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析.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14997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视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家视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家视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家视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家视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家视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视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家视野:在2008年回顾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毛振明一“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的含义与特点1“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的含义解放以后,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随着整个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和教学也在不断的创建和更新中发展起来,这种创建和变更发展有比较明显的八个长短不同的周期,这就是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的说法由来。2000年开始的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应该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因为体育课程的名称继1922年从“体操”改为“体育”的78年后再次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当前,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之中,而这个进行中的课程改革必将因为

2、于2007年正式开始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而被客观地分为两个阶段。因此,本文在这里回顾和总结的对象是从2000年至2007年的课程改革,也就是说是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前一个阶段。这就是本文使用“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用语的含义所在。2“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的几个特点特点,也就是特别之处。“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的推动确有一些明显的特别之处,本人根据切身的体会和观察总结这个阶段的改革有以下几个与以往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一样的特点:(1)由于此次课程改革是在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和应试教育倾向依然严重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 50年前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健康第一”的

3、口号再次被人们重温,并实际上成为了此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健康”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2)此次课程改革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非常强力推动下展开的,为了此次课程改革,有关司局专门成立了相应的课程领导组和各个学科的课程研究组,并进行了长时间的统一思想和专门研究工作,有专门的经费支持。(3)同各个学科一样,体育课程标准研制组采用招标的方式选出组和成员单位,改变了传统的由体育课程专门研究单位负责体育课程设计和试验领导的惯例。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成员中,有许多人是第一次参加国家体育课程设计和文件制定工作的同志。(4)此次课程改革的试验是分期、分批、分步骤进行的,专门设立“国家课改试验区”,

4、并非常重视这些试验区的教改成果。国家对试验区的指导、经验交流和经验总结的力度很大。(5)教材使用方面,开始实施全面的“一纲多本”做法,体育审定了6本初中教材,负责出版教材的各个出版社承担了各个学科的大量的教师培训工作,教材编写组成为了培训体育教师的讲师。(6)体育教材编成了“全一册”的形式,体育教材的使用面临新的课题。各个版本的都在内容、版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的内容大为加强,而运动技术传授的传统体育教材功能明显减弱。上述这些特别之处,对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前一阶段改革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二“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的成绩总结1促进了学校体育界对体育课程目的和

5、目标的深入思考 如前所述,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以“体育”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为明显标志的。“健康第一”的重提使得“健康”的概念超过了传统的“体质”、“三基”、“身体素质”,成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最核心概念。而且“健康”概念还从身体扩展到了心理和社会适应领域。虽然,这一标志性均很强的变化的意义在学术界还有争议,还有诸多理论问题有待继续讨论,但这个变化已经深刻地触及了体育课程目的和目标的问题实质,引发众多深入的思考。“健康”概念强调还客观地绕开多年来的“增强体质还是掌握技术”的目标争论,使学校体育界相对地获得了统一的目标认识,激活了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研究,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也在“见木又见林”

6、的目标范式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2极大地强化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关注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意识就是要改变“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的现象,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的第2-4条强调了“激发运动兴趣”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等要求。伴之随后更明确的“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随着以学生为本的“新学习方式”“新教材”的开发,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的提倡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关注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虽然其中出现的异化问题和一些错误理论也是明显的,但总体来讲,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强烈地冲击了曾经存在的不关注学生兴趣和

7、学习主动性的思想和做法。3课程改革促进了以学校为中心的微观体育课程研究,出现了一些很好的体育教学内容可以说,“前一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主动放弃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和指导,号召基层的教师要“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这给基层学校和第一线体育教师自主进行课程研究和课程设计给予了创新的压力和空间。事实上此时,几乎所有的体育教学内容都需要由基层学校独立设置,改革实验的经验交流还需要他们对设置的理由进行解释,这是几十年来基层的体育教师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因此,以学校为中心的微观课程研究被促动和活化了,一些新教材很快地走进了体育课堂,如定向越野、心理拓展训练、旗式橄榄球、软式网球等新兴体育项目

8、以及珍珠球、傣式摔跤等中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以学校为中心的微观课程的研究促进基层学校体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4促进了体育教学评价的有关研究与探索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了“课程评价”和“学习评价”等新概念,并首次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重点”(五个“比较强调”和五个“不太强调”的说法),在课程标准中也取消了“体育成绩评定”的概念,虽然对这些做法有颇多争议,但这些做法给了体育教师强烈的信号: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的评价、要重视学生运用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参与体育的程度的评价,

