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11278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根据已确定的开拓方式、井田内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关于煤层水平段高和服务年限的要求,设计对+1950m水平以下煤层开采水平标高提出以下两个方案比选:方案一:划分为两个水平,采用上山开采方式,水平标高分别定为+1700m和+1500m。方案二:划分为一个水平,采用上、下山开采的方式,水平标高为+1750m。根据勘探报告,通过对矿井个各水平涌水量进行预计,本矿井涌水量比较大,采用下山开采排水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井下排水巷布置在+1950m水平的6号煤层,此巷道通往1930平硐排水巷,大巷向1930平硐排水巷设有3的下坡。故+1950m以下的水平

2、划分采用方案一。因此,矿井改扩建后全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开采,一水平:+1950m水平以上;二水平:+1950m+1700m;三水平:+1700m+1500m。根据前述计算,井田内可供设计开采的煤层上部水平标高为+2000m+2300m(+2300m水平主要分布在井田17勘探线以西),开采下限标高为+1500m。故+1950m一水平阶段垂高约为50m350m,+1500m二水平阶段垂高为250m,+1300m三水平阶段垂高为200m。(三)大巷布置根据矿井开拓布署,西部采区与矿井各开采水平井底车场之间设集中运输大巷,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结合矿井开拓现状,井下+1950m水平主要运输大巷采用分煤层布

3、置的方式,轨道运输大巷沿6号煤层布置,带式输送机运输大巷沿5号煤层布置,这两条大巷均为已有巷道,目前断面支护良好,主要为二采区服务。考虑到本矿井各煤层(除1号煤层)在未取得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的情况下均按突出煤层设计和管理,因此+1700m水平、+1500m水平大巷主要运输大巷均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根据运量、运距及大巷服务年限,设计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考虑到运输量小,并结合矿井现状,采用投资少,灵活方便的电机车牵引矿车的运输方式。根据井下运输需要,矿井各水平轨道运输大巷内配备1台8t蓄电池电机车,矿井井下共配备3台8t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其中2台工作,1台备用。(四

4、)煤层开采顺序1煤层分组根据已确定的矿井开拓方式、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本矿井开采煤层为倾斜急倾斜煤层,最上部1号煤层与最下部6号煤层平均间距133.15m,仅2-1号煤层与3号煤层间距为38.87m,其余煤层间距均在7.5533.73m之间;考虑到井田内各煤层(除1号煤层)在未取得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的情况下均按突出煤层设计,若将井田内所有煤层划分为一个煤组进行开采,不仅增加了采区内部区段石门的揭煤次数,更重要的是不能确保采区正常生产和接替。鉴于目前生产水平(+1950m水平)以上的一、二采区的开采现状,各采区的上山及部分煤层已经形成并且仍在正常使用,因此对一水平的各煤层划仍然划分为

5、一个煤组进行开采。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增大,突出的可能性也更大,为了减少采区内部区段石门的揭煤次数,有利于各煤层消突,降低突出的危险性。并确保采区正常生产和接替,将一水平(+1950m水平)以下采区煤层采用分组集中布置,其中14号划分为上煤组进行集中开采,56号划分为下煤组进行集中开采。2开采顺序开采煤层群时,煤层的开采顺序有上行式和下行式两种,其选择的原则是在考虑煤层采动影响关系的前提下,保证开采水平、采区、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续,保证矿井持续稳产高产,最大限度地采出煤炭,减少巷道掘进及维护工程量,合理集中生产,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便于防治灾害,保证矿井安全开采。目前,

6、矿井一采区东翼(井筒东翼)+1950m水平以上4、5、6号煤层已开采完毕,一采区西翼(井筒西翼)+2045m水平以上4、5号煤层开采完毕,一采区1、2号煤层都未规模化开采。根据上述公式计算,Kz5.996.3初步判定在井田内不能采用上行式开采。因此设计采用下行式开采,原则上采完上煤层再开采下煤层,即1、2-1、2-2、3、4、5、6号煤层顺序开采。(五)井底车场及硐室1井底车场根据确定的开拓方式,副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提升,矿井+1950m水平(现生产水平)井底车场为甩车场。根据各开采水平下放材料、设备以及提升矸石量,在车场内设置有空、重车存车线、调车线,车场内空、重车线长度按23钩车考虑;车场内

7、铺设单、双轨道,轨距600mm,轨型30kg/m;车场内的辅助运输采用8t防爆蓄电池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2井底车场主要硐室在+1950m水平井底车场及轨道石门内设有井下变电所、+1950m水平永久避难硐室、一水平煤仓,在+1950m水平运输和轨道石门附近的6号煤层轨道大巷旁布置有火药发放硐室、消防材料库;二采区下部车场布置有二采区永久避难硐室、二采区变电所。在+1950m水平轨道石门内设有水泵房、水仓及清理斜巷、管子道。其中井下永久避难硐室为新掘硐室,设计按照煤矿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的要求布置硐室,各硐室设置情况及参数如下:管子道布置在岩石中,管子道入口与井底车场高差7.5m,且利于人员

8、进出井。工具保管室和井下保健急救站设置在等候室人行通道两侧,方便使用。1950m水平车场设急救室和工具保管室,急救室、工具保管室与+1950m水平避难硐室共建。水仓入口布置在+1950m水平轨道石门最低点,以利于水流汇集,且考虑到了水仓清理设备的顺利出入。水仓设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设计水仓长度300m,有效容量2891m3,水仓的有效容量能容纳矿井8h的正常涌水量。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净宽4.5m,净断面积13.8m2,采用现浇砼支护,支护厚度350mm。设计在+1950m水平轨道石门内(主要服务范围为一、三采区)、+1950m水平6号煤层轨道大巷与+1950m水平

9、5号煤层带式输送机大巷之间;二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主要服务范围为二采区)内设置永久避难硐室,全矿井共设置2个永久避难硐室。3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支护方式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一般布置岩石巷道,除主排水泵房、永久避难硐室等硐室采用现浇砼支护外,其他硐室及车场巷道采用锚网喷支护方式。遇围岩破碎地段加金属支架后喷砼支护,或补加锚索加强支护。+1950m水平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量见表4-1-5。表4-1-5+1950m水平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量表序号巷道或硐室名 称支护方式支护材料巷道长度(m)掘进体积(m3)备注1+1950m水平车场锚网喷金属锚杆1433043.5已有2井下中央变电所及通道现浇砼砼40/29460/408.6已有/扩建3井下水泵房及通道现浇砼砼30/30439/188新掘4水仓、清仓绞车硐室砌碹砼3002313新掘5消防材料库锚网喷金属锚杆24494已有6+1950m永久避难硐室及通道现浇砼金属锚杆72.61210.5新掘7二采区永久避难硐室及通道现浇砼金属锚杆52990.98新掘合 计720.69537.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