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90032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旋转机械的联轴器找正 5 _! e4 m) O4 t# T& T 联轴器的找正是机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机器在工作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 S: o/ & |3 C3 C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对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讲,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两轴中心允许

2、的偏差值愈大,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但是从安装质量角度讲,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所以,不能把联轴器安装时两轴对中的允许偏差看成是安装者草率施工所留的余量。2 f; U4 1 _* F. h1联轴器找正时两轴偏移情况的分析6 L; r8 U: A, 4 o: v1 ?4 T) : A机器安装时,联轴器在轴向和径向会出现偏差或倾斜,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如图1所示。: h0 v5 ?! s9 U. Q. k Z图1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7 K, f) I$ A& x# l8 V( . Q1 : # 8 T2 B2 r* I- h* 2 k: z: M

3、根据图1所示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相对位置的分析见表1。# E- ?S. H! 9 B表1联轴器偏移的分析$ q* A- + W% E, g& 3 a m; ?- J0 l7 i 2.测量方法 安装机器时,一般是在主机中心位置固定并调整完水平之后,再进行联轴器的找正。通过测量与计算,分析偏差情况,调整原动机轴中心位置以达到主动轴与从动轴既同心,又平行。$ B- E6 k% ?6 A. q; l联轴器找正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如下:+ t4 f- q. s. D5 P1 |! X(1)简单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用角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外圆各方位上的径向偏差,用塞尺测量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偏差,通

4、过分析和调整,达到两轴对中。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不高,对中误差较大。只适用于机器转速较低,对中要求不高的联轴器的安装测量。: e# vT x, S: R# m- 图2 角尺和塞尺的测量方法) k& rn R1 u$ 6 p. A9 p0 K* X9 D; s* N o. x) b0 L(2)用中心卡及塞尺的测量方法找正用的中心卡(又称对轮卡)结构形式有多种,根据联轴器的结构,尺寸选择适用的中心卡,常见的结构图3 所示。中心卡没有统一规格,考虑测量和装卡的要求由钳工自行制作( K6 f$ O6 7 jP. ?图3常见对轮卡型式% c8 e2 E$ S5 h% J2 t9 X: e1 u$ S

5、, C% n . K% Q7 T0 h8 J4 Jo(a)用钢带固定在联轴器上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 (b)测量轴用的不可调节的双测点对轮卡4 f; I$ O. * r(c)测量齿式联轴器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2 j# a9 y4 ! I9 O- Z4 N& AM(d)用螺钉直接固定在联轴器上的可调节双测点对轮卡; + % x8 ! t( C(e)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单测点对轮卡! T0 v2 C! T; j! D t0 Q(f)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双点对轮卡1 x % 8 q3 q0 n3 f利用中心卡及塞尺可以同时测量联舟轴器的径向间隙及轴向间隙,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

6、较高,利用测量的间隙值可以通过计算求出调整量,故较为适用。1 X# j$ z/ * T! c) m(3)百分表测量法把专用的夹具(对轮卡)或磁力表座装在作基准的(常是装在主机转轴上的)半联轴器上,用百分表测量联轴器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的偏差值。此方法使联轴器找正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常用的百分表测量方法有四种。2 % t% A4 a7 N; m0 L2 J& 8 IA双表测量法(又称一点测量法) : ?4 g% L; $ D% t- f$ T% H7 I4 5 k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测量联轴器外圆和端面同一方向上的偏差值,故又称一点测量法,即在测量某个方位上的径向读数的同时,测量出同一方位上的轴向读

7、数.具体做法是:先用角尺对吊装就位准备调整的机器上的联轴器做初步测量与调整。然后在作基准的主机侧半联轴器上装上专用夹具及百分表,使百分表的触头指向原动机侧半联轴器的外圆及端面,如图所示。. & k& A/ y* N. t% c6 Q1 a( g+ N _2 L& P( l j1 n: I; M3 e8 H: m测量时,先测0方位的径向读数a1及轴向读数s1。为了分析计算方便,常把a1和s1调整为零,然后两半联轴器同时转动,每转90读一次表中数值,并把读数值填到记录图中。圆外记录径向读数a1,a2,a3,a4,圆内记录轴向读数s1,s2,s3,s4,当百分表转回到零位时,必须与原零位读数一致,否

8、则需找出原因并排除之。常见的原因是轴窜动或地脚螺栓松动,测量的读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属正确,即 a1+a3=a2+a4;s1+s3=s2+s4. B3 ; z. P& $ Q+ c通过对测量数值的分析计算,确定两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然后按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 y$ V% K3 t7 G1 q: 4 I这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可满足一般机器的安装精度要求。主要缺点是对有轴向窜动的联轴器,在盘车时其端面的轴向度数会产生误差。因此,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由滚动轴承支撑的转轴,轴向窜动比较小的中,小型机器。8 S A- n9 b0 L9 d8 . H$ V三表测量法(又称两点测量法)0 K+ u5 U4

9、 e0 - V三表测量法与两表测量法不同之出是在与轴中心等距离处对称布置两块百分表,在测量一个方位上径向读数和轴向读数的同时,在相对的一个方位上测其轴向读数,即同时测量相对两方位上的轴向读数,可以消除轴在盘车时窜动对轴向读数的影响,其测量记录图如图所示,三表测量法示意图如下:8 X, m z& V- x5 L! V3 9 L6 # I( Q9 ; G & x0 C8 b( m! FN2 f4 & Z2 B根据测量结果,取和两个测量方位上轴向读数的平均值,即 ()()* Y% W, s* t$ o# R+ y+ k) M8 . Z取和两个测量方位上轴向读数的平均值,即3 P3 j) k, V.

