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行千里,然后有伯乐.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27375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行千里,然后有伯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行千里,然后有伯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行千里,然后有伯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行千里,然后有伯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行千里,然后有伯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行千里,然后有伯乐游宇明满族人塔齐布是曾国藩发现的人才,他不太爱读书,却好骑射,精武艺,从黑龙江入伍后,辗转到了湖南。曾国藩受皇帝之命,在长沙训练民兵,叫绿营也一起参加。两人在操场见了面,曾国藩觉得这个绿营的基层军官不错,谈吐不凡,做事有条不紊,邀请他训练湘军,塔齐布答应了。塔齐布的训练非常见效,这使曾国藩对塔齐布进一步生出了欣赏之心。曾国藩有意栽培塔齐布。第一,大胆放权,叫塔齐布在湖南各地幕勇,锻炼其组织能力。第二,极力举荐,使塔齐布年纪轻轻即步上高位。其时长沙有个副将叫清德,一贯嫉妒塔齐布,总是在背后中伤他,还向朝廷诬告。曾国藩替塔齐布说话,找出清德的一些毛病,罢了这个人的官,并在皇帝面

2、前保荐塔齐布,说塔“忠勇可大用,如将来出战不力,甘与同罪”,等于是将自己的命运跟塔齐布绑在一起了。看到曾国藩的话说得这样诚恳,皇帝提拔了塔齐布,让这个游击署中军参将加上了副将衔。塔齐布从太平军手里夺回湘潭后,曾国藩又再次向皇帝举荐,塔齐布因此做上了湖南水陆提督(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军区司令),成了一个省的军事大员。事实证明曾国藩没有看错人。塔齐布做湖南提辖的时候,曾国藩正因靖港之败背着处分,而身居要职的塔齐布“事曾国藩谨,自居部曲,不主奏报”,极力维护曾氏的形象,获得了湖南官场的广泛好评。塔齐布以前在绿营受过很多委屈,有次,绿营与湘勇发生冲突,有人甚至想趁机杀掉他,绿营的一些军官更是长期搞他的路

3、子。塔齐布初做湖南提辖,绿营人人自危,然而,塔齐布不但没有整人,还保荐绿营官兵三千多人,其开阔的胸襟使绿营官兵深深感动。塔齐布有恻隐之心。湘军攻克武昌,因为出逃的道路被堵,太平军只能从淤泥、水塘、小河中逃走,就是这些地方,湘军也埋下了大量伏兵,太平军不是被杀死就是被淹死。太平军里有一支是童子军,都是少年甚至是幼童。看到小孩的尸体层层叠叠地堆在塘中、河中,像小山一般,塔齐布嚎啕大哭,下令:不准再杀。而当时记战功是以敌人的耳朵和脑袋作为凭证的,塔齐布这样做,等于自毁战功。作为军事将领,塔齐布特别能战。首先是善侦探。史书载:每次作战前,塔齐布都要登上高山或沿着河流考察战场。不但要看敌人驻扎在什么地方

4、,还特别留心敌营附近的地理情况。比如是否便于直接攻击;比如战地附近有没有山谷,能否将敌进引进谷中;比如敌营周围有不有设伏兵的地方。塔齐布坚持让自己亲自考察,不要别人去看,他觉得别人的汇报难免有错误的地方,只有自己用心观察过的东西才靠得住。塔齐布非常勇敢。他骑马,背上背一架火枪,腰间左右两边各佩一把军刀,左手拿一根套马杆,右手握一根长矛。在马上作战的时候,往往左手套人,右手截人。他打仗从不贪生怕死,从来都是自己第一个冲在前面。将军这样带头,官兵自然个个用命,塔齐布的部队因此能打硬仗、大仗。塔齐布因病英年早逝,曾国藩吊丧时老泪纵横,还派专人送了一笔厚厚的抚恤金给塔齐布的老母,后来不止一次感叹说自己

5、的部队再也找不出塔齐布这样的人了,可见老曾对他的器重。中国人谈到如何重视、使用人才,总喜欢说起一个词:伯乐,接着便是发出韩愈式感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当然有道理,千里马再牛皮,没有伯乐去发现它,社会不能给它一个合适的舞台,它也同样可能碌碌无为。但我们似乎很少想到一点:伯乐发现千里马,有时是需要像当年的曾国藩一样冒巨大的风险的,有幸被伯乐发现之后,千里马如果吊儿郎当、不思进取,伯乐就会面临许多意料不到的麻烦,一匹聪明的千里马应该像塔齐布一样,以自己的美好品质和卓越才华向社会证明伯乐的眼力,让伯乐为发现、提携自己而骄傲,激发伯乐进一步寻找千里马的勇气和信心。请记住一句话:马行千里,然后有伯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