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15423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中收入决定和宏观财政政策第一节 加入政府后的收入决定一 .政府税收直接税对财产和个人征税间接税对商品和劳务征税政府税收对社会总需求起收缩作用,使Yd减少,Yd = Y - T = Y-tY=Y(1-t)可支配收入 净税收 其中t为税率 MPC=MPC(1-t)政府税收使MPC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二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购买转移支付社会保险.公债利息政府支出引起总需求增加三. 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决定假定,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但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总供给=总需求,得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条件:C+S+T=C+In+GS+T=In+G

2、 或 T-G=In-S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C=a+bYdYd=Y-T=Y-(T0+tY)=(1-t)Y-T0其中T0为常数,t为边际税率 T=T0+tY 税收函数C=a+bYd=a+b(1-t)Y-bT0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表达式Yd=Y-T+TR(转移支付) =(1-t)Y -T0+ TR 或C=a+bYd=a+b(1-t)Y -bTO +bTR由于均衡收入Y=C+I+GY=a-bT0+b(1-t)Y+I+G CY=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表达式或 Y=(a+bTR-bT0)+b(1-t)Y+I+G Y= 第二节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二部门中 K=1/(1-MPC)一 税率不变时的各种乘数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所得税增加会使投资乘数变小。 假定MPC=0.8,t=0 K=1/(1-b)=5 MPC=0.8 t=0.25 K =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T0假定C=130+0.75Yd T=40+0.2YIn=100亿 G=200亿 由条件可得出:MPC=MPC(1-t)=0.75(1-0.2)=0.6Y= =如政府支出G由200增至280亿,则Y K=200/80=2.5Y=80+0.680+0.6280+0.6380+0.6n80=80(1+0.6+0.62+0.6n)=200亿MPC=MPC(1-t)=0.75(1-0.2)=0.6政府支出乘数KG= 因Ot1 ,所以 税收乘数(比例

4、税率不变时的乘数) Y=48=120亿减税80亿,引起Y增加120亿 Y=税收乘数KT=支出乘数KG=因为b即MPC1,所以 即,|KT|KG|税收乘数= MPC乘以支出乘数上式中支出乘数KG=税收乘数KT=-1.5|KT|KG|转移支付乘数KTR=Y= 式中TR为政府转移支付量平衡预算乘数公式国民收入增加额 =(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政府支出或税收增加额 =(Kg-Kt)T或G公式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KB=KG-KT=KB表明: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等额的税收会引起实际产量的上升。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等式及出口乘数四部门恒等式:C+S+T=Y=C+I+G+

5、(X-M)进口函数:M=M0+mY M0为不随收入变化的给定不变的进口金额。m为边际进口倾向=M/YY=C+I+G+X-(M0+mY)因为C=a+b(1-t)Y-bT0 将代入,可得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式为:Y= (a+I+G-bT0+X-M0)如果加入转移支付TR,则可支配收入Yd=Y-T+TR=TR-T0+(1-t)Y消费函数C=a+b(1-t)Y-bT0+bTR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a+I+G+bTR-bT0+X -M0)括号里任一数值变动,都将使国民收入按乘数原理发生 倍变动。其中bT0与M0增加将使国民收入成倍减少。 出口乘数(即对外贸易乘数) KX=Y/X= 1 第三节 财

6、政政策举例:C=1300+0.75Yd T=400+0.2Y Yd=Y-400-0.2Y 400T0因此C=1300+0.75Yd=1300+0.75(0.8Y-400)C=1000+0.6Y In=1000 G=2000 Y=10000 假定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12000亿元,由于实际收入低于潜在收入2000亿元,支出乘数Kg=2.5,20002.5=800,应增加800亿元支出才能达到充分就业。一.运用财政政策来解决通货紧缩口第一,增加支出800亿元,因Kg=2.5,Y=2000亿,要弥补潜在国民收入与实际国民收入的缺口,应变动的政府支出= 第二,减税1333.3亿元,因为Kt=1

7、.5, 减税1333.3亿,可使Y=2000亿,要消除两种NNP之间差额,应变动的税收=第三,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时增加2000亿元,因为平衡预算乘数 KB=(1-T) =1两者同时增加2000亿,可使Y=2000亿,要消除两种NNP之间的差额,要求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时增加的同一数额=二 .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第一,政府支出应削减额=第二,政府应增加税收额=第三,政府应同时减少支出和税收的同一数额 =三 .自动稳定器稳定器 所得税制度 政府转移支付 失业救济金 其他福利支出 农产品价格支持的支出四 .积极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膨胀性(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权衡性财政政策的限制因素:第四

