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复习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13493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对比复习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在英汉对比研究中的作用共时与历时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两个概念,他从符号的任意性岀发,得出要区分语 言的共 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前者指研究在某一特泄状态中的语言系统,不考虑时间因素;后 者指研究语言的 历史演变。英汉对比语言学用的主要是共时的方法,注意其相似点,但更注意不似点,包括此有彼无、此多彼 少,尤其是貌同实异的地方,如果可能,则尽量列举,以减少学习和翻译中的错误。这种 对比既可以 是单向的,也可使是双向的。前者以一种语言为参照语,另一种语言为对象语。 研究参照语的某种范 畴、某种形式、某种意义等在对象语中如何表达,有何等价物;后者以某 种范畴为基点,不分参照语 和

2、对象语,两种语言平行对比。当然,共时对比并不排斥历时对 比,因为任何语言从根本上说是不断 演变的。比如,有时在共时研究中为了说明某些问题会追溯到某一语言的历史演变。2. 汉英元音系统的对比1.单元音(1)英语单元音有12个,汉语有6个。英语单元音数量是汉语的一倍,这说明英语单元 音的A 2区 划分得更细。汉语的单元音数量少,这使得每个单元音承担的功能更多, 包括的音位变体就更多, 分布也更广,因此代表的区域也就更大。如英语有3个央元音,而汉语只有一个e,但它却包括5个 变体:/e/mei (美)、/ /y W (约)、/ WM (温)、/ /g (哥)、/ /w ng (翁)。汉语单元 音各个

3、变体之间的怎异较ZJ:英语也更大。( 2)英语单元音具有汉语单元音所没有的一些区别性特征,如音长和松紧。一些单元音的长度可以造 成意义的区别,女口/化/ (它)、/ I七/ (吃)、/ful/ (满的)、/fu !/ (傻瓜)、/nt/ (不)、/nt/ (无,零)。英语任发长元音时,口腔肌肉紧张,音m T;缓;发 短元音时,口腔肌肉松弛。汉语 的单元音不区别音长,其长度一般介于英语长元音和短元音之间。汉语与英语单元音系统有许多类似的音,女口,英语的i :和汉语的i如闭口、非圆屈前元音,半开半闭、非圆曆中元音,闭口、圆唇后元音,半闭圆唇后元音这种相 似性对英语语音教学有利有弊。一方面,语音迁移

4、,在短时间内快速、大致掌 握发音。另一方而,完 全用汉语的对应音去代替,影响纯正发音的习得。应强调这些相似音之间的差异。 4)英语和汉语中还存在一些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元音。汉语里有一个闭口、圆唇前元音,而英语里没有。英语中的半开半闭前元音/e/和半 闭前元音/冕/ 是汉语中没有的。英语半闭、非圆唇中元音/ /也是汉语中没有的。2.双元音( 1)虽然汉语区分前响、后响双元音,但双元音两个音素之间的响度和发音长度区分远不如英语明显。英语中有8个双元音,全部为前响双元音,第一个元音音素发音比第一个清晰响亮且时长。汉语中双元音有9个, 其中,前响双元音4个,后响双元音5个。汉语双元音发音时长整体相对较

5、短,而且两个音素的响度基木一致,发音类 似于介于这两个音素之间的一个单元音。(2)英语双元音/ai/、/ei/、/a u/、/ u/和汉语双元音a i、ei、ao、ou外表相近甚至相同,形成对应。 它们虽同属闭口、前响双元音,但背质并不相等。英语的这几个双元音起始位巻比汉语低,结朿位置 也较低,一般都在半闭状态,而汉语的第二个音素是在半闭和全闭之间。3 三元音汉语中的三元音是中间元咅长11发音强,询后兀音短订弱的元音。根据这些特征,汉语中的三元音是真的三元音。 而英语中并无真正的“元音”。单词 flower 和 player 中的元音曾被归于三元音一类,然而, 这些元音是前音强,中 音弱,后音

