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体育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915462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体育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 汉武帝大一统导学案(一)知识与能力理解大一统、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解七国之乱、漠北之战。 通过对“汉武帝的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的问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资料培养学生敢于立论的创新品质和利用论据论证观点的思辨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结合合作探究。演历史剧。比较法。讲故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武帝通过政治、思想、军事等措施,巩固和发展了秦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为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主要表现,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合理的一面和值得弘扬的一面。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2、,而经济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教学重点: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与效果。教学难点:理解推恩令;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比较秦皇汉武。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看课件汉武大帝宣传海报。主人公是?。为什么后人喜欢选汉武帝做题材拍电视剧拍电影?理解大一统的含义。作为皇帝,汉武帝可以前拥后呼、一呼百应,他是不是没有烦恼?他的烦恼主要集中在哪三个方面?他又是如何一一解决的?效果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二)自主学习基本史实(以此为纲在书中勾画,无需填写。重点掌握) A烦恼之一:王国问题由来:汉初汉高祖采用分封制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王在封地内可以 ,

3、,甚至拥有,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事与愿违,受封的诸侯王势力不断扩大,反而威胁到中央集权。(谁来讲一讲七国之乱的故事?) 措施:汉武帝听取大臣的建议颁布“”。它规定 。效果: 解除了 。B、烦恼之二:思想不统一来由:汉初刚经历战争不久,刘邦采用 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顺其自然治理国家。诸子百家各派人物很活跃,常常职责中央政策。到汉武帝的时候,这种局面已不利于加强皇权。(演一演历史剧)措施:汉武帝采纳了 的“思想,大兴 教育,在长安兴办 ,地方办官学,讲习内容是儒家五经 、 、 、 、 。效果: 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加强了中央集权。C、烦恼之三:匈奴的威胁来由:秦末,中原大乱,匈奴乘机

4、崛起。首领 统一了蒙古草原,还将刘邦围困在平城 。此后,汉朝采取“ ”政策,暂时避免了大的冲突,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但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措施: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公元前年,派 、 深入漠北决战,大败匈奴。效果:基本解除了 。(三)合作探究1) “推恩令” “妙”在何处?2) 秦始皇在思想上“焚书坑儒”,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人认为这两个皇帝的措施是相反的,所以目的也是相反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3)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应怎样评价呢?(四)练习巩固1、连线:董仲舒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5、 平定七国之乱。主父偃 白登之围周亚夫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刘邦 建议削夺王国势力(削藩)晁错 推恩令第2/4页 2、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A、消除王国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作对 B、加强对边疆的统一C、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D、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思想等方面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3、史书记载,主父偃对皇上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一地侯之。”于是皇上从其计。这里的皇上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4、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是( )、商 、西周 、秦 、西汉A 、 B、 C、 D、5、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金缕玉衣是西汉中山靖王

6、刘胜的随葬品,由2498片玉1100克金线一片一片串起的。 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材料一说明主人生前生活状况如何?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汉武帝采用谁的什么方法削弱了王国势力,解除了威胁?(五)拓展延伸毛泽东沁园春 雪将秦始皇汉武帝相提并论,你认为他们的相似处有哪些?你更欣赏谁?为什么?(六)作业完成此课基础训练附录1、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 )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借晁( )错削藩串通六国的诸侯王,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

7、了联合叛乱。景帝很惶恐,听信谗言诛杀了晁错,但叛乱诸侯并没收兵,景帝才明白叛乱并不是因为晁错削藩,而是要篡夺皇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平息了叛乱。2、历史剧A生扮演汉武帝B生扮演儒家代表董仲舒C生扮演法家代表D生扮演道家代表E生扮演司仪(立皇帝侧)第3/4页 司仪:上朝汉武帝(坐龙椅上愁眉苦脸):众爱卿,朕今天召集你们来,是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保江山呢?法家(上前一步,作揖):启奏陛下,卑职认为用法家的思想治理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要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

8、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汉武帝(点头):嗯,谁还有高招说来听听?(法家退)道家(急切上作揖):陛下万岁!臣以为严厉刑法万万不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的暴政就是前车之鉴。陛下继续用先辈采用的道家思想治理,顺其自然好了。董仲舒(疾步上,跪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汉武帝(微笑):董爱卿平身。董仲舒(起身):谢陛下!汉武帝:你有何高见?董仲舒:皇上贵为天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来统治臣民,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法家太残酷,道家又让人没有约束。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既体现皇上的权威,又体现皇上的仁爱。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龙颜大悦):董爱卿言之有理,就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司仪:退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