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局局长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局局长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教育局局长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上午,大家参观了高新一小、高新中学和金台高级中学,这三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有亮点、有学头。特别是高新一小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全面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团队精神和整体素质。一所成立仅几年的学校,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刚才,几个县区和学校又作了交流发言,有成效、有经验、有体会。和大家一样,我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很多。希望同志们以这次现场会为新的起点,把体会化成举措,把收获变为行动,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努力形成我市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竞相发展、全面跨越的生动局面。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2、一、准确把握校园文化的本质内涵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已讲了多年,抓了多年,但校园文化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内涵?这是我们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弄清的问题。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语言文字,以及美、善、德、行等形而上的概念;“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也就是通过教育等途径让人的素质能力不断增强、精神境界不断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实质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文化是根、是魂,是一个民族不可复制的基因和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当前,国与国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文化的竞争与博弈。放眼国际,美国等西方国家无不在大肆宣扬着自己
3、的价值观,他们在向别的国家输出影视大片、快餐、电脑、手机等的同时,更重要的市推销美国的文化。我们周围就有不少人从对外国商品的追捧发展到了对外来文化观念的认同。回望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练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归根到底就是得益于中华大家庭始终都汲取的是中华文化的乳汁和营养,是中华文化这个精神纽带把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紧紧凝聚在一起,为我们深深植入了血浓于水的民族基因。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做大做强,一个单位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关键的因素就在形成自己的文化。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近年来,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灾后重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双高普九和教育强县(区)创建等工作的开展,我市中小学
4、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学校有了崭新的教学楼,绿茵茵的塑胶跑道,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室、多功能厅,宽敞大方的图书馆、阅览室。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教育发展的重点也开始从外延、规模向内涵、质量的转向,越来越多的校长把目光投向了校园文化建设,很多学校希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确立办学特色,找到适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这样一来,一个新的课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究竟什么是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齐备的教学设施、标志性的校训石、教学楼走廊、教室墙壁上悬挂的格言警句、独立的图书馆和阅览室,这些是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我认为,校园文化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和文化氛围,核心是校园精神。其宗旨和任务,概括起来就
5、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集体参与共同创造的,其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校长的治学理念起到了引领作用。其次是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再次是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而且就像一种遗传因子,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就会传承下去,不因时代变化、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虽然会与时俱进,有所增减,但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因此,校园文
6、化不仅体现在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绿化、美化、亮化等层面,也反映在学校的传统、教风、校风、学风、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方面,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外在氛围与内在品质的统一。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时俱进地做好相关工作,让宝鸡的中小学校更富生机与活力。二、深刻理解校园文化的时代要意有人讲,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有“三大支柱”:即一个好校长,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上良好的校园文化。如果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么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常青藤、不老树”,是新时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软实力。第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
7、设的重要载体。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是精神的特区、文化的家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比拟的。在传统教育中,人们通常认为学生是被教出来的,但从牛津和剑桥等国际知名学府的实际来看,诸多优秀学子普遍认为,他们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出来的。还有人说,在大学里蹲四年,即使不学习,出来也会不一样,文化育人的作用可见一斑。从我国来看,不论是北京大学的“民主科学、兼容并蓄”,还是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校园精神被一代代师生继承发扬,经过百年传承,都已淬化为校魂而深入人心、名播中外。正如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梅贻琦教授所言:“学校之大
8、,乃谓有文化之谓也”!大学如此,作为基础育人之所的中小学校,理所当然更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充溢高雅浓郁、生生不息的文化气息,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第二,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文化气质、行为习惯和道德风貌,不断培育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着眼点就在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形成创设一个最适宜成长的人文环境。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
9、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内涵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市、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当前,我市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四个必须转变”的新形势:必须从重硬件建设向重软件建设转变,必须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升转变,必须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必须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这“四个必须转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优质化、均衡化
10、、科学化、法制化战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校园文化恰恰是学校内涵的集中体现,是教育的基本内核,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灵魂,是育人成才和学校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各县区普遍重视并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园环境面貌焕然一行,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取得了一定成绩,部分学校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弟子规进校园成为加强学生德育建设的一个品牌,人民群众对校园文化形象和教育的满意度得到新的提升。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县区和学校对校园文体建设认识不高、标准较低、精品不多、特色不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三
11、、科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必须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紧扣时代发展主题,与时俱进地做好工作,使校园文化建设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形成体系。就是要在坚持大原则、大方向的前提下,既不蜻蜓点水,也不断章取义,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要形成完整的、科学的、能够可持续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思路目标体系,并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根据发展现状和形势需要,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努力建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力争通过35年努力,全市大多数学校都能拥有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二,要彰显风格。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是富有个性的学校,具有独特文化的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各县区和学校一定要紧扣实际,善于创新,突出多样化、个性化,避免“千校一面”,形成“一校一品”的文化特色。要继续深化拓展“诵弟子规、行圣人训、养好品行”为主题的“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宝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要积极挖掘
13、宝鸡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等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亮点,形成特色文化品牌。这方面,扶风县、陇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他县区和学校要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在基础条件,不在地理位置,“条件差的学校,也能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最近,人民教育杂志刊发了“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专辑,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经验作了介绍。重庆经验的核心就是用特色文化引领特色学校建设,用特色学校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如重庆市巴蜀幼儿园的“创造教育”、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的“象棋文化走好每一步”、重庆市九龙坡杨家坪小学的“立字立人书法文化”、重庆市蜀都中学的
14、“红色蜀都、善美人生”等,都非常富有特色。全市农村偏远学校、基础设施滞后的学校要以重庆为榜样,扬长避短,敢于创造,着力在特色文化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校园环境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第三,要注重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建设活动,而是教育各类创建活动的集合。在工作中,要自觉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基本要求结合起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各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都要做到与时俱进。二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全市教育各类软硬件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项目、环境、设施等建设的有机融合、协调推进,
15、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率。三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开展各类活动结合起来,要在继续抓好德育学校、安全文明学校、花园式学校等活动的同时,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生态市等工作结合起来,创亮点,出精品,建设具有宝鸡特色、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第四,要统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效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加大投入,务求实效。各县区和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凸显学校特色、优势,前瞻性地做好规划设计,认真抓好
16、落实。一方面,要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我市城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相对较好,要在巩固提升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效能。农村学校数量多、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是今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树立“花小钱办大事”的思想,立足自身特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当前要重点在治理校园环境、开展活动、加强“三风”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另一方面,要坚持重点突破、典型带动。抓重点、抓典型是工作事半功倍的重要方法。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环境、文化活动、精神文化三个重点,强力实施攻坚。环境建设上,要借鉴今天现场参观的三所学校的做法,从校园环境入手,力争让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花木含情,墙壁说话,让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楼宇,每一个文化区、文化板块,都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师生沉醉其间,神清气爽。在文化活动方面,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