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898621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认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与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教材首先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超市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接着教材再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通过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1千克的重量,知道1千克=1000克,【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但重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2、,不能靠观察得到,比较抽象。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片断】第一次试教一、认识“克”,感受1克。 1初步建立1克的观念师:我们已经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那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重一克呢,大家可以猜一猜(出示课件:猜一猜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是一克)(学生汇报)师: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物品约重一克。(出示课件:一枚二分的硬币约重一克,两个曲别针约重一克,)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枚二分硬币约重一克,想不想掂一掂,感受一下一克的质量,拿出桌面上大约重1克的纽扣放在手上掂一掂。(学生掂后说感受:很轻,非常轻,轻的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小

3、结:当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克)二、认识“千克” ,感受1千克1算一算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认识了1克有多重,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单位,那1千克会有多重?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拿出学具带里的食盐,再看看上面的质量标注。生:500克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生:1000克。(板书)2称一称,两包盐重几千克?(1千克)师:(课件展示)我们再用秤来称称看。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生:1千克。(板书)3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师: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

4、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得出:1000克1千克4、掂一掂,比一比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千克重的盐,站起来掂一掂,跟刚才的硬币比较怎么样?生:重多了 生:1克很轻,1千克很重师小结: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教学反思:第一次试教后,对这节课我又一下几点思考:一、活动感悟少, 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感受1克”、“感受1千克”的两个活动,去让学生感受课和千克。因为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比较抽象。仅仅通过这两个“感受1克”、“感受1千克”的活动,去让低段的学生完全的感悟克与千克,是有点困难。应该要让学生更多的去感受“克”和“千克”。在克与

5、千克关系的理解上,有点机械记忆1000克=1千克,没有很好的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在“感受1克”、“感受1千克”活动后,让学生说感受,学生基本上回答都是很“比较轻”“比较重”。低段的学生对这种感受的描述很简单,如果不及时加深这种感受的映像,学生很可能会忘记“1克”、“1千克”的感受。在学生说完感受的同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加深学生对种感受的记忆。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克与千克。 基于以上两点思考,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再次设计。第二次执教【教学片断】一、认识“克”,感受“克”1、认识1克师:在生活中,重量单位克与千克会经常使用,那一克到底有多重呢?经过测量,生活中的2分硬币大约重1克。2、掂一掂,感受

6、克活动一:感受1克(学生掂后说感受:很轻,非常轻,轻的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活动二:感受500克师:1个2分硬币是1克,10个呢?(10克)500个呢?(500克)师:拿出课前准备的500食盐,放在手中掂一掂,和刚才的1克相比,与你的同桌说一说感受。(学生掂后说感受:比1克重,不是很重,比较轻的)3、说一说师:我们感受了1克、500克,现在来说一说生活哪些物品时用克做单位?(生:洗衣粉、盐)4、小结师小结:刚才所说的物品都是比较轻,所以当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克)二、认识“千克”,感受“千克” 1、认识1千克(1)算一算,师提出问题: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

7、:1000克。(板书)(2)称一称,两包盐重几千克?(1千克)师:(课件展示)我们再用秤来称称看。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3)克与千克的联系师: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师:关于1千克与1000克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课件展示):天平的一端放1个1千克,一端放1克,会保持平衡吗?(不会)那再加1克?要加多少个1克,才能保持平衡?(1000个)小结1000克1千克2、掂一掂,感受“千克”活动一:感受1千克师:请同桌两人把2个500克的物

8、品合起来,站起来掂一掂,跟刚才1克、500克、相比较,和同桌说一说。活动二:抱一抱,感受几千克师:把你们昨天测量的体重说来给大家听(25千克 、30千克)师:现在请你抱一抱你的同桌,感受一下,和刚才掂的1克、500克1千克相比,现在感觉如何?(很重、超级重)3、说一说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用千克做单位 生:一箱苹果、西瓜、一袋大米4、小结师小结:1千克、小朋友的体重都很重,所以在生活中,较重的物品可以用千克作单位。教学反思: 第二次执教过程明显比第一次有进步,经过两次执教,我对这节课有了更多的感悟。一、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多体验 克与千克是学生刚接触的质量单位,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

9、、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比较抽象。所以我安排了四个活动:“感受1克”“感受500克”“感受1千克”“感受同桌的体重”。通过对“1克”“几克”“1千克”“几千克”的感受,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丰富了感性认识。有课充分的感性认识,再通过1000克=1千克的小实验,让学生理解掌握克与千克的关系。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多想象 在感受完“1克、500克、1千克、学生体重”活动后,要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说出感受,以加深克与千克的映像和理解。所以我在学生感受完1克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轻的像什么一样?(羽毛、空气)”、“如果握在手心,大课间活动时跑个几

10、圈会累吗?(不累、轻的感觉不到)”。在感受完1千克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手举着1千克会怎么样?(手酸)”、“现在带着1千克去跑几圈会累吗?(很累)”等一些问题。让学生多想象着中感受体验,是抽象的感受形象化、具体化。三、架起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多联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要把生活与体验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在学生感受完“克”与“千克”后,联系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时用“克”、“千克”做单位。在学生动手操作、思考的同时,架起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活跃整个数学课堂气氛。学无止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随即调整教学预案,将是我教学中一个

11、努力的方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感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听取了另外两名教师进行克与千克教学后,发现不同的教师对本课不同的理解与设计,相比较,我的教学准备还不够充分,对学生学情的考虑不足,如先让学生直接估计水果的重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估计出的重量与实际重量差距很大,我在教学中对物品质量的导入不到位,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训练中应该更扎实一点,让每一个孩子都动手进行称一称,自己发现其中的关系;在学生活动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将小组合作开展的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细心倾听的良好习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尝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完成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