6、次强,并不符合三元音的持征。因此,这类元音应该被视为双元音后而加 上了一个中元音。3什么是句子?英汉在这一概念上的异同1)英语的句子一般叫做sent c nee,木质是以动词为中心,前边有施动者,后边有受动者。五种基木句型:SV SVP SVO SVoO SVO C英语的主谓结构与西方的逻辑、科学和哲学密切相关2) 汉语句子:用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总位。】)英语句子是树状:的,扩展方式是向右延伸.句尾是开放的,可不受限制句子还可以往后延伸 C 汉语句子是竹状” 的,扩展方式是向左延伸句首是开放的不受限制。2) 受理性主义和逻辑推理的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注直逻辑性拘干结构形式。英

7、语句千重主语,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 谓协调一致,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使得英语句子主从分明,结构完整,层次晴楚,多层递进, 前呼后拥,严 密规范,以形寓总,以法摄神,具有严谨的客体总:识女被动,句子成分之间协调一致,句式呈“集性型”。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重直觉领会不拘于形式结构,因而模糊性大,歧义较多汉语句子重话题(约5 0%)重总: 念,不重外在形式。没有主谓协调一致关系,句子以慰役形以神统法,具有灵活的主体总识,多主动,有很大的多样 性、复朵性和灵活性。呈“流散型”。3) 英汉句子结构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修饰i吾位盘不同。修饰语包括定语和状语,汉语的定i吾一般在名诃前,英语的定 i

8、?FnJ前可后,位置比较灵活。汉语语序相对固定,英语语序相对灵活。4 .简述英汉语言的发展史及其特征语言史学家一般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古英语时期,2、中古英语时期,3、 现代英语时期。1) 5 0 0 - 1 066 古英语时期(Old English)(2) 106 6-1 5 00 中古英语时期(Midd I e English)(3) 15 0 0现代英语时期(Morden E n glish)15 0 0 -170 0早期现代英语1 7 00-后期现代英语 古英语时期: 语音方而:在拉丁化以后,仍保留普三个古妳尼克(Runic)字母;元、辅音字母组合均一一读出:有y、幻等音及

9、一些今天不常见的字母组合;语音系统类似今徳语:诗歌主要用头韵 词汇方面:以盎格鲁一撒克逊语为主,加上古诺尔斯语借词构成基木词汇;有少虽拉丁语借词;主要 是宗教上 的C 有丰富形态的综合性语言。名代、冠、形、动、副等均有极其复朵的变位系统;词序相、勺灵活。中古 语言方面:三个茹尼克字母被拉丁字母代替:y音消失并入i ;词尾e仍然读出;中古时期开始用脚帑 h 词汇方面:法语和拉丁语词汇大量涌入,英语保留核心词汇,如冠、代、介词及一些表示最基木概 念的词: 法语涌入分两个阶段: (1)1 066- 1 250,诺曼法语词约1000个,主要是对贵族用语; (2 )1 25 0 - 1 5 0 0,巴黎

10、法语词约10000个,主要是上层建筑用语: 14- 1 5世纪拉丁语再次大虽进入, 涉及宗教 外部门,常通过法语。中古时期英语开始形成向外借词传统。 语法方而:屈折形式消失;词序逐渐趋于固定;介词等功能词大址地使用,助动词也増加了用途:到 中占英语 后期,英语句子结构已与今日接近,综合性语言逐渐演变成分析性语言。在引进法语词汇 的同时法语的词缀 也大虽:进入,并作为创造新词的材料。早期现代 语音方而:1500- 1 700出现英语史上有名的语音大变动二其特点是所有长元音的舌位比以前抬高一级, 而原先垠高的i 和u则演变为双元音Si和au o x音消失,上不再发 卷舌颤音。 词汇方面:文艺复兴时

11、期,大量的拉丁语和希腊语单词进入英语;同时,英语从几十种语言借用语 汇,从而 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同义词。 拉丁语和希腊语词缀成为成为英语常用词缀;文艺复兴以后,词类活用大大増加,逐渐成为一种重 要的构词 法;屈折形式进一步消失;词序进一步固定先动后宾和做词作定语的先定后名词序都得 到确立后期现代 语音方面:十八世纪中叶a:音重新出现,并出现了一个新的长元音。:;以伦敦东南部发 音为基础的 RP 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受到欢迎,到十九世纪末确立:二十世纪以來英音的影响越來 越大。 词汇方【乐十八世纪随肴斯图亚持王朝复辟,法语又一次大规模渗入英语;随着殖民地开拓和国际 贸易发展, 英语拓宽了吸收外來词

