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21231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一路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单年级: 六 学科: 数学 备课时间:2015、12 授课时间:2015、12、8主备人 孙凌凌 课题名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课时安排12课时第(6 )课时媒体使用 课件、展台课标要求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能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解析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方法,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百分

2、数意义的理解。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 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随机一、 复习铺垫、 引入新课 1、出示复习题: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1)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百

3、分之几?(2)原计划造林面积是实际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2、改题入课、揭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 口答,为什么(1)和(2)算式不同?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3、归纳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关键是找准单位1,用单位1作除数。 强调:找准单位1 用单位1作除数二、自学例题、 探究新知出示导学单:1、我会认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2、我能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3、我这样理解“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1)这个问题是把( )和( )进行比较。(2)比较时应把( )看作单位“1”(3)要求“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4、就是求( )相当于( )的百分之几?4、我会列式解答: 1、学生根据导学单提示先自学,2、再在小组里交流3、抽小组展示汇报。可能出现两种方法:方法一:先算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顷,再算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20-16=4(公顷)416=0.25=25%答: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25%。方法二:先算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算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2016=1.25=125%125%-100%=25%。答: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25%。 三、 尝试练习、 完成“试一试” 如果把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面积鼻屎极少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解答? 1、学生根据导学单提示独立解答。2、

5、抽学生展示。 四、比较异同、反思归纳比较以上两题的解法和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先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学生讨论后明确:1、虽然两个问题不同,但都是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他们的思考方法是一样的。2、由于单位“1”不同,列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也就不同。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用单位1作除数。 五、巩固练习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六、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解决这类问题时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方法一: 方法二: 20-16=4(公顷) 1620=1.25=125% 单位“1”作除数416=0.25=25% 125%-100%=25% 结果必须是百分数答: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25%。作业设计: 1、练习十五 911题 2、两导两练教后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临汾市五一路学校) 孙 凌 凌 201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