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穷二代就业困境分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96557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穷二代就业困境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穷二代就业困境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穷二代就业困境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穷二代就业困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穷二代就业困境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院校大学生“穷二代”就业困境分析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强,地方院校的”穷二代”毕业生的就业显得更加困难。他们因为社会资本缺失,就业角色期望脱离现实,学校影响力小等原因造成就业难。关键词:地方院校;穷二代;大学生就业;原因一、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地方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全国普通高校1908所,其中地方所属所管院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4.2%。全国740所本科院校,其中地方本科院校634所,占85.7%。这些为缓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旺盛的矛盾,对优化我国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但是,随着我国近年来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情况的日趋突出,以及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2009 年全国高校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规模达到 611万人,加上上年没有就业的,当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 700 万人。2010 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630 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近年来地方院校的毕业生”。特别是”穷二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他们的院校没有名校那么出名,所以很难进入企业单位大门,又通常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和厚望,急于改变现状,常常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我认为解决”穷二代”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比解决普通

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更为严重和重要,因为”穷二代”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既关系到”穷二代”个人及其家庭的生计,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未来。二、“穷二代”的含义及特征:目前,有关学者对”穷二代”这个词没有统一界定,我们定义它是相对于”富二代”的叫法,是指在中国改革开放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分层,社会群体在经济上出现垂直分化。有一些人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而那些在改革开放中的普通工人、农民以及未能享受政策带来的财富的人,那些不勇于拼搏,不敢于创新,也没有充分把握改革开放政策契机的人,我们将这类人称之为“穷一代”,而他们的子女由于基础环境差,同时得到教育少或者有很高的

4、文凭仍然未能摆脱贫穷,称之为”穷二代”。“穷二代”大学生,这个名词概括了那些弱势又充满希望努力拼搏的人群。例如北京的胶囊公寓、蚁族则成为他们希望改变地位前的缩影。”穷二代”大学生与”富二代”大学生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特征:1.社会化的差异 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个体通过进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的途径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的积极在现的过程”。影响社会化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等。”富二代”由于家庭殷实,家庭负担较轻,社会交往广泛,所以他们能接触到社会最先进的文化,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接触的同辈群体大都

5、是社会精英集团对他们以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积极影响。相对”穷二代”则相反。他们的社会化没有很好的完成,这对他们以后人生成长是不利的。由于个体社会化没有完成或者不充分,对大学生来说,容易形成自卑和自甘堕落,以及“仇富“的心理,影响他们的就业和能力的发展。2.角色扮演差异“富二代”与”穷二代”都是先赋角色,是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的社会角色。”富二代”大学生由于可以继承家庭的财富,可以在家庭的帮助下进入社会精英阶层,很容易找到工作,迅速就业。相反”穷二代”却必须到劳动力市场去找工作,完全凭个人能力就业。他们需要完成自制角色,自制角色的获得需要独特的素质、才能、技巧、和特殊的训练。”

6、穷二代”在进行这一角色时往往要付出很多努力。“有资料显示,在法国,70% 的体力劳动者的子女所从事的依然是体力劳动,只有28%能升入非体力劳动职业。出生于平民阶层的子女中,有77%依然停留在平民阶层,能上升为中产阶层的为21%,能进入领导阶层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有2%”。3.区位优势差异“穷二代”大学生很多住家庭都在农村,离大城市很远,这一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发挥,同时农村消息闭塞,信息获取渠道少,信息获取量少。当他们去城里寻找工作时,需要长途跋涉,需要没找到工作前就要支付生活费。这些对他们来说是不利于找到好工作。而”富二代”却拥有更多的信息,生活费不用担心,找工作时精神状态很轻松。三、”穷二

7、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1.社会资本影响林南(Nan Lin)通过对社会网的研究提出社会资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林南首先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所谓资源在林南看来,就是“在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经过某些程序而被群体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占有会增加占有者的生存机遇。他把资源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指个人拥有的财富、器具、自然禀赋、体魄、知识、地位等可以为个人支配的资源;社会资源指那些嵌人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声望等,这种资源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必须与他人发生交往才能获得。社会资源的利用是个人实现其目标的有效途径,个人资源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8、他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目前”穷二代”大学生现象是由于他们没有拥有许多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而”富二代”所拥有的经济资本(财富)、政治资本(权力)、文化资本(教育文凭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交换乃至联姻,从而在中国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总体性资本,或者说全能性资本。社会学者孙立平先生就曾指出:中国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三者之间的转换类型是一种圈内转换。圈外的大学生根本进不去圈内,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拥有全能资本的”富二代”大学生越来越富,而”穷二代”大学生越来越穷,就业面临严重困境。2.角色期望过高,理想自我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和组织中所占的社会地位和具体身份。角色期望是指他人对自己提出符合

9、其身份的期望和角色自身对他人期望的领会与理解。”穷二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位角色理解不深,因为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已经给他们深深的印记,地方院校”穷二代”大学生背负摆脱现状的压力和寻求回报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些家庭往往是节衣缩食、负债累累供子女上学,家长把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毕业以后在城市找到高薪、稳定的工作。很多”穷二代”大学生对目前存的城市与乡村和基层在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和收入等方面的差距,使很多”穷二代”不愿意到小城镇和基层就业,而且刚毕业的他们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往往书生气过浓,喜欢钻牛角尖,缺少理性的眼光

10、和辨证的思考。 他们对自我评价上,理想自我,有的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或不从实际出发夸夸其谈,在选择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难以在城市谋求好的就业岗位,从而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造成 “就业难”。3.亚文化的影响 亚文化是指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群理论认为一个人可能在这样一个集团或群体内生活,这个群体有一种稳定的,但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体系,这样的群体统称为亚文化群。个体如果长期生活在亚文化群里就会受其价值体系的影响,形成与群体内成员相同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经济发达,社会开明化高,社会充满着各种诱惑。“富二代”大学生部分群体由于其物质财富上具有极大的优势,特别在大

11、学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巨额的学费令很多大学生背上了沉重包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而”富二代”大学生手中的金钥匙和喜欢张扬的个性。”富二代”大学生渐渐地被类化为”为富不仁“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形成一种亚文化。”穷二代”大学生有着很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一方面对他们社会的流行时尚很渴望,另一方面自己却很平困。他们想成为”富二代”中一员,于是部分”穷二代”大学生有争富心理,荒废了学业。”穷二代”也渐渐成为他们一员,使他们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4.地方院校影响力和专业设置弱势 地方院校位大都位于二级城市中,经济社会不发达,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缺失,或者提供的岗位工资低,生活环境差,或者

12、专业不对口,专业能力达不到企业所需。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专业设置落后,不占优势,缺乏竞争力,使企业在招人时舍近求远。这种恶性循环会使地方院校”穷二代”就业处于边缘。四、总述:大学生”穷二代”就业困境不仅是他们自身主观的原因,同时社会客观原因的影响包括现行的教育环境、教育体制、社会文化等等。然而根本原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关于如何解决”穷二代”大学生就业困境仍在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孙炼.就业困难大学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社会发展,2010.乐国安等.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王小章.“富二代”的特权与“穷二代”的权利J.人民论坛,2009.(8).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王艳.“富二代”大学生群体形成的差异论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