要求设置 消防材料库,并遵守其相应的规定。(6) 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 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 的巷道中是否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 和存放地点是否在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有 明确规定。(7) 井上、下的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 消

11、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是否按照规程要 求进行定期检查。3.灌浆系统(1) 灌浆站的容积、蓄水池的水量、取土 场的大小是否满足矿井防灭火的要求。检查时应根据井下实际需浆量进行分析。(2) 灌浆管路管径是否与灌浆量相适应, 管路架设是否平直、靠帮、靠腰线以上,管 路每隔200500m200500m是否有安全阀;管 路压力是否大于 3.5倍。检查时应一段一段 地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 整改。(3) 采区设计中是否明确灌浆系统、疏水 系统,是否有疏水和灌浆后防止溃浆、突水的措施。4 .注氮系统占八、(1) 氮气是否充足,其浓度是否达到97%以上。(2) 是否有氮气专用输送管路及其附属安 全设

12、施。(3) 注氮管路是否平直,严密不漏气,低 洼处是否;(4) 是否有能连续监测采空区气体变化的 监测系统;是否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分析 和整理有关记录。5.火区管理(1) 是否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 建立火区 管理卡片放水设施。(2) 火区所有永久性防火墙是否都有编 号,并在火区位置关系图中注明。(3) 是否按规程要求进行防火墙的管 理。(4) 启封已熄灭火区前是否制定安全措 施。3、顶板灾害致因及防治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防及安全 检查重点(一) 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的预兆及 防治(二) 大型冒顶事故的预兆及防治三、安全检查重点1、综采工作面现场安全检查(1) 工作面端头维护必须符合规

13、程要 求。(2) 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 排列整齐,在移架前或移架后均帚呈一条直线,拉线检查误差不大于土0.1m。在倾角大于15时,必须采取防滑防倒架措施。占八、(3) 液压支架不得有咬架、歪斜等现象, 支架立柱不得有漏液、跑液和自动降架现象, 顶梁及护帮升降收放灵活,不得有自动卸载 松动现象。(4) 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应超前 支护和拉架。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 须制定专门安全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5) 采煤机采煤后,必须及时拉架。采煤 和拉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在作业规程中明 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或发生冒顶片帮时, 必须停止采煤进行处理。(6) 严格控制采高,严禁采高超

14、过支架允 许的最大高度以防倒架和支护无力层变薄 时,采高不得小于支架允许的最小高度,以防压死支架无法拉架。(7) 当采高超过3m或片帮严重时,液压 支架必须有护帮板防止片帮伤人。(8) 在处理倒架、歪架、压架以及更换支 架或拆修顶梁、立柱、座箱等大型部件时必须有安全措施。(9)工作面因地质构造等原因需要爆破时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定,和 其他设备。2. 机采工作面现场安全检查与综采工作面相比,机采工作面装备水 平较低,支护强度较小,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因而工作面支护、上下安全出口、回柱放顶 等应作为顶板安全检查的重点。具体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1) 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安全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 6m宽度不得小于0.8m,且支护完好。占八、(2) 端头支护必须符合规程要求,实 现“四对八梁”的要求,以加强端头支护, 时在移挪刮板输送机头尾时,在长粱的掩护 下替换立柱,使挪移过程中有效支护顶板, 证端头顶板的有效支护。(3) 工作面支架、煤壁和刮板输送机都应保持直线,拉线查测时误差不大于4-0.1m。(4) 支架排柱距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误差不大于4-0.1m。支护必须牢固接顶,迎 山有力,不准出现松动和空顶支架。(5) n型钢粱必须成对并列交错支护,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