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第一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927848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第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第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第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第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第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第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第一稿)(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霍山县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县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根据省、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20112020年)精神和我县实际,县妇儿工委办拟订了霍山县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和霍山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前言部分主要依据我县上一轮“两个规划”终期评估,目标措施部分主要依据省、市“两个规划”。请结合部门实际反馈意见和建议,加盖本单位公章并于2012年7月30日前反馈给县妇儿工委办公室。霍山县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霍山县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实

2、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霍山县总人口近半数的妇女为霍山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霍山县人民政府颁布了霍山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确定了妇女在经济、决策和管理、教育、健康、法律、环境等六大领域的发展目标与策略措施。十年来,我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霍山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实施,在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下,霍山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确立的主要目标得以基本实现。妇女参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妇女就业结构和劳动保障进一步改善

3、,妇女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妇女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妇女事业的全面进步,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妇女的利益与需求日益多元化,妇女儿童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如:学前教育薄弱、卫生保健知识宣传覆盖面偏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妇女发展能力、医疗保障需进一步提高;妇女参政人数虽有提高,但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水平仍然较低;妇女权益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出现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等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女发展,与幸福霍山的建设还存在一定

4、差距,需要着力完善。未来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县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和谐崛起、富民强县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社会性别平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根据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六安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霍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环境,推进妇女在健康、教

5、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环境、法律等领域全面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霍山做出贡献。(二)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原则。从妇女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关系妇女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努力实现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2平等发展原则。完善和落实促进男女平等的政策法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构建文明先进的性别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缩小男女社会地位差距,促进两性和谐发展。3协调发展原则。加大对农村及贫困地区妇女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制度、增加投入、优化项目布局等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妇女在人均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

6、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4妇女参与原则。依法保障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尊重妇女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妇女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二、总体目标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缩小城乡、区域妇女发展差距,推动两性和谐发展,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参与决策管理的能力与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力争使我县妇女发展的主要指标领先全市水平。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1妇女享有良好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健康素养明显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

7、延长。2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2015年控制在20/10万以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2015年达到96%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6%以上(2015年达到9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2015年达到80%以上)。4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80%以上(2015年达到60%以上)。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5妇女艾滋病感染率和性病感染率得到控制。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80%和70%(2015年分别达到70%和60%),感染艾滋病和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

8、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95%以上(2015年均达到90%以上)。6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以上(2015年达到60%以上)。7提高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8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9农村妇女、老年妇女和流动、留守、残疾等妇女享有的卫生保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策略措施:1强化政府保障妇女健康的责任。将妇女健康保障和母婴保健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组织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促进妇女健康的社会环境。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强化

9、依法监督,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行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提高妇女基本保健和医疗服务公平性,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差距,实施妇女特困和大病医疗救助。2加大对妇幼卫生的支持力度。增加妇幼卫生投入,保障妇幼卫生经费使用。增加农村地区妇幼卫生经费,改善农村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短缺状况。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坚持妇幼保健机构的公益性质,健全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基层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为妇女提供均等化的保健服务。实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完善县、乡妇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计划生育、社区卫生服务等网络开展妇幼卫生服务。加快

10、妇幼卫生人才培养,促进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3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服务水平。针对妇女生理特点,大力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供规范的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生殖保健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妇女特殊生理时期的健康问题。4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加强基层产科建设,推广适宜助产技术,完善孕产妇医疗急救网络,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安全分娩。开展多种形式的优生优育宣传教育,普及围产保健知识,帮助孕产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科学地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孕产妇产前检查和平产住院分娩逐步实行免费,将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5加大妇女常见

11、病防治力度。加强对妇女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培训,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加大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和乳腺癌专项资金投入,扩大“两癌”检查覆盖范围。建立妇女常见病定期检查制度,对贫困、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医疗救助。医疗保健机构开设相应专科门诊,提供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保健服务。6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完善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工作机制,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疾病的母婴传播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针对妇女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推广有效干预措施。强化对娱乐场所的监管,严厉打击吸毒、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有效控制

12、艾滋病和性病的传染传播。7提高妇女营养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妇女生理、心理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健康素养。大力普及科学营养知识,加强合理膳食指导,提倡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面向孕妇、哺乳期妇女等贫血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加强对强化食品的生产、流通的监督管理。8提高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诊断和处理精神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开展妇女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及干预,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行为咨询辅导和干预,满足妇女的心理健康需求。建立健全社区康复机构,提高妇女精

13、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水平。9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大避孕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选择科学合理的避孕方式,预防和控制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研究推广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新技术、新方法,推行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提供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强化男女共同承担避孕节育的责任意识,提高男性避孕方法使用比重。10引导和鼓励妇女参加体育锻炼。加强对妇女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和服务,提高妇女健身意识。积极发展社区体育,鼓励妇女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对老年妇女、残疾妇女体育活动的指导和服务。11重点加强农村妇女、少数民族妇女和流动、留守、残疾等妇女卫生保健服务。针对特殊群体妇女实施一系列优惠、优待、优

14、先保健服务策略,使其享受的卫生保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二)妇女与教育。主要目标:1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性别平等的原则和理念。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2015年达到65%)。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2015年达到85%)。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2015年达到93%以上),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2015年达到87%),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5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3%(2015年达到36%),高等院校在校生中的男女比例保持

15、基本均衡。6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女性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得到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7提高农村妇女科学文化素质,女性中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状况不断改善。策略措施:1在制定、修订和评估有关教育的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过程中,增加性别视角,体现社会性别意识。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教育规划和工作考核范围,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2广泛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探索性别平等教育系列教材的开发与设计。继续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培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在各级各类学校试点开展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核心的女性教育。3保障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对城乡贫困家庭女童和残疾女童入园给予资助,特别是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着力保证留守女童接受学前教育。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扶持力度,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为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供条件。4. 改善教育人才队伍的性别结构。对教育决策和管理层的性别比例作出相应的政策规定,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层中女性的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