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学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113776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电荷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种电荷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种电荷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种电荷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种电荷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电荷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进步,学习当然快乐! 认真阅读 独立思考 规范书写 两种电荷【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4.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5.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课前预习学案1. 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2.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4.电荷量: 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单位是 ,简称 ,符号 。5.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3)金属导电靠的是 .6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玻璃、塑料等; 课内探究学案 一 、电荷 1.阅读课本32页至33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 2.认真观察15.1-1并阅读33也内容,完成有关问题: 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 (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3、带的电荷叫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3.电荷量: 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单位是 ,简称 ,符号 。4.验电器:观察课本33页图15.1-2,结合课本33页的有关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新的工具验电器。 (1)验电器的原理是 ; (2)验电器的用途是 ; (3)验电器的构造有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 认真阅读元电荷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英国科学家 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2)原子由 和 组成, 位于原子的中心, 带正电, 带负电。 (3)人们把最小的电荷叫做 ,常用符号 表示e= 。 (4)在通常情况下,原

4、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 ,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2.摩擦起电的原因 (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 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三、导体与绝缘体 1.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观看视频)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5、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电靠的是 ,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是靠 。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当堂达标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可能带 电,也有可能 。2.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塑料梳子就会带电。这种使梳子带电的方式叫 。将带电的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放出的细水流时,就会观察到 。3.当带电体接触原

6、来不带电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 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 电荷互相 而张开。从金属箔的张开可以断定,跟金属球接触的物体是带电的。4.验电器主要是由(A)金属杆 (B)金属球 (C)金属箔 (D)玻璃外壳等四个部分构成。其中 是导体; 是绝缘体。5.电线的芯线是用金属来做的,因为金属是 ;电线芯线的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橡胶或塑料是 。6.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存在大量的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 的范围内,不能 。7.下列物质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导体后面打“”,绝缘体后面打“”) 空气 煤油 稀硫酸 人体 陶瓷 塑料 水银 干纸

7、大地 8. 玻璃棒和绸子相互摩擦时, 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 上,因此玻璃棒因 了电子而带上 电荷。能力提升1.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 】库仑 伏特 欧姆 瓦特2.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3.通草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图2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

8、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5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A球一定是 【 】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D.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6.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异种电荷 D.带同种电荷7.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橡胶手套 B 玻璃杯 C 塑料盆 D 钢尺8.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具有较多的 【 】A. 原子核B. 自由电荷C. 正负电荷D. 质子9.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 】AA、C带正电,B带负电

9、 BA、C带负电,B带正电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10 三只轻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三球都带电; B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C. 只有一球带电; 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11 如右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连接两球,则【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12.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

10、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 ,具有 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13.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_,造成火灾隐患。14.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15.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 电,这是因为 电荷相互 甲乙图14-616.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 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14-6甲所示,原因是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 如图14-6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 电。17.如图13-7所示,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接两个金属夹A和B,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塑料尺、铅笔芯、橡皮,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图13-7A硬币和橡皮 B硬币和铅笔芯C橡皮和塑料尺 D铅笔芯和塑料尺 探索奥秘 源于主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