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208860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答案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中有一尊神 那天,街上很冷,太阳淡淡地照着,薄得如纸,母亲引着8岁的我走过清冷的街道。我吸溜着鼻涕,拉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烤白薯。烤白薯冒着缕缕热气,香味很有诱惑力地飘散到空气中。阳光,也仿佛染上了诱人的香味。 我捏着烤白薯,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那种香气,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荡漾在我的记忆里,缭绕不散。 就在我张大嘴,准备再咬第二口时,一声乞讨声拽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回过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讨饭女人站在我的旁边,穿着破

2、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拉着个男孩。那男孩和我差不多大,瘦瘦的,一双眼睛却不小,圆圆的瞪着我的烤白薯,一个手指伸在嘴里,使劲地咂,好像他的手指比我的烤白薯还有味儿似的。 女人看看自己孩子的馋样,又看看我手中的烤白薯,赔着笑脸道:“娃娃,把烤白薯给我孩子吃点好吗?他有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我当然不答应,忙缩回手,生怕一不小心,会被那母子俩抢去似的,嘴里还像个大人似的,连连说:“没有了,就这点儿,没有了。”说着,用另一只手去推了那孩子一下。 “小斌,咋恁没大没小?”母亲皱起了眉。 “谁叫他们要吃我的烤白薯。”我不高兴地说。 母亲说:“给一点儿吧,来,掰一点儿给弟弟。”母亲哄着,边把我手中的烤白薯拿过去,

3、说是掰一点儿的,谁知一下子给那个孩子掰了一大半。 那个小家伙接过烤白薯,仿佛饿了很久似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的都是我的香喷喷的烤白薯啊!我非常不高兴,把另一小半烤白薯一下扔在地上,低着头跑了。 母亲捡起地上的烤白薯,吹吹上面的灰,递给那个小孩,拍拍他的头,笑笑,来寻我。我拐过街角,见没有人了,一下子躺在地上,死命地又蹬又哭:“我要我的烤白薯,我要我的烤白薯。” 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说不定那两个人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呢。” 一句话,让我立即停住了哭叫,睁大眼睛问:“他们是神仙?你咋知道?” 母亲拉起我,拍掉我身上的灰土,背着向家里走去,边走边给我讲:“为弄清凡间的人谁的心

4、肠好谁的心肠坏,天上的神仙经常下凡,故意装作可怜人,来试探人们的态度。好心人呢,神就赐福;坏心人,神就降罪。” 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跳,瞪大眼睛四处望。心悸之余,我深深地佩服起母亲的远见卓识来。我觉得母亲做得对极了,否则,这一次我一定是难逃神的惩罚了。 这以后,再见到要饭的,或者疯子傻子,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也格外地尊敬他们。因为,他们中保不定哪个就是天上下来试探人心的神仙。 渐渐地,习惯成自然。一直到如今,我仍然是这样,见了讨饭的或者可怜人,心里充满了同情,能帮上忙的,都尽量帮忙。 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知道那些“神”不过是拿来哄小孩子的,可仍然从心里感谢母亲。母亲不但让我的童年充满了烂

5、漫离奇的故事,而且在我幼小的心里早早地就塑造了一尊神,这尊神叫善良和同情。(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段说“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请用一小段话来描绘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 (3)结合语境,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划线词语作简要赏析。 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中“母亲”的印象。 【答案】 (1)母亲把烤白薯分给小男孩,又用神仙的故事教育“我”。(2)小斌真不懂事!那个小孩也太可怜了,分给他吃一点儿有什么关系。可小斌才8岁,也是个孩子啊,我该怎么才能哄住他呢?(3)“软乎乎”既指吃烤

