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催化剂——酶3.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04812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催化剂——酶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催化剂——酶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催化剂——酶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催化剂——酶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催化剂——酶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催化剂——酶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 生物催化剂酶一、教学设计本节课采用“引导式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以过氧化氢酶为例探究酶的催化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酶的命名和化学本质,为学生搭建一个思考、设计、讨论、实践、观察、分析、归纳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探究思想,培养实验设计和实践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生物催化剂酶”属于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一节的内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特点,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故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中4.1“探究酶的高效性”和4.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实验设计能力得

2、不到培养。为此,结合第一章“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内容,将两个实验的内容进行重组,旨在通过探究实验,在加强学生对酶相关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践操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催化剂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和分析问题等能力,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却因训练不足而相对较弱。因此,需要老师设计一系列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讨论,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等进一步加强实验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创设探究情景,通过精心设置疑问,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合理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酶的定义、成分及生物学特性。(2)能动手操作完成相关实验。(3)学会设计实验、表达结果并得出合理结论。2、过程与方法通过过氧化氢酶特性、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和探究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处理的能力。(2)通过学生如实记录、分析实验结论,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探索精神。(3)通过小组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分享的意识。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六、教学方

4、法与媒体设计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PPT课件七、教学模式 引导式实验探究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酶的命名探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是否比FeCl3高探究:过氧化氢酶是否具有专一性探究:高温、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酶的成分酶的定义和化学本质小结拓展与巩固演示实验:两个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3%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个加入猪肝匀浆,另一个加入蒸馏水。用点燃的线香检验。引导学生写出反应式。引导学生思考:加入猪肝均浆的试管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导出新课。由上述实验结论解释酶的命名方法,并举例。问: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哪个催化效率更高?引导学生

5、设计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化剂(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提示:实验设计的原则设置对照组、等量原则等。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巡视、适当点拨和指导。小结酶的高效性。问: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外,是否催化分解其它物质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实验。巡视、适当点拨和指导。出示图片,解释专一性的原因。问:氯酸钾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只有二氧化锰而不加热,反应速度是缓慢的,那么过氧化氢酶在催化作用过程中是否也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高温、PH对酶活性的影响。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实验。巡视、适当点拨和指导。小结:高温、PH影响酶的活性。问:由实验结论可推断出酶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6、?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高温下,蛋白质结构遭到破坏,酶失去活性。酶的定义:由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其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化学本质:蛋白质1、酶的成分、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评价并小结学生的实验情况。解释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的使用说明。自主学习单上的练习。观察现象、回答相关问题。思考、回答。交流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结果并分析得出结论。学生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结论。思考、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思考、回答思考、回答九、板书设计生物催化剂酶一、酶的命名二、酶的特性1、高效性2、专一性三、影响酶

7、活性的因素1、温度2、PH値四、酶的定义五、酶的化学本质十、教后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生物催化剂酶”,它属于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学生掌握相关的酶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践操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备课时首先对教材进行剖析,把握好整节课脉络,明白这一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我认为是两点:一是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这节课师生边设计、边讨论、边实验验证假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这两点。其次,如何实施教学,对教学进行定位。1、根据学生情况实施课堂教学。我校是第二批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8、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知识铺垫为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交流、思考、分析解决一些问题。2、教具准备。通过网络查找并筛选适合教材及自己教学所要课件、图片等素材,准备实验材料。3、理清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如:如何引入新课、不同实验之间如何过渡、重难点如何突破等。 备课中较困难的或不断思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时间的掌控。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实验能力的差异,因此很难把控学生的实验时间。学生的实验结论与事实不符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各实验间如何过渡等。 实施课堂教学后感受。教学中较好的地方有:用化学方程式导入、实验材料介绍、实验准备、课件准备、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不同实验之间过渡、学生的实验等。不足之处是教材利用较少,当学生的实验结论与事实不符时,教师为赶时间没有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同时,时间分配不平衡,学生实验花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节奏过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