9、也大大促进了理论界和基层对体育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研究与探索。5研究了新教法的意义与方法,激活了新教学方法的尝试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强调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极大地唤起了第一线对实践新教法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对新教法意义的研究。在体育教学实践层面上,标以“主题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情景教学”等的学习方式异常活跃,“多段化的教学过程”、“命名式教学设计”比比皆是,虽然如对传授性学习和系统性教学的否定具有负面影响,但毕竟是建国以后对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最大的一次宣传和探索,其中的正面意义和研究成果也是应该予以肯定的。6体育与健康的关

10、系得到了讨论,健康和体育的结合得到了加强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是以“体育与健康”为改革的号召和创新点的,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必然地成为了此次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柱和实践内容。在这样的形势下,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得到较之以往更加充分的讨论,出现了“运动技术学习是健康促进不可或缺的内容和过程,体育与健康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是体育为健康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也出现了“此次体育课程是健康与技术之争”的错误说法,但毕竟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层面,体育的内容与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结合,主要反映在:第一,高中的教学模块中第一次有了必修的健康教育的模块;第二,在各个版本

11、的体育教科书中都了许多有关健康的理论知识;第三,心理健康的内容大大增加。 三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的位置估计那么,我们将如何整体地评价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所在的位置呢?本文认为可以用“本次课程改革与20年来一直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即“时间”的纬度来进行位置确定;还可以用“此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体理论的辨证程度”,依据“两极理论”来估计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位置,即用“空间”的纬度来进行位置确定。本文在做了这两方面的位置确定后得出以下两点认识:(1)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在20年来体育教学改革的延长线上进行的如果我们将自上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的体育

12、课程改革所主张的主要内容和此次课程改革前一阶段提出的基本理念相对比后可以发现: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第一阶段基本上是在20年体育课程改革的延长线上进行的,换言之,它们是同一方向的,这个结论我们可以从下表的对比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表1 80年代以来体育课程改革与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前一阶段的一致性分析主要改革领域80年代以来的体育课程改革摘自1995年版体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95大纲)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前一阶段摘自2003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终身体育理念95大纲:终身锻炼的习惯养成课标:形成坚持体育的习惯、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对锻炼学生身体的强调95大纲: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3、(成果:体质教育理论和课课练实践的出现)课标: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等对学习积极性的重视95大纲: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成果:主动体育理论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课标:十分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对运动技术教材的认识95大纲: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成果:以铅球为例的教材意义大讨论和“竞技运动教材化”理论的出现)课标:注重学生基本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对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重视95大纲:教学内容宜富有趣味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成果: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和乐体育及快乐体育园地的理论实践)课标: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使每个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乐趣对

14、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95大纲: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能力(成果:上百种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发现问题式教学实验、情景教学在小学的广泛实践)课标: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95大纲:通过考核与评定,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果:成功体育理论的提出、“反50米跑”、“8秒钟跑”“目标跳远”的本土实践)课标: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95大纲:发展个性、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进取向上、能力、思维、美感、创造性等(成果: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以及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课标:体验心理感受、了解心理健康作用、改善心理状

15、态、自信、成功、生活态度、体验喜悦、意志品质对学生社会性的培养95大纲: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文明行为等(成果:男子汉教育的体育、小群体教学模式)课标:尊重他人、关爱、合作、角色、道德、关系社会、了解资源、获取信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95大纲:注意区别对待(成果:铅球教材意义讨论和“竞技运动教材化”理论)课标:关注个体差异与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对地方教材的重视95大纲:为因地制宜、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灵活性(成果:一纲多本教材的建设、浙江和上海和“两结合”等地方性教学大纲)课标:为便于各地根据情况实施,对教学内容没有做出明确、具体规定。2有个别课程理论被推过“两极”的“中心”,个别说法走向极端虽然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与80年代开始的体育教学改革的一致性很强,但如果我们根据“两极理论”来看待此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解说和宣传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这次体育课程改革中,大多数的理论有“矫枉过正”的现象,一些激进的课程理论和解说使得人们感到改革有否定过去改革的倾向,一些比较极端的说法使人感到部分支撑课改的理论已经被推过了理论“辨证”的范围,越过了两极之间的“中间点”,一些理论领域甚至被推倒了相当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