12、的语言范用。十九世纪以來俚语和时笔语开始广为流行。 十八世纪动词进行态形式得到广泛使用:各种构词法日趋成熟;、勺代发展趋势:( 1)修饰语日趋简便,名词. 短语短句均可作前豊修饰语:(2)省略增多:冠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及作标语 的不定式前的t。等。汉语华夏诸语言 秦朝统一文字 楚人入主中原,南方文化北进南染吴越北朵夷虏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1说來,复朝(和周朝)大约代表了黄河流域西部的文化商朝代表了黄河流域中部的文化。由于这些部落的相互 融合,形成了一个比较一致的文化。从商末开始,这一文化向黄河流域东部和长江流域推进,从完成形成了更加统一的文化一华复文化。 在文化统一的过程 中,语言也逐渐统一。2

13、-221年秦王朝建立以后,推行广书同文、政策,统一了文字,这对语言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书面语言统一限制了词汇和语法的变异。从此,汉语方言的差别就主要表现在语音上。3 公元前二世纪的时候,汉朝建立楚人入主中原,从而使楚文化影响了中原文化,结果产生了賦等汉代特有的文 体。这是中国历史上南方文化渗透到北方文化中去的唯一一次。4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到中廉建立政权.迫使汉人南下,从而发生民族大迁移。中原人民迁 移到r长江流域 南部以及长江中游地区,扩大r北方话的影响。黄河流域的语言受到了鲜卑等少数民族语 言的影响。5 宋代南渡之后辽、金、元、淸等少数民族先后入驻中原,又一次发生了北方文化南进的

14、情况。在语言上,黄河流 域的语言影响了长江流域以及也南地区的语言,而黄河流域的语言又受到更北方的少数民族的影响C由于几次大的变 迁都是由北往南因而阿尔泰语系对中国北方话的影响似乎更大,例如北京话中的轻声和儿化。历史分期 (1)上古期 南北朝以前(4世纪以前) (2)中古期 南北朝一宋(4-12世纪)(3)近古期金.元一清(13-19世纪)(4)现代期五四“以后(20世纪)上占汉语语音方面:无轻唇音;有全浊音:有入声:爪音节声韵调相拼的格局已经形成。词汇方面:形音义一体的字一词体系形成:复音词很少:借词主要來自西域如術萄、石榴.苜蓿、狮子、 玻璃广植物名以“胡为代表,如胡萝卜、胡桃、胡麻。语法方

15、面:基木词序已经形成:宾语有几种前宜现彖:虚词已形成体系:名词可直接作状语。 中古 全浊音开始清化;语音系统简化;近代北方话语音系统开始形成。词汇方面:収音词为主双音词増女:词头词尾渐多:借词主要來自佛教,如佛、浮屠.塔刹那。语法方面:动补结构得到发展;被字句形成:处逬式产生;一批新的语气词、助词(了、着、底)产生.近古语音方面:入声消失:北方话开始在实际语言中占主导地位;儿化音产生。词汇方面:产生了比较典范的白话文着作,使用大量接近北方口语的词汇:双音词大虽:増 力lh借词來 自蒙语满语但主要來自西洋;爭物名明代以前以番为代表,淸代以后以“洋为代 表。语法方面:把字句复杂化:被字句动词后带补语:啲S “吗S 呢埠虚词产生。现代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代表的汉民族共同语形成。词汇方面:双音词在数址上占J绝对优势但在使用中讯音节词频度仍极商:世纪之交西洋名词大量涌入 其中相当数量通过日本转译,如社会S运动、干事干部;源于英语的啖词缀大虽产生,如*化气“亚、性二 语法方倆:吸收了大虽欧化句法(主语复杂化并列谓语、定语加长等);语法渐趋严密(主 语用得较前 増多等);被字句不限于表不幸或不愉快的爭。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