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光学.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044104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讲光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十一讲光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十一讲光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十一讲光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十一讲光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讲光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讲光学.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讲 光学(一)竞赛内容提要1几何光学:光的直进、反射、折射、全反射,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公式及作图法,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2波动光学: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光谱和光谱分析,电磁波谱3光的本性,光的学说的历史发展,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二)扩充的知识一、光的反射S1S2S3SABO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仍返回原介质中的现象光的反射,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并且,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平面镜和球面镜都是利用光的反射来产生作用的。1组合平面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面镜的组合。如图,两正交平面镜间放一S点光源,

2、经两平面镜反射后成S1、S2,S3三个虚像,它们都位于以O为心,OS为半径的圆上且S与S1,S与S2,S1和S2,S1和S3,S2和S3都与平面镜保持对称关系,用此方法可较易确定较复杂情况下复像的个数和位置,有一个原则ABS1SS2S3S5S4O160是:当最后一个虚像在两平面镜背侧时,它不能再通过平面镜成像了。又如两平面镜成60角,用上述规律很容易确定像的位置,以O为圆心,OS为半径作圆,过S作AO和BO的垂线交圆于S1和S2,过S1和S2作BOFCOOFC(a)(b)和AO的垂线与圆交于S3和S4,过S3和S4作AO和BO的垂线与圆交于S5,S1S5就是S在两平面镜中的像。2球面镜成像(1

3、)球面镜的焦点。球面镜的反射仍遵从反射定律,法线是球面的半径,一束近轴平行光,经凹镜反射后将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F,这F点称凹镜的焦点,近轴平行光经凸镜反射后发散,反向延长可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这F点称凸镜的虚焦点,焦点F到顶点O之距叫焦距f, ,(R一球面镜半径)(2)球面镜成像公式证明见P281(类比于透镜成像公式),使用时要注意符号:实物u取正,虚物u取负,凹镜f0,凸镜f0,虚像V临界角C=arcsin=时,发生全反射。iABn1n2n2应用:光导纤维例4:如图是光纤示意图,AB为端面,内芯材料n1=1.3,外层材料n2=1.2,向入射角i在什么范围内可保证光在光纤中传播?例5有一三棱镜

4、,其顶角为A,临界角为C,试证明:(1)若A2C,则光线不能通过此棱镜;(2)若2CAC,且光线能通过此棱镜,则光线的入射角i必须满足isin1(sinActgCcosA).三、透镜成像1薄透镜成像公式:薄透镜成像公式:,其中u:实正虚负。f:凸正凹负,v:实正虚负;应用条件:薄透镜近轴光线。凸透镜成像的两个转折点:u=2f之处是放大及缩小的实像转折点,u=f 之处是所成的像是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物越靠近焦点,所成的像越大。2组合透镜(光具组)成像ABL1O1O2L2各个光学元件组成的光学系统叫光具组,物体通过光具组成像,解决这类问题的总原则是:物体通过前一光学元件所成的像,就是后一光学元件的

5、物,依次逐一求解可得最后结果。例6:凸透镜L1的f=10cm,物AB与L1相距u1=20cm,平面镜L2距L1(15,30,5cm)求AB经这一系统所成的像。ABSSuv例7焦距分别为f1、f2的两个薄透镜A、B靠在一起且共轴放置,将一点光源S放在主轴上距透镜u处,在透镜另一侧相距V处成像S,两透镜靠在一起仍为薄透镜,求此透镜组的焦距f。6cm6cm4510cm15cm例8如图,全反射棱镜上方6cm处放置一物体AB,棱镜直角边长为6cm,棱镜右侧10cm处放置一焦距f1=10cm的凸透镜,凸透镜右侧15cm处再放置一f2=10cm的凹透镜,求该光学系统成像的位置和放大率(棱镜材料折射率n=1.

6、5)3简单的光学仪器成像。(1)眼睛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可看作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看不同远近物体时靠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相当于改变f)来保证在视网膜上成像,看远处之物时,正常眼调节肌松弛,晶状体最扁平(f最大),看近处之物时,晶状体凸起使f变小,近视眼晶状体较正常人凸,看远处物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在视网膜之前,需配凹透镜眼镜,远视眼则相反。(2)放大镜、幻灯、照相机之前,它们分别相当于单一凸透镜成像时的三种情况,放大镜使物体成放大正立虚像,幻灯机使灯片成倒立放大实像,照像机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3)显微镜,由两共轴凸透镜组成,其中物镜焦距较短,目镜焦距较长,微小物体先由物