6、白薯给人带来的快感,也把那种有东西可吃的幸福变得具体可感,语言表达极具表现力。(4)母亲让“我”把烤白薯“掰点儿给弟弟”,可见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用神仙的故事来教育“我”,可见她教育孩子很有方法。 【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可知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我的母亲,主要事件是母亲把我的烤白薯分给乞讨的小男孩,当我哭闹时,母亲就用神仙的故事教育我。据此概括答题即可。 (2)结合语象分析,母亲因为可怜同情那个乞讨的小男孩而把我的烤白薯分给给他时,我先是把剩下的烤白薯扔到地上,然后又在地上撒泼,因为我当时也是一个孩子,也不懂事,母亲要想法哄住我,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3)首先要理

7、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软乎乎”形容软和,用在这里是形容“幸福”这个词,幸福本来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它是人的一种感觉,因此这个词语既指吃烤白薯给人带来的快感,也把那种有东西可吃的幸福变得具体可感,语言表达极具表现力。 (4)结合文章母亲的动作、语言分析,母亲让“我”把烤白薯“掰点儿给弟弟”,可见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用神仙的故事来教育“我”,可见她教育孩子很有方法。 故答案为: 母亲把烤白薯分给小男孩,又用神仙的故事教育“我”。 小斌真不懂事!那个小孩也太可怜了,分给他吃一点儿有什么关系。可小斌才8岁,也是个孩子啊,我该怎么才能哄住他呢? “软乎乎”既指吃烤白薯

8、给人带来的快感,也把那种有东西可吃的幸福变得具体可感,语言表达极具表现力。 母亲让“我”把烤白薯“掰点儿给弟弟”,可见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用神仙的故事来教育“我”,可见她教育孩子很有方法。【点评】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到事件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然后按照人物+事件的模式进行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揣摩并描述人物心理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人物心理,然后再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 此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要我们赏析的词语,要么是运用修辞、要么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赏析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等

9、),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女子汪建中 一条长江,分开了南北,从此,江北有了豪爽,江南添了含蓄。江北遍野是健壮着的江北,江南处处有柔媚了的江南,就是这样刚柔着的啊!江南江北就这样刚柔成了中国既对峙又融洽的同母兄妹。哥哥在江之北的广袤平原,妹妹在江之南的烟波水乡。平原厚实,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黄土很黄,黄黄地迷茫又迷人;水乡淡

10、雅,自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涟涟地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江北是秦腔的江北,京腔是江北着的京腔,江南自是苏小小的江南,是唐伯虎绣口点秋香姑娘的江南了。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同一轮明月,共听长江长了还长,齐吟黄河奔腾腾地金黄。或在元宵,将一锅汤圆,煮成五千年不变的团团圆圆与沸沸扬扬。这便是我的同时抚摩着江南与江北的万里长江了,在那年,被李白的轻舟飞过的那此激流与波澜。 想起江南,总是在黄昏,那烟那雾那雨那水,那永不凋谢的彩虹下面,明明朗朗地,走着红红绿绿天下最美的江南女子,在歌,歌在花丛,歌在水边,歌在烟雨的江南,渺雾的江南、琴棋书画之后悄悄绣着鸳鸯蝴蝶的江南。那当然是祖母的功劳,纺车的吱呀

11、,童谣的呢喃,水波粼粼,肥鱼鳞鳞,歌儿铃铃,纤纤的手儿也灵灵的江南女子噢,多想娶回家的娇柔得像莲花般的妹妹,采桑、养蚕、织布、浣衣,蓝花花的头巾,竹丝丝的斗笠,红蝴蝶绿蝴蝶的发结,还有那羞红那笑魇那情魅,总是在我的梦中羞答答地开放,缓缓而悠悠地飘着奇香。江南女子,江南宝贝,妹妹又魅魅,媚媚还湄湄,雨一样的轻轻,雾一样地盈盈,从此不会再愤愤沉掉那只装了百宝的箱子,不再变做白蛇,不再流着血泪哀哀化蝶。 江南女子,生得美丽又生于美丽,心不想齐天,命不愿如纸,只想该耕的就耕,该织的就织,只愿在方方块块的江南,在水一方的江南,烟雨迷朦的江南,杨柳依依的江南,杏花梨花桃花樱花的江南和紫燕剪春雨丝竹弄管弦的

