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127900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媒体的定义 指信息传递和存取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手段, 由此可知, 在谈到多媒体技术中 的“媒体”一词时, 往往不是指媒体本身, 而是指处理和应用它的一套技术。 媒体共有五类: 感觉媒体 表示媒体 显示媒体 存储媒体传输媒体超文本与超媒体的组成要素 节点 链 网络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兼收并蓄了计算机的交互性、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的复合性、 通信网的分布性以及广播电视的真实性等优点并把它们融为一体, 向人们提供了综合的信息服务。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多媒体通信的特征 集成性 交互性 同步性 多

2、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多媒体通信的网络技术 多媒体通信的 终端技术 移动多媒体通信的信息传输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第二章为什么压缩 多媒体信息的压缩技术是多媒体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不能对多媒体 数据进行有效的压缩, 就难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由于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冗余 ,因而我们说多媒体数据是可以被压缩的。 冗余类型 空间冗余 时间冗余 信息熵冗余 结构冗余 知识冗余 视觉冗余 空间冗余是在图像数据中经常存在的一种冗余。时间冗余是活动图像和语音数据中经常包含的冗余。数据压缩技术的性能指标:压缩比 重现质量 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第三章音频数字化( 音频数字化(p23)

3、 )简述 ip 电话的原理及工作过程 Ip 电话泛指以 ip 为网络层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话音通信的系统, 即通过 ip 网络传送语音基本原理:使用语音压缩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再按 ip 协议将这些语音数据打包, 并通过 ip 网络将语音 ip 包分组传输到目的地,最后经解压处理,还原成原来的语音信号 IP 电话有多种实现方式, 如电话机到电话机或 PC、 PC 到电话机或 PC 和以太电话机到以太电话机或 PC 等。 1、电话机到电话机实现方式是: 首先通过程控电话交换机将传统电话机连接到 IP 电话网, 通过电话号码在 IP 网上呼叫, 发送端网关鉴别主叫用户, 在翻译电话号码/

4、网关 IP 地址后, 发出 IP 电话呼叫, 并与最近的被叫网关连接, 同时完成话音编码和打包, 最后接收端网关实现拆包、 解码和连接被叫。 2、在电话到 PC 或 PC到电话的实现方式中, 由网关负责 IP 地址和电话号码的对应和翻译, 并完成话音编解码和打包。 以太电话机是一种新型 IP 电话终端设备, 它通过以太网络接口直接连接至 Internet, 可通过 IP 地址或 E.164 标准电话号码, 直接呼叫普通电话机或 PC。 3、 最初实现方式是 PC 到 PC, 即利用 IP 地址发出呼叫, 并采用语音压缩打包传送方式, 在 Internet 上实现实时话音传送。 IP 电话系统结

5、构示意图 IP 电话系统主要由 IP 电话终端、 网关和网守等几部分构成, 如图 3.6-1 所示。 其中, IP 电话终端有传统电话机、 配备有 IP 电话软件(如 Netmeeting)的多媒体 PC 机和以太电话 机等。 如果使用传统电话机, 则需要通过网关设备或适配器进行数据转换, 才能形成 IP 网数据包。 IP 电话网关为 IP 网络与电话网之间提供接口, 用户通过 PSTN 本地环路与 IP 网关相连, 该网关负责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并压缩打包, 形成可以在 Internet 上 传输的 IP 分组语音信号, 然后通过 Internet 传送至被叫用户的网关端,由被叫端网

6、关对 IP 数据包进行解包、 解压和解码, 还原为可识别的模拟语音信号, 再通过 PSTN 传送至被叫方的终端。第四章求熵 字符串长度为 0,字符 a, b, c 分别出现了 5, 3 ,2 次, a b c 在信息中出现的概率分 则 别为 0.5, 0.3, 0.2,他们的熵分别为:Ea = -log2(0.5) = 1Eb = -log2(0.3) = 1.737 Ec = -log2(0.2) = 2.322 整条信息的熵也即表达整个字符串需要的位数为: E = Ea * 5 + Eb * 3 + Ec * 2 = 14.855 位 哈夫曼编码 (p75) 图像数字化的过程主要包括那些步

7、骤?与音频数字化有和区别? 多媒体计算机处理图像和视频,首先必须把连续的图像函数进行空间和幅值的离散化处理。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采样和量化两个离散化过程,两种离散化结合在一起,叫做数字化,离散化的结果称为数字图像。 1. 采样 对连续图像彩色函数 ,沿 x方向以等间隔x 采样,采样点数为 N,沿 y 方向以等间隔y 采样,采样点数为 N,于是得到一个 NN 的离散样本阵列 。为了达到由离散样本 阵列以最小失真重建原图的目的,采样密度(间隔x 与y)必须满足香农采样定理。2. 量化 采样是对图像函数的空间坐标进行离散化处理,而量化是对每个离散点-像素的灰度或颜色样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具体说,就是在

8、样本幅值的动态范围内进行分层、取整,以正整数表示。第五章动态的图像/音频格式静态的图像/音频格式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指在网络中使用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第六章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 1、 吞吐要求吞吐需求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传输带宽要求。 传输带宽要求。 (2) 存储带宽的要求 (3) 流量要求。 2 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3. 时空约束 4. 分布处理要求RTP、PSTP、RSVP 在多媒体通信中的作用(名词解释) 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是一种独立于应用程序的协议规范,用

