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91846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新人教版地理高三单元测试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 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选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 读“某环境问题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简图”,完成12题。1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

2、回答35题。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30%20%92%79%80%95%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4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5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是( )A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右图为某地循环

3、经济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该地区的牛奶为乳制品企业的重要原料,影响此类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 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技术7若在该地区大力发展造纸工业,带来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肥力下降B环境质量提高C玉米产量减少D制约乳制品企业发展读某国XL牛奶集团公司建设的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概念示意图,回答下面8-9题。8.建设该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获取的产品是:A.电力、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乙醇 B.甘油、乙醇、牛奶、混合肥料C.乙醇、混合肥料、微生物泥饼、甘油 D.牛奶、乙醇、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9.下列关于该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示意图表明该工厂实现了能量的自给自足

4、B通过能量的传递与转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C该工厂的生产环节清洁无污染,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D. 该工厂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10. “尽管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是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萌芽”。以上观点诞生于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什么阶段A、史前文明阶段 B、农业文明阶段 C、工业文明阶段 D、当代科技文明阶段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1112题。11.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

5、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12.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C.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1313题。13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14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

6、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2010年国家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到2015年,甘肃省将培育出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农业模式。据此回答1516题。15甘肃省循环经济实验区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A可持续发展观念刚刚开始建立 B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观念走向实践 C注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 D政府积极倡导公众实际参与度低16下列不应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生产措施的是A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基地C开发利用风能、

7、太阳能B开展综合利用D开荒扩大耕地 读中国生态示范区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关于中国生态示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分布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区 B生态示范区多分布在沿海、沿河、沿江地带 C生态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 D生态示范区在我国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分布18生态示范区的建立体现了 A人对生态系统的管理调控 B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作用 C社会系统对经济系统的作用 D社会、经济、生态对人类的反作用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1920题。 19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

8、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20.下列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企业之间主要产生信息联系 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并完成21-23题。2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2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2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

9、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2425题。24.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A.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B.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C.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25.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的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 D.要实现生产过程、

10、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二、综合题(共4 小题,共50分)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中的( )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 D不属于任何一方(2)A、B两图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中A图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B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 原则。 (3)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但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 。(4)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哪些?作为公众一员,你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哪些行动,

11、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7. 读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而又不危及 的发展(2)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持续发展是 ,经济持续发展是 ,社会持续发展是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行 ,表现在工业生产方面是进行 ;表现在农业生产方面是大力推行 。(4)用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衡量标准,下列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东海实行伏季“休渔”政策: 理由: 。大力发展私家车: 理由: 。(5)“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28. 分析下表(表1),简要回答问题并完成图11。表 1某地各类项目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 当年水旱灾次数粮食总产量近三年平均降水量1956年30%50万亩232%02000万斤850mm1975年8%70万亩3012%31750万斤680mm(1)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地耕地与粮食的发展趋势是:该地耕地面积_,而粮食总产量却_。(2)根据上表,结合地理知识填出下图中各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填字母)。表1 A水利设施、水产资源被破坏 B扩大耕地面积 C粮食不足 D水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