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27843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2].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国标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2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探索并掌握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观察发现教学过程:一、 创设生活情境1、电脑显示:小红家卫生间是长方形,如右图,小红爸爸准备装修卫生间,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面砖,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才能不用锯分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砖呢?学生说出: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 12分米 师:怎么铺?会多出来吗? 1

2、8分米学生说出:每行铺18快,铺12行,不会多出来。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学生说出:我用边长2 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师:怎么铺?学生说出:每行铺9快,铺6行。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学生说出:我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每行6块,铺4行,也正好。学生还可能说出: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让学生小组讨论:按要求能不能铺?让学生明确要锯分铺了。师:还有其它铺的方法吗?让学生说出:还可以用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铺地,每行3块,铺2行。师:哦,原来小红家卫生间有这么多的铺法? 小红爸爸要铺得快一点,那一种铺法最好?设计意图:课始,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有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通过设疑,让学生

3、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又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二、引导自主探索1、自主探索、形成概念师:那我还要问一问,你们是怎么想出可以用边长是1、2、3、6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呢? 让学生说出:1、2、3、6都是18的因数,又都是12的因数 1、2、3、6是18和12的公有的因数师:18的因数和12的因数有几个?能举完吗?让学生说出:能,只有4个,个数是有限的师:我们可以把这4个数叫做18和12的公因数,最大的一个是几?师:谁给它起个名字?由此引出

4、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2、观察发现、探索方法出示例4:8和12的公因数有那些?最大公因数是几?师:你能用那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让小组代表逐一汇报:方法1:8的因数:1、2、4、8 ; 12的因数:1、2、3、4、6、12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是4方法2:先找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 8的因数:1、2、4、8其中1、2、4也是12的因数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

5、是4方法3:把8和12用几个素数的乘积来表示:8=222 ;12=223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是224师:还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利用观察、发现、设问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逼近结论、求索方法。通过说思考过程、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活力。三、应用拓展训练1、基础练习 在18的因数上画“ ”,在30的因数上画“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6、02122232425262728293018和3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把15和20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5的因数 20的因数 15的因数 20的因数 15和20的公因数先在空格里画“”,再填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的因数 10的因数 20的因数 8和1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8和2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10和2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12的的因数有 42的因数有 12和42的公因数有 12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16和24的公因数?2、提高练习:(1)综合题:两个自然数

7、的和是52,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144,这两个数各是多少?(2)开放题:有两个50以内的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多少?设计意图:练习形式多样,层次分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注重认知结构的深化和发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五(5)总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立志于让学生“研究学习”、“自主探索”,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所“发现”和“创造”的知识较之教师硬塞给学生的知识

8、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应用得灵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教学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教材分析本课向学生提供了直接呈现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即乘法算式的方式,同时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公因数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形式理解最

9、大公因数的意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作为大连市中第一批参与全国课改实验的中山区学生,眼界开阔,几年的自主

10、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验,形成了观察、分析、自学教材、自主探索的能力。四、教学设计(一) 情境导入1、导言师:我们都看过帝企鹅日记这部电影吧,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几个精彩片段。(媒体出示企鹅寻亲的场面。企鹅妈妈们走出来,企鹅爸爸们走出来小企鹅走出来企鹅家庭团聚场面。爸爸说:1、2、4、6号是我的孩子,妈妈说:1、2、4、6号是我的孩子,同声说1、2、4、6号是我们共同的孩子。)师:从刚才的电影片断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生1:企鹅年龄有多大?生2:怎样准确得出企鹅的数目?生3:企鹅如何辨认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随着学生的提问师随即板书出“你的、我的、共有的”等词语(板书:找最大公约数)(二)

11、学生探索方法指导师:刚才我们数了数第一批雄性企鹅有12只,雌性企鹅有18只,那么12和18各有哪些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因数是多少?学生在练习本上用各自的方法寻找,并交流。生1:12的因数有:1,2,3,4,6,12生2:18的因数有:1,2,3,6,9,18生3:12和18公有的因数有:1,2,3,6。生4:12和18的最大因数是6。生5:我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找:12=(1)(12)=(2)(6)=(3)(4)18=(1)(18)=(2)(9)=(3)(6)生3:我用圈圈的方法来找,发现1,2,3,6是它们公有的因数。(注意:下图画成集合圈)12的因数 18的因数(评析:学生根据教材的呈现提示,通过自学看书,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中掌握方法。)(三)归纳提升(教师出示课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两个集合图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理解“两个因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公因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四)方法应用1、填一填:(1)8的因数:16的因数:8和16的公因数:(2)15的因数:50的因数:15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