7、镜成放大实像,然后再经目镜成放大虚像。(4)望远镜,常见的有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都是由两共轴透镜组成,其物镜焦距 较长而目镜焦距较短,物目镜焦点重合。4光学仪器的放大率(1)实像光学仪器的放大率(照像机、幻灯机等)m=像高/物高= | v/u. |例9:有一幻灯机,当幻灯片与银幕相距2.5m时,可在银幕上得到放大率为24的像,那么,假设幻灯片不动,要想得到放大率为40的像,镜头和银幕应分别移动多少?(2)虚像光学仪器的放大率望远镜和显微镜是常见的虚像光学仪器,因这类仪器得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目的是扩大观察的视角,因此放大率m一般是指视角放大率,如果直接观察物体的视角为,用仪器观察物体的视

8、角为,则视角放大倍数M=/=Ld/f1f2=,L镜筒长,d明视距离,对正常人d=25cm,f1物焦,f2(像)目焦。对望远镜,M=f1/f2,f1物焦,f2像焦,(证明见P352353)例10,显微镜物镜焦距为1cm,目镜焦距4cm,两者相距16cm,如果观察者明视距离为24cm,问观察物应放在物镜前多远之处?其总的放大率为多少?(长度放大率)例11:望远镜的物镜直径D=250cm,焦距f=160m,要用此望远镜对相距L=320km,直径d=2m的人造地球卫星照片,试问:(1)照像底片应放在距焦点多远的位置上?(2)人造卫星的像的大小是多少?(3)在冲洗好的照片中卫星的直径是多大?四、光的干涉

9、产生光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1)频率相同;(2)振动方向相同(3)相差恒定,一般情况下,两个实际光源发出的光不能满足相干条件,只有从同一光源分离出来的两列光波才能满足相干条件,设为两相干波源到观察点的光程差,则当=k(k=0,1,2)时,振动加强,明纹、当=(k+) (k=0,1,2)时,振动削弱,暗纹。dxS1S2r1r2L1杨氏双缝干涉,如图.S1,S2到P点的光程差=dsin. 0,=dtg=dx/L (dL),当dx/L=k时,时,屏上是亮纹,相邻亮纹间距(或暗纹间距x=L/d).(越大,条纹越宽,d越小,L越长,条纹越宽)。例12:在一次双缝干涉实验中,用n=1.58的云母片盖住

10、一缝,此时屏上第七条亮纹移至零级亮纹位置,若=5500A,问云母片厚多少?dABn2薄膜干涉(等厚膜,劈尖,牛顿环等)由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作相干光源的干涉叫薄膜干涉,定量分析时,要注意光,从光疏介质射到光密介质时反射,相位会改变/2,即相差/2的光程,称半波损失,如上图,光在A、B两表面反射,=2nd+/2(d膜厚度),明纹条件:2nd+=k,暗纹条件:2nd+(k=0,1,2),由透明介质形成的薄膜均可产生薄膜干涉。牛顿环是薄膜干涉的典型例子,在一块平玻板B上,放一曲率半径R的平凸透镜A,当用波长的单色光垂直往下照时,A下表某处离B上表e处,有:OReArOB2e+/2=k(亮纹),k=1

11、,2,2e+暗纹,k=0,1,2由图知:, eR,可得,分别代入亮,暗纹条件,可得:,k=1,2,3(亮纹)及 k=0,1,2(暗环),牛顿环中心e=0,实验观察到是暗斑,表明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在界面反射时有半波损失。五、光的衍射光的单缝衍射图样与缝宽的关系:若缝细,则衍射现象明显,但亮度不足,若缝宽,则相对应的条纹较细,且清晰,中央条纹既宽且亮,旁边的则暗且窄,可证明,中央零级条纹的半角宽为:sin=/a a单缝宽,是零级明纹中心与边缘对单缝中心所连直线的夹角,此外,金属细丝在激光照射下也会发生衍射现象,小圆板,小圆孔在光照下也可发生衍射现象。六、光谱和光谱分析,光的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光量子说自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v=Ek0+W其中,W逸出功,Ek0最大初动能。SABCDM三、方法和例题1逆向法例13如图,S为点光源,ABCD为障碍物,M是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镜,若此三者的位置不变,试作出S通过平面镜能照射到障碍物后面的区域。ABM1A1B1C1MCD例14:一透镜和一平面镜MM1组成光学系统,如图,MM1垂直于透镜主轴,交点为D,AB为透镜前的物,经该光学系统最后成一虚像A1B1,求透镜性质、位置和焦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