12、江南,为人贤妻,做人良母。 走进了江南,才发现江南的女子果然这么好命,果然这么福气。苏州的桥,杭州的河,还有水乡的款款清流,小小的船儿,全都载着江南女子,歌谣着过来,又歌谣着过去,拖一路长长的波纹,弯弯地就到了自家的门前。浅浅的岸上,稚童的额顶留着的是一小片青瓦,胖如莲藕的小手,在帮助爹娘系缆。上得岸来,当然有鱼有虾有蟹,还有莲荷,还有红杏,最少不了的就是绣花的绸缎剪花的粉纸。于是,稚童在前,爹娘在后,在回家的路上走成一幅天伦之乐的江南图画。 家,当然是江南水乡的那种建筑,瓦青青,一片一片,组接成了鳞片一样整齐的沟沟与槽槽,这样的青瓦,最美之时是雨点密密地敲打,那声音,疑是白居易在夜船上听的那

13、曲琵琶还没有收场。墙很白,远远地望去,以为挂了许多银幕,以为今晚要放映千部万部电影,最好是放映天鹅湖,让成群的美女化作成群的天鹅,柔媚地舞从容地飞,或者,放一部天仙配,让天上的祥云,人间的紫烟,就这么云牵烟绕。家家的白墙,家家的银幕,家家的天鹅湖啊家家的天仙配。窗是雕花的窗,镶千年的传说,嵌梦想的故事,方方正正,永远三维的象形文字,牵帘,看疏雨梧桐,嗅金兰幽香,听黄鹂与喜鹊报春和报喜的歌声,或者推开窗儿,唤狗,唤鸡,唤儿,唤邻居的闺女绣的牡丹该怎么配色,或者虚掩花窗,静静地等梦中人儿熟悉的脚步声声响起。 江南的赶集,最是一道风景,弯弯的拱桥上,江南女子,三五成群,花花绿绿,叽叽喳喳,人在桥上,

14、影在水里,涟漪荡漾,江南的女子就全都在水面舞蹈。来到集市,蜜桃也好密桔也好枇杷也好,只叫名儿,不说价钱,还的多少就是多少,从不开价也从不讨价。卖完水果,她们就来到布店,扯一截花布,或绿或红,身上一披,就蓦然幻化成了一群仙国的孔雀。然后,一咱有笑有歌,走过一块块菜花地,走过一座座石拱桥,走过一棵棵绿柳树,天女散花一样,朵朵又朵朵飘进了自家贴满了福禄寿禧的家门。 江南的女子,江南的妹妹,上像、入画、进歌,无论怎么着,都是最最中国的女子了,最最东方的女子了。刻在屏上,她能笑;绣入绢里,她能舞;玉雕成塑像,她就能立体成多情的江南,永美成妖娆的江南。而江南呢,因此不老,因此不衰,因此就在长江之南妩媚着、

15、娇羞着、温柔着、不变地青春着了。江南的女子,女子的江南,美艳在长江南岸,那广袤,那肥沃,那富饶,一朵朵,一簇簇,锦绣了大中国迷人诱人醉人的江南。(选自搜狐网2018年8月21日)(1)从词语或修辞的角度,对第段画横线句子作批注。 然后,一咱有笑有歌,走过一块块菜花地,走过一座座石拱桥,走过一棵棵绿柳树,天女散花一样,朵朵又朵朵飘进了自家贴满了福禄寿禧的家门。(2)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江南女子是“最最中国的女子了,最最东方的女子了”? (3)本文第一段和下面济南的冬天选段均运用对比的写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答案】 (1)示例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再现江南女子赶集回家时欢乐的心情和江南色彩明艳的风景,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女子“热爱生活、从容洒脱”个性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江南女子写成花朵,“飘”进自己的家,生动形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