10、v/ _$ A; b()()5 e0 * D1 z7 f,四个平均值作为各方位计算用的轴向读数,与,四个径向读数记入同一个记录图中,按此图中的数据分析联轴器的偏移情况,并进行计算和调整这种测量方法精度很高,适用于需要精确对中的精密或高速运转的机器,如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等相比之下,三表测量法比两表测量法在操作与计算上稍繁杂一些* W, M2 c2 ( J6 C) u五表测量法(又称四点测量法), u4 h$ X! W M5 j9 Z在测量一个方位上的径向读数的同时,测出0,90,180,270四个方位上的轴向读数,并取其同一方位上的四个轴向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分析与计算用的轴向读数,与同一方位的径

11、向读数合起来分析联轴器的偏移情况,这种方法与三表法应用特点相同.+ / w; D/ K5 lD.单表法 4 . T: M6 s# S, k# A n它是近年来国外应用日益广泛的一种联轴器找正方法。这种方法只测定联轴器轮毂外圆的径向读数,不测量端面的轴向读数,测量操作时仅用一个百分表,故称单表法。其安装,测量示意图如图86 _4 G% I/ _) g0 N& 5 O) G8 l0 U) o9 e0 b2 X Z, _ ; S. % n: b: r6 p此种方法用一块百分表就能判断两轴的相对位置并可计算出轴向和径向的偏差值。也可以根据百分表上的读数用图解法求得调整量。用此方法测量时,需要特制一个找

12、正用表架,其尺寸,结构由两半联轴器间的轴向距离及轮毂尺寸大小而定。表架自身质量要小,并有足够的刚度。表架及百分表均要求固紧,不允许有松动现象。图8便是两轴端距离较大时找正用表架的结构示意图。 T% n2 j4 e8 R$ H( % M单表测量的操作方法是,在两个半联轴器的轮毂外圆面上各作相隔90的四等分标志点1a,2a,3a,4a与1b,2b,3b,4b。先在“B”联轴器上架设百分表,使百分表的触头接触在“A”联轴器的外圆面上的1a点处,然后将表盘对到“0”位,按轴运转方向盘动“B”联轴器,分别测得“A”联轴器上的1a,2a,3a,4a的读数(其中1a=0),为准确可靠可复测几次。为了避免“A

13、”联轴器外圆面与轴不同心给测量带来误差,可同时盘动“B”与“A”联轴器。然后再将百分表架设在“A”联轴器上,以同样方法测得“B”联轴器上1b,2b,3b,4b的读数(其中1b=0)。: K Z1 y$ b! U) ?: a, j: J* S3 C* L! k. N E# u4 5 R8 : i9 Y/ ?& l% K, Y m$ y$ 测出偏差值后,利用上图所示的偏差分析示意图分析方法,可得出“A”与“B”两半联轴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轴空间相对位置的各种情况,如表2,表3所示。 表2垂直方向两轴相对位置分析6 wW* V* K3 n$ . c4 f/ z5 e$ C s: J( X6 y2

14、 ?/ L f8 D6 g+ B, X! a 表3水平方向两轴相对位置分析1 j) K! P7 c& S& O g& I( a* 1 K! X_6 + K$ : wK9 b/ A6 _. e图中假设“B”轴向上平移,使Ob与Oa相重合,此时3b=0,而3a的读数则变为3ac,由于3ac=3a+3b(代数和),这时Oa与Oa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轴在垂直方向的偏差值3ac/2 。因此,只要测得3a与3b的数值,可以求得3ac的数值(要注意读数的正负号)。水平方向的偏差分析与垂直方向相同。 3调整方法 + 6 P. # a% M* M% P测量完联轴器的对中情况之后,根据记录图上的读数值可分析出两轴空

15、间相对位置情况。按偏差值作适当的调整。为使调整工作迅速,准确进行,可通过计算或作图求得各支点的调整量。测量方法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PZ . Y& i; i(1)两表测量法,三表测量法及五表测量法# N/ v( v g- s: d& : e, i两表,三表及五表测量都可得出同一方位上的径向读数和轴向读数,若测点位置及调整支点的位置如图10所示(请注意测量轴向读数百分表的指向),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P: Y1 H) _; Z; S% YH1=L1*(s1-s3)/D + (a1-a3)/2-(19)4 C% N6 p9 v1 tH2=(L1+L2)*( s1-s3)/D + (a1-a3)/2-(110)! V9 u7 d+ i%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