8、节 功能财政与公债一. 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思想:当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即存在通缩缺口时,政府有义务实行膨胀性或扩张型财政政策(增支、减税)以实现充分就业。反之,当存在均衡收入超过充分就业水平,即存在通胀缺口时,政府有责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二 公债第四章 货币供给、需求和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和货币供给一 .货币及其职能二 .货币的计算口径(一) 狭义货币(严格意义上的货币)用M1表示 硬币 通货 现金Cu纸币活期存款D M1=Cu+D(二)M2是社会上流通的现金与银行体系内各种存款的总和M2=M1+Ds+Dt Ds储蓄存款 Dt定期存款(三)M3=M1+Ds+Dt+Dn=M2+DnDn个人及

9、厂商所持有的债券股票三 .银行体系(一)银行体系及主要义务四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例:法定准备率r=20%,甲客户存入甲银行100万元,各银行存款总和是:100+80+64+51.2+=100(1+0.8+0.82 +)=100/(1-0.8)=500万元贷款总和是:80+64+51.2+=100(0.8+0.82 +)=400万元新增存款总和 D=法定准备率 r=新增贷款总和L=存款总和D-活期存款R(二)货币乘数K K=货币乘数的启示货币乘数=1/r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商业银行无超额储备。 超额储备对存款的比率可用表示,=ER/R新增存款总额D=举例:银行有80万

10、贷款能力,实际贷出75万, ER=5万,=5/100=0.05 实际准备率=0.2+0.05=25%。则 存款总额D=100/0.25=400万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存入银行,支付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设= = 存款总额D=R/(r+) 有漏出的存款总额 D=有漏出时的货币创造乘数值 K=D/R= ( 活期存款乘数)货币基础与货币供给高能货币H=Cu(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RR(法定准备金) +ER(超额储备) 货币供应量M=Cu+D 得 再用D除以等式右端的分子及分母,得: Cu/D 现金对存款的比率 RR/D 法定准备金率 ER/D 超额储备率 = 货币供给与货币基础的比率M/H=1/r

11、=K=D/R 表明是没有漏出时的货币乘数K。央行通过增加和减少货币基础H,就能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但一般Cu0,ER0,因此央行又不能完全控制M/H的比例。 决定货币供给量及其变化的因素可概括为: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两者又可分为三类: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一 货币需求的动机 货币需求是持有货币的动机和持有 这两种考虑平衡的结果。人们持有货币出于三类动机: (一)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影响货币交易需求量的因素:.货币交易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并与所交换的商品及劳务的价格水平呈正相关。 Lt=L(Y),且dLt/dY0,表明货币交易需求量是收入的增函数。.货币交易需求也是利息率r的减函数,即d

12、Lt/dr0。3 .将收入和利息率合起来考虑,则 Lt=L(Y,r)(二)对货币的预防需求. 概念. 影响货币预防需求量的因素同人们收入及所交换的商品劳务的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Lp=L(Y,r),且dLp/dY0,dLp/dr0(三)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或货币的流动性偏好需求. 概念. 利息率与债券价格的关系 债券市场价格=债券年收益/利息率 如有一张债券,每年可得10元债息,利息率为10%,则债券价格=100元 对债券未来价格的预计与投机性货币需求量呈负相关,即预计债券未来价格上涨(r下降),L2将下降,反之则反是。. 影响货币投机性需求的因素 L2=L(r) dL2/dr0当r

13、=r0时,L2=0 。当r=r3时,L2。以至于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导致利率下降,这种现象可称为“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阱”。可见利率和货币投机性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范围在r0r3之间。利率与货币投机需求关系二. 货币需求函数(一)交易需求及预防需求的货币函数 L1函数及曲线 L1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L1=Lt+Lp=L(Y)=kPy 或 L1/P=Ky(k0) 式中L1表示Lt与Lp的总和,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k表示人们用于Lp、Lt的货币需求量在收入中占有的份额,即k=L1/Py,设k=1/4,Py=4000亿元,L1=1000亿元。若Py=5000亿元,则LI=1250亿元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二)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函数及曲线 L2函数公式 L2=L(r)=-hr(三)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及图形 如果用Md表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的总和,且Md即为L3,则Md=L1+L2=L(Y,r)=kY-hr(对货币的名义需求量) Md/P=L1+L2=L(Y,r)=kY-hr 或 Md=(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