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97033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教学设计博湖中学 田雪梅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和重点,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内容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要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由于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是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在获得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又可进一步理解实像和虚像的概念以及成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需两个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

2、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正倒、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2)加深对实像和虚像概念的理解。过程和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包括: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获得和科学探究方法的体验。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f=10cm)/蜡烛、火柴等。

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引入,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说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三种光学仪器,分别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来成像的,但它们的成像情况却不同,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凸透镜,先近距离观察书上的字,然后逐渐远离书上的字,看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回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拿起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首先看到的是,放大、正立、的字然后是放大、倒立、的字,最后又是缩小、倒立的字,且凸透镜成正立像时,离字越远,像越大。成倒立像时,离字越远,看到的字越小。 创设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新

4、课教学:(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提问: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所成像的情况会有不同?根据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认为凸透镜成像情况应该与什么因素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播放利用ppt制作的幻灯片2:思考、讨论。提出猜想:对学生的猜想加以引导,鼓励,只要是学生自己积极思考得出的,都要给与肯定,并将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2,猜想假设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引导学生分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播放幻灯片3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像,景物(物)离镜头远,胶卷(像)离镜头近。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胶片(物)离

5、镜头近,屏幕(像)离镜头远。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物离镜头更近。学生通过思考,猜想: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一定距离内成放大的像,包括正立、放大和倒立放大。一定距离外成缩小的像。物近时,像远。物远时,像近。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和日常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3,设计实验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让学生明确,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告诉学生,实验是探究物理现象的最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观察什么,测量什么。明确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以及焦距的大小。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播放幻灯片4,5。根据实验教师给出的实验器材,听讲、思

6、考、讨论作答、补充、评估。明确每件实验器材的用途并猜想实验的方法,实验仪器如何摆放。怎样测焦距,物距怎样确定,光屏怎样移动等。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及交流合作的意识。四,进行实验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播放幻灯片6:实验时思考题.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探究表格画在黑板上。找两组做的较好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写进去。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的和假设的正确性,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两人一组开始实验,观察,记录,思考,作答。

7、教师指导,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以及与焦距的关系,突破难点,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第二课时)五,分析和论证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思考、讨论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u=2f时成等大的倒立的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像。当u=f时,不成像,得到的是平行光。当uf时成实像。当uf时成虚像。启发学生物理知识就包含在日常生活和物理现象中,学会在日常生活和物理现

8、象中总结物理规律。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教师在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播放幻灯片8、9学生理解、识记、思考、巩固在探究实验中获得的知识。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播放幻灯片10,用Flash动画演示凸透镜成像,加深对规律理解。播放幻灯片11、12、13、14、15,从凸透镜成像的光路明确凸透镜成不同像的原因原因。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看动画演示。理解、巩固知识。让学生获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完整印象,巩固获得的知识。(三)课后练习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播放幻灯片16:课后练习思考、作答。巩固知识学会运用知识。 2007,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