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92112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A. 错误 16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B. 正确满分:2分2.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 A. 错误 9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B. 正确满分:2分3.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A. 错误F 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B. 正确满分:2分4

2、. 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A. 错误B. 正确3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满分:2分5.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A. 错误F 7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B. 正确满分:2分6.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A. 错误B. 正确F 21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满分:2分7. 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A. 错误B. 正确 F 19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 满分:2分8. 替代效应是指当消

3、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A. 错误F 12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B. 正确满分:2分9.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A. 错误B. 正确13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满分:2分10.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 A. 错误B. 正确F 1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满分:2分四、概念连线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4、1. 需求:(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

5、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满分:2分2. 消费者均衡:()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

6、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满分:2分3. 生产函数:(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满分:2分4. 机会成本:(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

7、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满分:2分5. 无差异曲线:( )A.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B.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C.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8、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D. 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E.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F.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满分:2分6. 外部经济:(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

9、品驱逐出市场。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满分:2分7. 供求规律:(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

10、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满分:2分8. 替代效应:( )A.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

11、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满分:2分9. 生产扩展线:(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满分:2分10.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