9、来解决 ip 网上为传送实时数据包的一种 IETF 标准协议。 RTP 主要用于承载多媒体数据,提供端对端网络传输功能, 适合通过组播和点播传送实时数据, 如视频、 音频和仿真数据。 RTP 没有涉及资源预订和质量保证等实时服务。实时流协议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是由 RealNetworks 和 Netscape 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共同提出的。 它是从 RealNetworks 的“RealAudio”和 Netscape 的“LiveMedia” 的实践和经验发展来的。 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 IP 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 RT

10、SP 是应用层协议,与 RTP、 RSVP 一起设计来完成流式服务。 RTSP 有很大的灵活性, 可被用在多种操作系统上,它允许客户端和不同厂商的服务平台交互。RTSP 在体系结构上位于 RTP 和 RTCP 之上, 它使用 RTP 完成数据传输, 可控制流式媒体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客户端。RTSP 可以保持用户计算机与传输流业务服务器之间的固定连接, 用于观看者与单播(Unicast)服务器通信并且还允许双向通信, 观看者可以同流媒体服务器通信。 提供类似“VCR”形式的例如暂停、 快进、 倒转、 跳转等操作。操作的资源对象可以是直播流也可以是存储片段。RTSP 还提供选择传输通道,如使用 U

11、DP 还是多点 UDP 或是 TCPRSVP(Resource Reserve Protocol)是一个资源预约协议。 提供一种有效的资源预约方式, 可以有效地描述应用程序对资源的需求。 RSVP 建立在 IP 协议之上, 可以利用 IP 数据报传输 RSVP 消息。RSVP 是一个单工协议, 只在一个方向上预订资源。特别的,RSVP 是一个面向用户端协议,由信宿负责资源预订,可以满足点到多点群通信中客户端异构的需求,每个客户端可以预订不同数量的资源,接收不同的数据流。第七章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 也称为用户接入网, 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 用户网络接口(UN

12、I)及为传送电信业务所需承载能力的系统组成的, 经维护管理接口(Q3 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接入网的功能结构接入网可支持以下五大功能:(1) 传送功能: 提供由多接入段(如馈送段、 分配段、 引入段等)组成的公共传送通道,并完成不同传输媒体间的适配。 具体功能包括复用、交叉连接、物理媒体提供等。(2) 核心功能 完成用户网络接口承载体或业务节点接口承载体至公共承载体的适配,如复用和协议处理等。(3) 用户端口功能 完成用户网络接口的特定要求及核心功能和系统管理功能的适配,如信令转换、 A/D 转换、 用户网络接口承载信道和承载能力的处理。(4) 业务端口功能 完成业务节点接口的特定要求至公共承

13、载体的适配,供核心功能处理,同时提取相关信息供系统管理功能处理。(5) 系统管理功能 通过 Q3 接口或中介设备与电信管理网接口, 协调接入网各种功能的提供、 运行和维护, 包括配置和控制、 故障检测和指示、 性能数据采集等。 同时还负责通过业务节点接口协议协调业务节点的操作功能, 通过用户网络接口协议协调用户终端的操作功能。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DSL 技术是一种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高速传输数据的技术,它使用了电话线中一直没有被使用过的频率,所以可以突破调制解调器速度的极限简述 ADSL 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ADSL

14、 工作原理 ADSL 采用离散多音频(DMT)技术,将原先电话线路 01.1MHz 频段划分成 256个频宽为 4.3kHz 的子频带。其中, 4kHz 以下频段仍用来传送 POTS (传统电话业务) 20kHz138kHz 的频段用来传送上行信号,138kHz1.1MHz 的频段用来传送下行信号。DMT 技术可根据线路的情况调整在每个信道上所调制的比特数,以便更充分地利用线路。 ADSL 主要提供两种应用:高速数据通信和交互视频 简述光纤接入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光纤接入技术实际就是在接入网中全部或部分采用光纤传输介质, 构成光纤用户环路(FITL,Fiber In The Loop) ,实

15、现用户高性能宽带接入的一种方案 *分析多媒体通信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 分析多媒体通信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说接入网的引入给通信网带来新的变革,使整个通信网络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过去,接入网的主要接入手段是铜线接入,由于受传输损耗、传输带宽及噪声等的限制和影 响,它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电信新业务发展的需求,并逐步成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瓶颈所在, 数字化、宽带化正成为发展的趋势。近来,随着技术成本的持续下降、电信市场的日益开放以及以 IP 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 爆炸式增长, 网络的带宽与容量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骨干网正向超高 速和超大容量的方向发展,高达 160Gbps

16、 的波分复用系统已投入应用。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 宽带接入技术这几年有了较大发展, 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基于铜线的接入技术有 xDSL (HDSL、 ADSL、VDSL)、CableModem 等;基于光纤的接入技术有 PON 等;另外还有固定无线接入 技术。这给运营商扩大了技术选择余地。DSL 向新一代技术演进 以 ADSL 技术为代表的 xDSL 技术最近几年走上了发展“快 车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ADSL 从第一代 ADSL 技术向新一代 ADSL 技术演进。随着 ADSL 应用的不断推广和宽带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基于 G.992.1/G.992.2 的 ADSL 技术在业务开展、运维等方面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