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12930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学科 语文 教师 夏梦逸 上课班级 三(2) 教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2 教时 备课日期12 月 10 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包诗的特点,诗意蕴藏在文中,找出诗句在文中对应的意思。 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积累思念家乡亲人的其他诗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文包诗的特点,诗意蕴藏在文中,找出诗句在文中对应的意思。难点: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积累思念家乡亲人的其他诗句。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朗读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

2、每逢佳节倍思亲。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本课的生字词。2、谁来说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文包诗) 3、找诗眼“忆”:思念、想念 4、吟诵古诗 (指读、齐读)二、学习古诗1、文包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诗意藏在文中,自读课文,找找诗句在文中对应的意思。2、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分角色读(男生读诗句 女生读对应文章)3、老师读诗,学生说意思三、走入诗歌,体悟诗情1、出示第一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吗?(“15岁”说明少小离家,难过、舍不得“两年”说明离家时间之久 孤独寂寞)(3)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东面的蒲州,长安却在华山的西面(板书),这说明王维离家很远。(4)王维少小离家、离家时间之久,离家之远,

3、王维的内心是怎样的呢?(5)指导朗读。2、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说说你看到的重阳节的场面,你能找到相关的句子吗?(1)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2)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大街上的热闹?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登高游玩 热闹这是一幅怎样热闹的画面啊!你能读出人们高兴的感觉吗?(3)是呀,此时的长安街上处处张灯结彩,人们合家团圆,家家户户都在享受着天伦之乐,此时此刻(引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4)那么平日里王维有没有思亲?节日的气氛使得王维触景生情,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所以我们说王维倍思亲。一个简单的“倍”,凝聚了他多少的思念啊!(5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男女生对比读。3、看到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后,心里又想了什么呢? (1)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那时王维的心情怎样?王维和兄弟们做了什么呢?老师说王维和他的兄弟手足情深,你觉得呢?从哪里看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王维和兄弟登高时的喜悦吧) (2)出示: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师:回忆过去的情景是快乐的,那王维现在又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你从哪里得知?(天各一方,不能)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不能 ,不能 这里的

5、省略号就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又像王维抑制不住的泪水!指名说,模仿叹气的声音读。(3)“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这怎么在写王维的兄弟思念王维啊?那王维自己呢?这其实是王维自己的想象,看起来是在写兄弟们思念处在异乡的自己,实际上仍是在写自己思念家乡兄弟的一片深情。远在家乡的亲人依旧如往年一样在登高望远,遍插茱萸,可这群人中少了王维一个!(4)王维与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使得他更加思念故乡,你能读好这一段吗?男女生对比读。 注意高兴:轻快 、快速 悲伤:低沉、缓慢4、在重阳节这样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王维看到了家家户户欢度重阳节的情景,想到了和兄弟登高远眺的快乐,也想到了

6、独自一人的孤独,想了很多很多,这就叫思绪万千。所以他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教师引读,学生跟读。(2)文包诗以故事形式形象地解释古诗,这篇课文的故事部分和古诗部分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去品读的。三 课外拓展,体验思乡1、孩子们,其实“想家”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所以,古今中外,写思乡之情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我们中国的诗歌中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就在王维写下这首诗的八年后,因为想家,大诗人李白这样写道(生齐读)四十一年后,因为想家,大诗人杜甫这样写道(生齐读)三百多年后,因为想家,王安石这样写道(生齐读)五百多年后,因为想家,马

7、致远这样写道(生齐读)过渡:现在你们还小,可多年以后,你们总要离开自己的父母,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工作,这时,你们孤单在外,每逢佳节,就会想起故乡,想起亲人,你还会想起唐代曾经有个跟你一样经历的人,他就是王维。于是,你看着窗外人们的欢度节日的场景,你一定会忍不住充满深情地吟诵一首诗,那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题目准确整齐的读好词语文包诗朗读古诗小组讨论,找找诗句在文中的意思。男生读诗,女生读对应的文章自由表达,“15岁”说明少小离家,难过、舍不得。“两年”说明离家时间之久 孤独寂寞。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登高游玩用高兴的语气朗读平日

8、里有思念亲人想到“每逢佳节倍思亲”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男女生对比朗读第二自然段想到了以前,想到了如今每逢、总要、头插茱萸、登高远眺孤独寂寞、悲伤用哀伤的语气朗读这不是王维看见的,而是王维想象出来的,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男生、女生对比朗读思绪万千再次朗读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次朗诵古诗复习词语,达到巩固的效果,也能利用其中的一些词语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面的学内容的学习做铺垫。按要求朗读古诗,将古诗读准确、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读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了解文包诗最大的特点便是诗意藏于文中,让

9、学生自主学习,在文中寻找诗意,并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异乡:他乡。倍:加倍。遥知:远远的想到从“15岁、两年、长安”这几个关键词了解王维少小离家、离家时间之长、距离之远,体会诗人孤独寂寞,悲伤的感情。抓住关键词“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游玩”感受重阳节热闹的气氛,以此衬托王维在节日气氛下对家乡亲人加倍的思念之情。通过理解并不是真的看到兄弟们在登高远眺,西望长安,思念着王维。而是王维自己想念兄弟们的一片深情,同时积累其它使人因思念家乡亲人而写下的诗句,升华情感。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美好的节日 加倍 华山以西 华山 华山以东授后小记: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是文包诗。上学期已经接触过这类文章,学生很容易理解前文是写诗的创作背景,抓住情景就能理解诗句了,通过大街上的热闹非凡反衬王维的孤寂,体会王维思乡之情。授课日期 12 月 1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